接着,李炎又看向姜姆,说道:“老祖母,你在部落里最有威严,我打算让你做司法部的部长,以后衙门局抓到一些违反法律的人,需要去判罚,就交由你去审判。”
姜姆想了想,也点了点头答应。
接着,李炎看向一名塔卡族的男子,说道:“仁叔,你之前负责检查各个新人的入族工作,你继续干这个,你就是人事部的部长,负责统计部落的人口,管理部落的人口分配,以及新人奴隶方面的工作。”
姜仁点头答应,这件事他一直在做,现在只不过是确定身份而已。
接着李炎看向姜兔,说道:“兔,你之前做过很多工作,我发现你也会医术,你以后就是卫生部部长。”
“卫生部?做什么?”姜兔一脸懵然。
“就是关于治病的工作,迟点我在姜城里面建一间医院,将各族的白巫整合起来,专门为部落人治病,部落人病了就到医院就医。”李炎说道。
“好,我应该可以做到的。”姜兔若有所思地点头。
“还有祭祀的事,姆,你认为找谁最合适?”李炎看向姜姆,祭祀很重要,是人们的精神之柱,李炎打算成立一个礼部,制定节日礼法,甚至是对族人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羊岩的妹妹羊姑,她很懂祭祀。”姜姆回道。
羊部落是姜部落第一个合并的部落,现在的姜姓里的姜字,有一半是羊部落的,羊部落也算是李炎最信任的部落,也属于亲族。
“以后羊姑就是我们部落的礼部部长,她负责祭祀方面的工作。”李炎说道。
“嗯,我会跟她说了。”姜姆点头。
李炎继续道:“姆,我想教部落的孩子认字!”
“字?”姜姆一愣,“是我的骨文?”
“不是,是我自己造的字,就是挂在厂门口上面的那些简体字。”李炎说道。
“你认识多少字?你可以将它传授给部落的人?”姜姆连问道,传授文字可不简单。
“我认识很多。”李炎点头。
“你造的字,确实比我的字要简单,也容易学会,我也认识一些。”姜姆点了点头,“好,你去教他们学习吧。”
汉字的演变,由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繁体字、简体汉字,每变一次都是进步的表现。
李后盈会汉朝的繁体字,但李炎认为根本没必要传授族人繁体字。
让人学习文字,就是要便于推广,便于给人们学习,什么繁体字只会给自己添堵,所以,李炎打算使用简体汉字,作为部落今后的文字。
但现在,部落里,就只有李炎懂简体字,所以,在成立教育局之前,李炎要培养一帮教师,以及要解决部落人的学习工具问题,传授文字,不解决学习工具,一切都是空谈。
第228章 教学
秋风起,树林泛黄。
风,一吹而过,黄黄的树叶漱漱而下。
落叶飘在院子里,很快就被来往的制陶工人踩入泥里。
一个平地拱起来的土坡,那门口处漆黑一片,这就是半地穴式的窑,里面堆满了烧好的陶器。
一批工人用铁锄头撬开窑门,一名工人钻进去,没多久,就搬出一块块有四分一平米大小的陶板。
李炎接过这些陶板,逐一查看。
这些陶板的大小如课桌,呈灰黑色,表面粗糙,李炎拿着一块较软的白泥石,在上面划了几下,几个汉字清晰地印在这些陶板上,李炎满意地笑了。
十块陶板的都没有烧坏,李炎就吩咐陶工人将这些陶板搬起来。
之后他带着陶工人走出陶瓷厂,沿着一条平整的土路,走出了树林,再次回到了姜城一侧。
此时,姜城一侧,建起了一个数百平米大的学校,实际上这是一圈高约两米的围墙,里面是一间间的草棚,在正门口上方,挂着一块牌匾,刻着“姜城第一小学”六个醒目的汉字。
李炎等人走入这间学校,这学校里面很空旷,目前为止只有两个大棚教室,以及门口一个给看守人住的房子。
教室都很简陋,一个草棚顶,以一面砖墙隔开,砖墙上抹了一层漆黑的锅灰作为黑板。
现在,这间小学还没有开学,这教室里有十名年约十四岁的女子。
这些女子很年轻,是各个氏族的白巫的女儿,她们在之前就接受过各族白巫的传承,有一定的文字功底。
所以,这些女子就成为李炎兴办教育的第一批老师,李炎只要教导她们知识,再由她们交给部落的孩子,一切就会事半功倍。
李炎命人将石板放在教室里的木制课桌上。
十个老师打量着各自面前的石板,每一块石板旁都有三枚黄色的小石块,以及一块兽皮,小石块能在石板上写字,兽皮能抹干净石板。
事实上,李炎想过很多工具和方法,去给部落人书写。
书写是学习的先决条件,特别是认字,要是没有工具练习,他们根本不可能学会文字。
李炎休息了会,接着在石墙上的黑板上,写上了几个字母。
“a、o、e、i、u…”
这是拼音,学习文字不能没有拼音,拼音是确定文字读法的标准。
中国汉字是表意字,字是意思,但各地人的读法却都不同,现在,李炎所处的这个地方也使用象形文字,也是表意字,而人们交流语言的语序与汉语差不多。
52书库推荐浏览: 紫菜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