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盗贡品”
“哎呦,胆子真大。”太后一脸嫌弃,“偷盗什么贡品啊?”
“《千竹图》。”天顺帝言简意赅,他还有折子要批,得快点打发了他的母后。
“这名字蛮熟悉呀。”太后故作沉思后抬头道:“先帝在世的时候,哀家好像听了一耳朵,要赐给陆文正的呀。”
“啊?”天顺帝觉得母后闹得有些过分了,怎么能做为证呢?
“只是时间久远,哀家也不知道这一耳朵到底是不是真的。”太后也怕万一是假的,他可不想失信于儿子。
“咦,不过当时,钱将军好像在,究竟是不是真的,你先问过钱将军嘛,如果是真的,那就按律斩了,如果钱将军作证是先帝所赐,那你下旨斩了忠臣,岂非失信于天下?”
天顺帝闻言心下一惊,随后自我安慰起来:“此事,刑部侍郎已经写了折子回来,陆文正供认不讳。”
“那么,陆文正供认不讳的签字画押在哪里呀?”太后问道。
“这个?这个并未和折子一并呈上。”天顺帝的心咯噔一声。
太后闻言一脸严肃道:“就是嘛,人证没问过,签字画押又没有,哀家觉得还是查清楚的好,毕竟从南通到京城,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呀。咱们不能冤枉人啊,你是皇帝,你下错了旨,损失一位忠臣,可人家损失的是一家亲人啊,为皇帝者莫造冤案哦。”
“儿子谨遵母后教诲。”天顺帝听了太后的话,顿时觉得今日朝堂上的旨下的草率了,一路上确实可能发生些别的。
“母后,儿臣有要事去处理,不能陪母后了。”
“快去吧,快去吧。”太后摆了摆手。
天顺帝匆匆离开,宜郡主坐在太后身边笑道:“皇祖母,真有你的,陆家这下有救了。”
“什么话,哀家可是从来不参政的呀。刚才不过是拉拉家常,无意间扯出一件案子,哎呀,真是太巧了太巧了。”太后笑着摇了摇头,“不过,若是陆家真被冤枉的,你皇叔父重新审查无罪释放,到那个时候,哀家倒算是陆家的恩人呐。”
“是的,是的,皇祖母无意间说的话却能救下忠良,一定是菩萨指引的。”宜郡主附和道。
太后笑着和孙女挤眉弄眼,旁边的娴妃早就坐不住了,这祖孙俩个一唱一和的,什么时候完?
作者有话要说: 太后:哀家无意间一段话竟能救下忠良吗?那真是太令人感动了
娴妃:当别人智商为0吗?
第94章 第九十三章
天顺帝离了后宫,回了御书房, 御笔亲写圣旨, 写罢交给身边的总管太监道:“今日晌午传的圣旨眼下怕已出了京郊,朕命你带人快马加鞭拦截, 若路上遇不着,那就星夜赶路去南通, 朕没解开心中疑惑之前, 朕要陆家活。”
“老奴遵旨。”总管太监跪地接过圣旨, 叩首之后,起身离开。
后宫中,娴妃无比喜悦地送走了太后和宜郡主,然后嘱咐宫女:晚间陛下若来就言说身体不适, 让陛下改去其他嫔妃处。
此番她得出一个结论:只有陛下不来,太后便不会来她宫里闹妖。
宜郡主送太后回了宫之后, 便匆匆出了宫门, 坐上马车打道回府。
进了王府大门, 宋溶月直接回了自己的闺楼,换了一身百褶裙,腰间配着环佩, 披上水蓝天的狐毛披风。
阿婳替郡主穿戴好,笑道:“郡主, 真美。”
宜郡主闻言嘴角勾起,白了阿婳一眼,她已经习惯阿婳嘴无遮拦了。
“可惜, 惜花之人还没有出现,让郡主春闺寂寞。”阿婳一边说着一边打量郡主的脸色,见郡主笑意不见,阿婳撇了撇嘴,跪了下去,“郡主,不是奴婢胡乱编排郡主,是奴婢看见那位签上的人了。”
“什么?”宜郡主低头看着阿婳。
阿婳道:“就是那位法华西畔那位命定之人。”
宜郡主闻言沉思片刻,心下一惊:“他来京了?”
“是的,就是今晌午来替陆小姐求郡主的那位书生,他来赶考的,说不定将来真能做大官呢!”阿婳兴奋地看向郡主。
宜郡主却没有十分兴奋,只道:“起来吧,这种事情不可轻信,一切难说,以后慎言。”
“知道了,郡主。”阿婳站了起来。
“走吧,去给父王母妃请安。”宜郡主说罢便迈步走出闺楼。
到了主房,通禀之后进去,只见父王母妃正在下棋,便笑着福身:“女儿见过父王母妃。”
“溶月,快起来。”明王笑着放下棋子,他和王妃膝下只有一女,视为掌上明珠,也正是因为他膝下只有一女,才免受陛下猜忌。
“谢父王。”
“女儿,到娘身边来。”王妃笑着朝女儿招了招手,“路上冷不冷?”
“有汤婆子在手,倒没有觉得冷。”宜郡主坐在母妃身边搂着母妃的胳膊。
“听下人说,你早回来了,却临时进了宫,是什么事啊?”王妃问道。
“哦,是惠班出事了。”宜郡主说罢看向自己的父王母妃,“父王,母妃,陆家出事,怎么不见你们写信给女儿呢?惠班可是女儿最好的闺中好友。”
明王闻言道:“溶月,这你倒错怪父王和你母妃了,你也知为父不管朝中之事,王府之内乐闲居,为父哪里知道陆家出事了?除非祭祀和有外使到,为父可是不上朝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