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阙凤华_意千重【完结】(264)

阅读记录

  什么江家二姑娘想给人做侧妃的事根本就不存在,完全是污蔑。都是临安王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编造的。因此江珊珊要不是被临安王nüè杀了抛尸到其他地方,就是把人给秘密关押起来了。

  这种qíng况下,宇文佑真是非得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可了。给不出?那不好意思了,大理寺请殿下喝茶。

  明珠听得好笑,就算是宇文佑真的扣押了江珊珊,能参与的人也一定是他的心腹,怎么可能出那种拿着江珊珊的玉镯子去当铺当当,然后现场被人抓包的事?

  分明就是宇文初和四哥合谋gān的好事嘛。至于荷花池边的女官腰牌和荷花池里的女尸,就更不用说了,都是四哥gān的好事。

  长兴侯夫妇突然咬上宇文佑的行为当然也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他们得到了好处和允诺,以及遭受了严重威胁。这事qíng也多半是来自这两个男人,一是屋里的那个有钱男人拿钱砸人收买人,二是四哥那个不要脸不要命的威胁人。

  就是不知道那个中城指挥使李大中怎么又搅和进去了。

  明珠叫人关大门:“再有人来就不见了,就说我们殿下身体不好要静养,我也累得慌,实在是动不了啦。”

  哪知命令才传下去没多久,门房雷六就传了消息进来:“临安王妃来访,非得要见王妃,见是不见?”

  乌孙郡主?她来做什么?明珠才没有心思和乌孙郡主虚qíng假意的呢,当即道:“不见。”

  消息传出去不久,雷六又来了,为难地道:“临安王妃说,她闲来无事,在府里游玩,无意中在静听亭里捡着了一件东西,听人说是王妃的爱物,特意送来jiāo还给王妃的。”

  诈她么?她有这么好诈?那天明珠回来后仔细检查过,根本就没有掉过任何东西。不过是知道她刚好在那个点儿消失了一段时间,又找了临安王府的奴仆问了碎玉轩的路,因此猜到她去了静听亭而已。

  乌孙郡主刚嫁进去,肯定是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因此她很可能是听了宇文佑的安排而来。明珠照旧不见:“不见,和她说,我没去过静听亭,谁知道是个什么东西,请她另寻失主。”

  雷六把话传出去,陪着乌孙郡主去的嬷嬷立时怒了,嘀嘀咕咕地抱怨了一大堆话,无非就是说明珠眼中无人,太欺负人。

  雷六只假装没听见,站在一旁憨憨傻笑,乌孙郡主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不要说了,我们走吧。”

  那位嬷嬷是临安王府的老嬷嬷,是奉了宇文佑的命令而来,见乌孙郡主尚未见到明珠居然就要走,十分的不满意,追着乌孙郡主说了一大长篇话。

  乌孙郡主半垂着眼听了,淡淡地道:“大门不开,难道要我找人撞开门进去?嬷嬷你有这个力气和胆量吗?我没有。”

  若有明眼人看到这一幕,就该知道,这位乌孙郡主虽然汉话说得半生不熟的,但实际上却是能听能说,压根不是外头传说的那样,什么都听不懂不会说,必须要靠江珊珊翻译才行。

  那嬷嬷一脸的不满意:“殿下还在受苦呢,王妃难道不该多想想办法吗?”

  乌孙郡主也不理她,叫人赶了车回去。此时街上行人已经很少,天也黑了,唯有几户尚未打烊的商户还亮着灯,冷风盘旋着从空旷的街道上卷过,把马车上的灯笼chuī得来回碰击着车厢,发出“哐哐哐”的响声。

  乌孙郡主皱起眉头,低声用乌孙语和身边的侍女道:“这里没有我们家乡冷,却让人觉得更冷。”她不喜欢这里,也不喜欢这里的人。

  侍女叫琉璃,从小陪着乌孙郡主一起长大的,能听明白她的意思,小声安慰她道:“可是这里有殿下啊。”

  乌孙郡主垂下眼去不说话。宇文佑当然是不错的,年轻英俊qiáng壮,野心勃勃,对她也不错,温柔又体贴,比她来之前所以为的老头子什么的好太多了。但她总有一种感觉——当他看着她的时候,他的眼里看着的不是她。

  这种时候,她就会忍不住去想,宇文佑透过她看到的是什么人,是傅明珠吗?那个穿着红衣,娇艳明媚又霸道的女子,就连她看着都喜欢,更不要说和傅明珠有过婚约的宇文佑了。

  乌孙郡主的心里很不舒服,这也是她今天之所以不愿意听宇文佑的话,死守在英王府外的原因。谁知道宇文佑是想借着她向傅明珠表达什么呢?

  马车突然停了下来,一个中年男人独自站在街边的灯影下,微笑着道:“临安王妃,能否赏脸喝一杯热茶?”

  乌孙郡主从窗帘fèng里看出去,看到这个男人穿着一身青色的绵袍,清瘦而挺拔,长相俊美,笑容亲切美好,哪怕就是上了年纪,也丝毫不能影响他的风度气韵。她微笑起来,让人停下马车,冲着街边的男人道:“先生,您什么时候来的?”

  中年男人笑道:“才刚到了没几天。”

  乌孙郡主下了马车,热qíng地给他行了一个乌孙人的礼:“先生住在哪里?搬去我们府里住吧,请让我招待您。”

  中年男人摇头:“我这次来是有一点私事要处理,原本不想打扰你。但听说你们府里出了点事,只好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第463章嫉妒的乌孙郡主(二)

  乌孙郡主的眼眶cháo湿了,她背过身擦了擦眼角,含笑道:“先生,您真好。”独自一人留在异国他乡,没遇着什么顺心的日子,却有故人才听说她的qíng况就立刻跑来看她,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让人感动的呢?

  林先生是前几年去的乌孙,听说他是名满天下的琵琶大师,因为心爱的妻子病逝而伤心yù绝。为了实现妻子游遍天下梦想,他带着妻子的骨灰离开家乡四处漂泊,踏遍了大江南北,最后来到了乌孙。

  他在营地外搭了个小帐篷,离群索居,只偶尔会拿茶叶和盐跟他们换一点羊奶羊ròu皮毛什么的,但是他会chuī奏最动听的叶笛,也会用各种奇怪的乐器弹奏出最好听的乐曲。她还听到过他唱歌,天底下最好听的嗓子,没有人能及得上。

  乌孙人对汉人天然就有警惕,若不是林先生救了她最小的弟弟,他们也不会接纳他。

  她软磨硬泡,终于求得林先生答应教授她琵琶,因为觉得美丽的女子怀抱那样一把琵琶,浅吟低唱,会是完全不同于糙原的婉约风流。但林先生说她的条件并不够好,他教她奏笛,她学得很好,同时还和林先生学了一口汉话,不算流利,却能听得懂汉人说的话。

  他乡遇故知,是人生三大喜事之一,乌孙郡主寂寞很久,很想和熟悉并且信赖的人说说话,她再次邀请林先生:“先生若是没有其他事,请跟我去家里住吧,我们殿下一定会很欢迎您的。”

  林先生含笑拒绝:“谢了,王府里规矩大,我松散惯了,住不惯。郡主若不嫌弃,请到里面喝杯热茶,我们叙叙旧。”

  乌孙郡主没有再推辞,很gān脆地跟着林先生进了路边的小店。

  红泥小火炉,浓香的奶茶,几样简单但新鲜的热糕点,宛然和当年小帐篷里的待客之物一模一样,乌孙郡主喝了一口奶茶,熟悉的家乡味道瞬间便令得她泪流满面。她哽咽不能语:“先生,我好委屈。”

  林先生叹一口气,给她夹了一块热糕点:“吃吧,这时候还在街上跑,想必还是空着肚子的。吃饱再说。”

  乌孙郡主含着泪,很快用奶茶和糕点填饱了肚子,心qíng也要好了很多,她开始和林先生讲述她这一年来的遭遇,当说到临安王宇文佑和江珊珊的失踪案时,她控制不住地发了牢骚:“我从前都当江珊珊是好朋友的,她说她和我们殿下没有首尾,是别人有意栽赃陷害,只要我拉她一把,就能让谣言不攻自破。我感念她之前帮过我,也答应了她的恳求,谁知道后来竟会演变成这样?若不是我答应她,麻烦也不会落到我们府上。”

  林先生安静地听到这里,轻声道:“也许,人真的是在你们府上出事的呢?不然怎会在你们府里的荷花池中找到酷似她的女尸?这本身就有问题。”

  乌孙郡主倔qiáng地道:“就算她真是在我们府里出的事,那也应该和傅明珠有关系。她在宴席中途曾经离开过,我们殿下说她去了荷花池边的静听亭,江珊珊肯定是被她弄的。”

  林先生叹道:“不会是她。”

  乌孙郡主立刻不服气了:“为什么?先生你又没有见过她!她可是以刁蛮凶狠出名的,特别是她痛恨江珊珊,无数次地欺rǔ过江珊珊,已经不是这京里的秘密了。说不定那天江珊珊又激怒了她,她失手把人弄死了再处理了也不一定呢。”

  林先生道:“我当然认识她,她是我的学生。在你师娘去世之前,我曾手把手地教过她好几年的琵琶,她在这方面很有天赋,是很不错的学生。当面欺rǔ人,那才是她的作风,背地里悄悄把人弄死的事她不会做。她算是正大光明的xing子。”

  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傅明珠好?自己的夫君是这样,最尊敬的先生也是这样。乌孙郡主心里的嫉恨之意不可遏制地生了出来,却假装相信了林先生的话,因为她不想林先生因为这个而不喜欢她。她太寂寞了,想要找个说话的人都那么难。

  “和我说说你所知道的qíng况吧,也许我能帮你找到那位失踪的江二姑娘,这样你们殿下就能回家了,你也不用这么晚了还在街上奔波。”林先生循循善诱:“你可真不容易,别人都有父母兄弟可以依靠,你的父母亲人却远在天边,想要帮你都帮不上。”

  乌孙郡主差点没痛哭出声,忍够了才把她所知道的qíng况全都说了出来。林先生陷入沉思之中,昏暗的灯光下,他的眼神幽深且冷,十分陌生。

  “先生?”乌孙郡主吓了一跳,急促地喊了他一声。

  “哦……想起一件事来,走神了。”林先生抱歉地对着她一笑,道:“依照你所说,临安王和江珊珊应该不会有私qíng,两个人即便是有来往也应该是为了其他事qíng,你不要太担心了。这几天,临安王最常去的地方是哪里,你知道吗?”

  乌孙郡主十分赧然:“我不太熟悉府里的qíng况……也不好意思总是追着他问,只记得大婚那夜,他耽误了很久才进的新房。这几天也是经常去书房处理事务……”

  林先生道:“王府的事qíng的确很多,特别是你还没上手,他就更cao心一点。你要多上心,早些把府务接过来。既然傅明珠不肯见你,你也别着急,迟早有人会去找她了解案qíng。好了,夜深了,回去吧。”

52书库推荐浏览: 意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