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平仄客【完结+番外】(334)

阅读记录

  这些文书来的时候,还是五月,钱同式其时估计,这一次河内道的旱灾,必定十分严重,不仅仅是河南一带,就连鄂州,qíng况也差不多。

  接到文书私信之后,江成海卞出发去了河内道。一是为了实地看看旱灾qíng况,以便有个具体的钱财估算,二也是为了避开京兆六月初一举行的献俘礼。

  他去了河内道一看,才发觉河南一带的qíng况,比钱同式描述的还要严重。河内道这些年,遭遇的大天灾不少。长泰三十六年,河内道发生大洪水,大洪水冲毁了京杭大运河台前河道,造成了上万百姓丧生。

  遭受洪水重创的河内道,近一两年才算是恢复了元气,却没有想到,如今就面临着大旱灾了。当江成海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看到那一片片焦huáng的庄稼时,眼中忍不住湿润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河内道的百姓,真是太苦了。

  此后,他又陆续察看了鄂州、晋州一带,发现qíng况和河南一带的qíng况都差不多,都是无雨无水,庄稼都受不住,焦huáng了。可见秋收的时候,这些焦huáng的庄稼必定颗粒无收。百姓连饭都没得吃,河内道必定会涌现大量的流民、灾民,河内道说不定有异动……

  想到这种可怖的qíng况,江成海再不敢在河内道停留,打算立即返回京兆,和工部尚书范载常商量应对旱灾的办法,同时想着国库中的钱银,能用多少在赈灾之上。

  却没有想到,返回京兆之后,就接到了大采选的旨意,而且,皇上还钦定了他作为主采选官,主理这一次大采选事宜。这些参选姑娘的户籍核准、造册登记、采评选拔等事宜,都是归户部负责的。

  这也就是说,户部接下来主要忙的,就是这一次大采选了。户部就那么点人,能做的事qíng就那么多,忙着大采选,那么河内道的旱灾怎么办?

  此刻江成海不是烦躁,而是想哭了。

  坐在他对面的范载常,脸色也不好看。钱同式那封书文书,早前送到了范载常的手中,令他也忧心不已。水旱之灾,是工部诸官员最不想见到的,治水和抗旱,任务艰重,又费时良久,动辄就是上万人xing命的事qíng。

  江成海出发去河内道的时候,范载常让工部侍郎huáng易也跟着一起去了。huáng易当年曾在河内道治水,对于河内道水路浚通的qíng况是很熟悉的。据他观察,这些江河的水位,已经是历年新低的了,若是再没有雨水补充,不少河道都要gān涸了。

  “下官去了司天台一趟。五官正道近一个月内,都没有下雨的迹象。司天监大人闭关去了,司天台的天文卦象一时没有得出。只是司天丞沈大人私底里对下官说:火木两星相合,必有大旱。”huáng易的声音也是忧虑的。

  司天台对于天文气象的占卜,是工部倚重的信息来源。

  “工部诸官员,会尽快制定抗灾的办法,这个事qíng,我也会马上向皇上汇报。只是江大人,户部的钱财,要准备足够了。工部抗灾,要靠户部的钱财在后面支撑。”最后,范载常这样说道。

  江成海点点头,让范载常放心,工部诸官员只管全力应对旱灾,物资钱财等支撑,户部一定会紧紧跟上的。

  离开户部官衙后,江成海并没有返回家中,而是去了景泰大街,去找了沈华善,有一个事qíng,他想听听沈华善的看法。

  “河内道的qíng况,真的那么严重?”依然还是沈华善的书房,沈华善这样问道。作为前工部尚书,他太清楚旱灾若是发生,会对百姓造成多深的损害了。

  他更担心的是,若是旱灾的qíng况不受控制,河内道的百姓会发生bào动,这样河内道的局势乃至大永的局势,会有什么影响,都难以估量。

  “是的。所以我打算向皇上建议,缩减大采选规模,或者将大采选推迟到明年。户部目前,要以应付旱灾为重。”这是江成海来找沈华善的原因。

  大采选的旨意已下,京兆和天下七大道,都在为这个旨意而震动。他想要缩减大采选的规模或推迟大采选,这就是要让皇上更改旨意。金口一开,怎能轻易改变?依皇上的xing子,江成海认为这是一件难事,皇上会答应吗?或者说,有什么办法可以令皇上答应?

  “皇位和妃嫔,哪个更重要一些,想必皇上心中会有决断的。这个建议,你尽管去提,皇上那里,我会助你一臂之力。”想了想,沈华善这样说道。

  在江成海说话的时候,沈华善就在想着,怎样促使皇上改变旨意了。这事,沈华善还是有把握的。

  大采选和大旱灾,刚好撞在了一起,都是需要户部掏大钱的事qíng,难怪江成海会这样忧虑了。

  第三百九十七章天象现

  七月初,当京兆官员和百姓沉浸在大采选的想象中时,户部尚书江成海,则向景兴帝呈上了折子,请求缩减大采选的规模,同时建议大采选延迟。

  “皇上,河内道旱灾已现。户部的官员和资财,不足以同时应付大采选和旱灾。臣恳请皇上以河内道百姓为重,缩减大采选的规模,将大采选延后。”江成海的奏言如是。

  随即,工部尚书范载常、工部侍郎huáng易出列附议,赞同江成海的提议。他们还说河内道的旱qíng已经很严峻,抗灾平顺民意,迫在眼前,司天台的五官正都说未来一个月不会有雨,河内道的qíng况会更恶劣,请皇上准奏。

  江成海和范载常等官员的奏言,令不少朝官都皱眉,心底有不少的怨气。

  河内道的大旱灾qíng,离他们甚远,与他们没有多少关系;但是皇家大采选,就在他们眼皮底下,与他们的荣华富贵息息相关,若是缩减或者延迟,对他们来说,就很有影响了。

  这些官员,自然都是反对大采选的缩减或延迟的,只是他们尚未想好反对的言辞,中书侍郎沈华善就出列了。

  “微臣以为,户部尚书之言,甚有道理,恳请皇上准奏。河内道的大旱灾,若是蔓延下去,定会引起大范围的饥荒,这不得不让臣等重视。前朝大安末年,就曾有过大旱灾,其惨况,让人心惊。史书云‘连年久旱,亡有平岁,北边及青徐地,人相食……饥民死者十七八。’,臣惶恐不已……”

  沈华善的奏言,让原本想皱眉反对的官员,神色就变了。能够站在宣政殿这里的官员,都是饱读书史的人,沈华善说的这一段史实,他们当然知道,沈华善没有说完的话语,他们也很清楚。

  大安末年出了连年的旱灾,百姓人相食,加上帝王昏庸,于是天下bào乱,枭雄四起。大永太祖就是在这样的qíng况下开疆辟土的。可以这么说,若是大安没有这些旱灾,又或者这些好旱灾能够得到很好治理,或许大安还不会亡国。

  更这些官员心惊胆跳的是,他们记起了史书中的箴言:“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这下他们都不认为河内道大旱灾与己身无关了,若是河内道大旱灾导致bào乱起,受到影响的,就不仅仅是他们的荣华富贵了,而是他们的立命人身。

  想到这里,这些官员们心底的怨气,马上就散去了。荣华富贵,得是承平之年才有福分享受啊,若是天下动乱,人命比刍狗还低贱,还谈什么荣华富贵?

  再说了,沈华善都赞同江成海的话语了,他们又怎么敢再出列反对?沈华善是连尚书右仆she大人都敢打残的人,手段狠厉又深沐帝恩,他们也不敢与他作对。

  沈华善眉角看着这些官员们的表qíng变化,心中闪过冷然。他就知道,只要搬出大安末年的大旱灾,这些官员便没人敢反对江成海的奏言了。善言相奏是没有多少用的,只有让他们感知到亡国的恐惧,他们才会噤声,才会赞同江成海的意见。

  若论得失算计之jīng,估计大永最出色的商人,都比不上这些宣政殿上的官员。

  也幸得如此,没有这些官员的搅局,江成海的奏言就会少了很多阻滞,现在只等皇上的旨意就可以了。

  卞之和站在朝臣中,也没有出言反对沈华善和江成海的奏言,只是沉默着。他倒是很想出列反对,可是想到早前沈华善的手段,又想到景兴帝如今对他颇有微词,就算反对了也没有多少作用。

  想了想,还是按照父亲所说的那样,低调收敛才是卞家最合适的做法,且让沈华善折腾去吧,他还是翘起手在一旁看着就好了。

  景兴帝端坐在銮椅上,心中有些诧异。根据他以往视朝的经验,但凡有朝官奏言行某一事,必定有其余朝官出言反对的。可是这一次,在江成海、沈华善奏言之后,竟然没有朝官出来反对。

  尤其是江成海两人提议的是缩减大采选、推迟大采选,这应该和官员们密切相关的,原先景兴帝以为一定会有不少朝官反对的,可是宣政殿上是一片平静。他们都赞同江成海和沈华善的话语?

  景兴帝乍听到江成海奏言的时候,心中是极为不悦的。大采选的旨意已下。这是他在位期间的第一次大采选,攸关的,还是大永皇嗣的问题,怎么可以缩减或延迟呢?

  但是大旱灾,也不得不重视,若是大永境内有大饥荒,定会影响到大永的稳定。景兴帝想到了西燕皇帝和曼山将领的开战,似乎原因,就是早几年曼山一带出了大饥荒。

  而且朝臣难得意见一致,似乎都认为河内道的大旱灾比大采选更重要。想到这种种qíng况,景兴帝心中的不悦,就压了下去。他视朝也有一年多了,知道朝臣们意见一致,这当中必定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因由,看来还是要谋定才能动。

  关于大安末年的旱灾,景兴帝并不知道,朝臣们感受到的亡国恐惧,他并没有感受到,自然想的,并没有那么深入。大采选,是他想要如常继续进行的,大旱灾,一时间,他也定不了主意,只下令先行退朝,此事容后再说。

  这个结果,在沈华善意料之中,他也笃定,下一次早朝之时,景兴帝就会准江成海所奏。

  紫宸殿内,景兴帝想起早朝的事qíng,心中隐隐的不悦又冒了出来。他想不明白朝臣为什么会意见一致,但这个问题,作为帝王,他也不可能召来朝臣来询问原因。

  这个时候,景兴帝想到了沈华善说的大安旱灾。

  “唐密,大安末年的大旱灾,你是否知道?”景兴帝看着一旁服侍的唐密,这样问道。

  “回皇上的话语,奴才并不晓得这个大旱灾的事。但是大安末年的相关资料,都放在汇流澄鉴阁中,奴才这就去给皇上拿来。”唐密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帝王需用之书籍摆放在哪里,他是很清楚的。

  本来读书查阅之事,本来应该在御书房进行的,但是景兴帝嫌弃御书房狭小曲折,又有密密麻麻的书格,所以很少去那里。既然唐密这么说,景兴帝就安心在紫宸殿里等着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平仄客 女强文 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