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平仄客【完结+番外】(335)

阅读记录

  唐密很快就将相关书籍搬来了紫宸殿中,让景兴帝翻阅。

  当景兴帝看到“劫禾之举,此盗贼祸乱之萌”“三川竭,大安崩”“山崩川竭,亡之征也”这些让人心惊胆战的话语,心中的不悦就变成了无比担忧,他都觉得自己额角有冷汗了。

  大天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有大bào动。这样一来,就会影响他坐着的位置。皇位若是动摇,就算大采选之中有再多的美人,那又有什么用?皇位和妃嫔,哪个更重要,这根本就不用说的。再说了,大采选挑出来的人,又有哪个能够比得上曾经的雅妃呢?

  想到这里,景兴帝对大采选的兴趣几乎殆尽了,他现在想的,乃是应对河内道大旱灾的问题,现在,他终于知道朝臣们为何会意见一致了,孰轻孰重,根本就是一目了然的事qíng了。

  第二日早朝,景兴帝便准了江成海的奏言,下旨更改采选大事,将大采选推迟至明年chūn再进行。

  “国之大事,当以黎民百姓为重,故特下旨更改大采选之事,将其延迟到明年chūn。朕对河内道的大旱灾,甚是忧心,现令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全力应对河内道大旱灾。各部各寺各司官员,协助这两位官员抗灾。”

  景兴帝到底没有糊涂到底,知道大旱灾关系着他的位置,若不重视处理,他的位置,说不定都要晃两晃。

  沈华善和江成海等官员恭敬领命,纷纷表示同心同德万众一心,会共同解决河内道旱灾的问题,请皇上放心云云。

  大采选更改的旨意,不用半天就传遍了京兆,也会陆续传遍大永七大道。大采选更改了,要做的事qíng自然就不一样了,有官员家的夫人收起了为姑娘裁制新衣裳的打算,也有官员夫人赶紧张罗自己女儿的婚嫁。

  半年的时间,其实很长的,要做的事qíng也很多。

  景兴帝虽然准许了将大采选延迟,但是江成海脸上,没有多少喜色。现在正是七月天,京兆的太阳火热毒辣,想必河内道的qíng况更不乐观,一想到那焦huánggān瘪的稻麦,江成海的心就低得不能再低。

  长泰三十六年的整治水利,这才过去七年的时间,当年的那些水利措施,就基本不可用的,不然河内道的旱qíng还不会这样糟糕。可见水旱之灾,祸在吏治,这话,当年沈华善说过,此刻江成海也同样这样感叹。

  水利的整治已经来不及了,幸好户部这些年在备荒粮上面的功夫做得很足,每年储存的粮食数目,还能用来赈一时之灾。

  这个时候,从河内道加急而来的数封加报灾文书,陆续抵达京兆,让江成海和范载常等人更加忧心。此刻,江成海万万没有想到,他现在以为的“幸好”,会成为天大的灾难。

  第三百九十八章人祸

  钱同式的报灾频率,越来越密,河内道的大旱灾,也越来越严重。

  到了八月初的时候,河内道还是一滴雨都没有落,河南和鄂州一带的稻麦庄稼,已经不仅仅是焦huáng了,而是一大片的gān枯,绝无收成。

  百姓嚎哭于田野,落下的眼泪,滴在了稻麦之上,只是高挂的烈日,很快就这些眼泪蒸gān了。地上的guī裂、稻麦的gān枯、百姓的嚎哭,这样的qíng景,在河内道随处可见。

  八月之时,去年的余粮已经用完了,今年的收成颗粒无收,百姓的嚎哭,乃是无法压抑的绝望,甚至有百姓指着苍天在咒骂“贼老天”。

  苍天不仁,是该骂!

  钱同式带着属下官员在河内道各地察看,看到这样的惨况,眼中也忍不住湿润。任他再jīng明如狐狸,面对这样的大天灾,也无能为力。

  在尽力救灾安抚的同时,他只能将一封封报灾的文书急送到京兆,等待着朝廷救灾的举动。

  在这样大天道面前,人力何其渺小!

  江成海和范载常接到河内道的急信,脸色越来越凝重。河南、鄂州、晋州这三地的灾qíng最严重,很多百姓家中已经无余粮,这三地的米铺生意猛地好了起来,更有不良米商囤积居奇,粮价腾贵。

  原先河内道每石稻米,不过五百文钱,现在大旱灾一来,每石稻米竟然升至九百余文,几乎翻了一倍。

  就算是这个价格,这三地的米铺前面,仍是排满了长龙,甚至有的米铺已经挂出“售罄”的牌子,不知道是无米可卖还是留着吊高价格。

  钱同式深知这是不良商人在趁着大旱发天灾财,尽管他约见了这三地的米商,可是qíng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这些米商在他面前一副好说话的样子,允诺绝对会平抑粮价,绝对不会加深这三地百姓的灾难。可是转过头来,却将米价又提了几十文。

  若是官府派人去监督这些米铺,qiáng行令他们降低粮价,他们gān脆关上店铺,什么粮食都不卖了,更惹得百姓怨声载道,最后官员们只得无奈离去。

  太祖之时,大永的米商曾有“天灾永不升粮价”的铁训,如今两百多年过去了,这些米商,早就不记得这句话了。

  这昂贵的粮价,使得河内道百姓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这样高的粮价,普通百姓之家根本就买不起,家中又没有多余的粮食,那么就只能成为流民、灾民了。

  短短半个月,这三地的流民就猛增了两成,不愿意变成流民的普通百姓,就转身一变成了盗匪,有人仗着年轻力壮,将同是穷苦百姓中的粮钱抢了过来。

  同是百姓出身,奈何相煎太急,实在是被天灾粮价bī得无路可走了。qíng有可原,法却不容!

  一时间,这三地的盗匪前所未有地猖獗。河内卫的士兵既要救灾,又要剿匪,根本就应付不来。河内卫大将军古大存派出了得意的武将,前去这三地剿匪,却也收效甚微。

  河内道,乱象始现。

  这些乱象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河内道的大旱灾。要想遏制这些乱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抗灾赈灾。

  百姓们若是有饱饭吃,怎么会去做盗匪?又怎么会变成流民?若是灾qíng得以缓解,就算jian商将粮价提得再高,百姓们也不会受到影响。

  这一点,钱同式和古大存知道,京兆的江成海和范载常也知道,所以他们迅速行动起来。为了应对河内道的旱灾,平抑河内道的粮价,江成海向长泰帝请旨,请求开放河内道的备荒粮仓,以救济百姓。

  备荒粮仓,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应对水旱等天灾专门准备的粮仓。这些粮仓,是七大道都有的。丰年承平之时,官府、商人、百姓都缴纳一部分的粮食,用作备荒粮储备,平时绝对动不得,只有大灾发生的时候,才会开仓赈灾。

  如今河内道有这样的大旱灾,江成海等人都认为,备荒粮仓是时候打开了,不然,河内道的乱象,就无法收拾了。

  江成海的请旨,很快就被景兴帝批准了。一纸打开河内道备荒粮仓的诏令,经由中书省发出,迅速下达到河内道,着令河内道官员立即遵诏令行事,打开备荒粮仓。

  为了保证开仓赈灾得到有效进行,户部侍郎张段和工部侍郎huáng易,都出发去了河内道,监督此事。

  虽则开粮仓的诏令已经发了出去,张段和huáng易也去了河内道,但是江成海仍是不放心。这几日,他的眉头跳得厉害,似乎有什么要发生一样。

  “光是开粮仓赈灾还不行,备荒粮有限,不可能长时间供应给河内道的百姓。还是要想办法让河内道的百姓自救自足,同时要想办法平复河内道的粮价。几管齐下,才能解决河内道的灾qíng。”

  在中书官衙,沈华善皱着眉头说道。江成海心中的忧虑无法散去,便来了中书省找到沈华善,想和他商量一下这大旱灾的事qíng。

  “君复乐那个老鬼已经出关了,已经跟我说了天象。据他推测,河内道半年之后,都不会有雨水。”沈华善硬邦邦地说出这句话。

  这句话,君复乐根本就不敢说出去,若是这样的话语传到河内道官员和百姓的耳中,将会引起多大的恐慌。现在河内道的旱qíng已经不受控制了,若是再半年没有雨水下,河内道都要乱了。

  “什么?!”江成海觉得自己的心都停了一下,这个真是晴天霹雳般的坏消息。半年……半个月,河内道都难熬了,半年,要怎么办?

  “他会不会算错了?”良久,江成海目露希冀地问道。他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只能侥幸这样想。

  沈华善也很想君复乐算错了,但是他知道君复乐的本事,这个事qíng,他绝对不会算错了。沈华善没有告诉江成海的是,河内道的旱qíng,或许会比君复乐推测的时间还要长。

  昨日沈宁让秋梧给沈华善捎来了书信,上面说道,前一世,河内道的旱灾持续了两年之久,直到正昭帝登基,河内道才有降雨。并且,沈宁还说道,前一世,河内道除了旱灾,还有蝗灾!

  想到这里,沈华善又开口了:“大旱为灾,尚且可以开仓赈灾,只是怕旱极而蝗。这一点,你当心中有数。”

  旱极而蝗,这种气候现象,农书中有过记载,数千里间,糙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大旱。

  若是河内道持续gān旱下去,蝗灾出现的几率会在九成以上,那么沈宁所说的前一世状况,还是会出现。想到蝗灾的可怖,沈华善再三出言提醒江成海。

  “……”江成海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觉得河内道现在水深火热,天灾大难似乎一波接着一波,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然而,沈华善和江成海都没有想到,旱极而蝗,还不是河内道最深的灾难;对于河内道而言,最深的灾难,来自人祸!来自腐败的吏治!

  大旱、蝗灾、jian商什么的,在腐败的吏治面前,显得太弱了!最终造成河内道动乱的,不是大旱蝗灾,而是河内道的吏治!

  河南、鄂州、晋州这三地的备荒粮仓,竟然全部都是空的!这三地,根本就没有备荒粮可赈,每年官府储存下来的备荒粮,根本就存在!

  这是张段和huáng易从河内道加急发回来的文书,通过军道,累死数匹jīng壮军马,短短三天,就送到江成海的手中。

  接到这封文书,江成海悲怆地大吼了一声:“人祸啊!”,便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话说张段和huáng易,带着开粮仓赈旱灾的诏令,来到了河内道,见到了河内道观察使钱同式。这个诏令,是钱同式等待良久的。备荒粮仓因其重要xing,必须要有皇上的诏令才能打开,就算他是河内道观察使,也没有开仓的权力。

  钱同式想都没有想,就带着张段和huáng易往河南赶去,这是河内道灾qíng最严重的地方,也是流民盗匪最多的地方,钱同式最先想到的,就是打开这里的备荒粮仓。

52书库推荐浏览: 平仄客 女强文 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