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平仄客【完结+番外】(385)

阅读记录

  年纪轻轻,却知道何谓取舍,且从容镇定,沈华善对这个孙媳妇甚是满意。

  到了送沈庆德他们离开的那一日,沈安氏冷静的面容才终于有了丝变化,眼泪也来了。

  沈庆德已经九岁了,像个小大人似的安慰着沈安氏:“母亲请放心,德儿会照顾好小叔和弟弟们的,请母亲不必顾虑。请母亲多保重。”

  “……”沈安氏有些哽咽,身后事沈俞氏和沈胡氏等人,而沈庆恭这些小不点则是一脸懵懂,他们尚不知道,这一次要走得那么远。

  “母亲请放心,况且这一路上,还有老师在旁,不会有事的。”

  沈庆德已经很懂事了,知道怎么样才能让沈安氏放心。

  果然,沈安氏在看到沈庆德身边的人时,心中的担忧这才少了些。

  她没有想到,沈庆德先前拜的老师,会跟着他一起离开。这一份恩义,她和沈家都定必会铭记。

  沈庆德的身边,站着的正是卫真。早两日,卫真以重病不能再任职有由,辞去了殿中丞一职。他的这个做法,让沈余宪和沈华善都震动不已。

  “既为人师,怎么能让学生离开那么久那么远呢?不然怎么授业传道解惑?”

  卫真这样轻描淡写地说道,打定了主意陪着沈庆德去岭南。他想得很简单,既然收了沈庆德这个弟子,就要好好教导他,况且殿中丞这个职位,他真的没有多大兴趣。

  “我就把德儿托付给你了。”沈余宪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心中再次觉得,让儿子沈庆德拜卫真为师,是再正确不过的事qíng。

  这场离别,因是秘而不宣,因而伤感在沈家没有持续太久。在沈庆德等人离去之后,沈家的后院是沉寂了不少,前院却一应如常。

  沈庆德等人离去之后,沈华善就更加从容了。每日如常上朝、下朝,处理着中书省的事务,还时不时去集贤殿看看那些年轻的官员们,脸上还是挂着那副和善的笑意。

  就连面对着左良哲,沈华善也能呵呵一笑,仿佛完全不在意左良哲的补刀举动,有一日见到左良哲的时候,还说了这么一句:“左大人也是为皇上为朝堂着想,此是为公之举。以后沈某当和左大人携手,同为皇上分忧解难。”

  大永历朝,中书令和门下侍中都是相互相成的,譬如韦景曜和申科,不但政见相同,私jiāo也甚笃。

  如今沈华善和左良哲分任这两职,倒有了差别,政见不一样,私jiāo更说不上了。不过他们还是有一点相同的,那就是同样为景兴帝所忌惮。

  左良哲听得沈华善这样说的时候,反而gān笑了几声。他没有想到,事qíng会急转直下,兵部官衙再次出现的伤兵,令得沈华善和沈家,逃过了一劫,这令他懊恼不已。

  沈华善看着左良哲的笑容,心中不由得有些好笑。左良哲以为灭了沈家,皇上就只能倚仗左家了吗?殊不知这才是左家的一条死路,尤其是在皇后怀有身孕的qíng况下,左家这样做,会死得快一点。

  这真的是圆滑善钻的左良哲吗?他不可能不知道朝中势力平衡,才是皇上想要的。左良哲这么做,是心中有打算,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很快,沈华善就知道左良哲这么做的原因了。原来,是和左良哲在陇右道为官的儿子左行安有关。

  如流处的人,已经探听出,左良哲收到左行安的书信之后,在对待北疆局势这一事上的态度就变了,从原先的漠不关心,变成了一定要坐实谷大祖的死罪。

  至于那封书信写的是什么内容,如流处暂且不知道,料定说的,必然是北疆的事qíng,不然左良哲不会有这个转变。

  陇右道?陇右道在北疆边上,难道左行安知道了北疆发生什么事qíng?

  “这个可能xing不大,左行安只是陇右道一个中州刺史,又向来没有军中的资源,怎么会知道北疆的事qíng?”对此,叶正纯是这么看的。

  “说得也是。陇右道观察使是丁文翰,为人实诚。若是知道了北疆出事,必定早已上报朝廷了。”

  沈华善点点头,这样说道。丁文翰都不知道的事qíng,左行安怎么会知道呢?除非……左行安从什么秘密渠道知道了北疆出事。

  秘密渠道,沈华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陇右卫大将军蒋博文。难道蒋博文和左良哲暗中连成一线?

  先有蒋博文传来的紧急文书,然后有左良哲在京兆的加力,不会这么凑巧的。沈华善越想就越觉得是这么一回事。

  看来,如流处要紧盯着蒋博文和左良哲的往来了。只是,蒋博文和左良哲怎么会联系上的?一个是陇右卫大将军,一个是门下侍中,实在想不出又什么勾连。

  再说了,左家乃是当今皇上的外戚,蒋家乃是先帝的外戚,关键是景兴帝不是皇后所出。按理说,蒋家和左家,应该见了面都险阻之色才对的,怎么会联在一起了?

  不管他们是为了什么联合在一起,沈家也要早有准备了。那些前去北疆的官员,还不知道会传回什么消息。若是……若是谷大祖勾结突厥属实,又或者是不好的事qíng,那么沈家必受牵连。

  京兆的风向,必定要有所渲染了,先前jiāo代给退之的事qíng,应该也在开始了吧?沈华善这样想道。

  过了两天,京兆开始流行一个故事,说是流行,是因为似乎一下子,百姓就都知道了这个故事,而且都在说着这个故事。

  而祥和大街的戏台班子,也临时改了戏目,将这个故事搬到了台上演出。铜锣敲打声中,戏子们将那一幕幕qíng节演得震动人心,直让看戏的百姓掉下了眼泪。

  而京兆的茶楼酒肆,也都在当堂位置摆起了阵仗,请来了京兆最出名的说书人,来演说这个故事。醒堂木不住地响起,而茶客酒客们则是惊叹声不断,随着故事波澜而qíng绪起伏。

  从富庶人家到贩卒走夫,从前院当家到后院夫人,都知道了这个故事,还有不少人喟叹道:“真是可怜,真是了不起……”

  不管是惊叹还是落泪,都足可见这个故事感染力之深。能让京兆百姓如此动容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这个故事,可以名之为《谷郑血泪史》,说的,就是安北都护谷大祖及其姻亲郑家在北疆的故事。

  故事中,谷郑两家数代人,为了北疆的安定,为了大永的安定,镇守北疆几十年,并且付出了深重的代价。可是纵然是这样,谷郑两家的人,并没有放弃他们的使命,就算只剩下最后几个子弟,仍然坚守着北疆。

  这个故事,以谷大祖为原型,却加了很多没有的qíng节,这才在京兆有如此大的反响。

  比如谷鸿猷抚子别妻、战死沙场的那一幕,赚了京兆多少百姓的眼泪;又比如谷大祖年少承家业,九战九立功的过程,令得多少百姓心中涌起万丈豪qíng;又比如儒雅副将郑闲千里突袭,斩杀突厥哈撒首领的场景,令得百姓们奋起喝了多少酒……

  甚至,有百姓统计,谷郑两家为了守护北疆,总共损失了多少个家族子弟。十个……二十个……二十五个……

  数字看起来是不多,但试想一下,一个家族当中,能有几个成年男丁?而且还是不断死去的那一种?这直直就是谷郑两家的血泪史啊!

  这个故事真假夹杂,令得京兆百姓对从来都没有印象的安北都护谷大祖一下就熟悉起来,他们对谷郑家史,也能倒背如流。

  当然,最令他们感怀的,乃是谷郑两家为北疆、为大永立下的赫赫功绩,因为有谷郑在北疆,突厥不敢来犯!国有猛将忠臣,乃是百姓之福!

  只是,这个故事传到京兆官员那里,就有人心qíng不太好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关联

  《谷郑血泪史》这个故事,为京兆百姓津津乐道,但是在京兆朝堂,官员们的想法就不一样了。

  早前才传出谷大祖和突厥勾结这样的事qíng,怎么京兆就出现了《谷郑血泪史》这个故事?这分明是有人在京兆为谷大祖造势!

  如今,谷大祖英勇不凡的形象,已经深入京兆百姓的心中,谷郑两家为朝廷捐躯的惨况,也博得了京兆百姓深深的同qíng。

  若是谷大祖勾结突厥这样的事qíng传出来,京兆百姓会有什么反应?必定认为谷大祖是蒙冤的吧?必定会认为此事别有内qíng吧?

  在京兆百姓的心目中,谷大祖及谷郑两家,就是为了守护大永北疆而存在的。为了守护北疆,谷郑两家子弟几乎都死绝了,谷大祖和突厥之间,不仅有国恨,还有家恨,谷大祖有什么理由勾结突厥呢?

  这就是京兆百姓心中的认知,也是他们知道的简易道理。可笑的是,这个简易道理,到了京兆官员那里就想不通了。

  不然,先前又怎么会有官员认为谷大祖有罪或者噤声这样的事qíng呢?说到底,是因为北疆遥远,他们不相信谷大祖为人而已。

  只有一些年轻的官员,初涉官场,听得这样的故事,对于北疆局势和谷郑两家,就开始感兴趣了。

  集贤殿和弘文馆记有北疆qíng况的书籍,都被这些年轻的官员翻了个遍。而祥和大街中的藏书楼中,平素无人问津的《北疆山水注》,也被这些官员争着来买。

  经由这些书籍,年轻官员对北疆qíng况就熟悉了,对于谷郑两家真正的历史也有所了解,不由得对谷郑有了隐隐敬佩和同qíng。

  左良哲听到这个传言的时候,心中暗暗发笑,心想道北疆真相传来的时候,这些京兆百姓悔得要自打嘴巴了!不管京兆百姓怎么看待谷大祖,谷大祖勾结突厥,都是不争的事qíng!

  先前,他接到了儿子左行安的来信,信中所说的,就是关于北疆的事qíng,因此,左良哲才知道北疆发生了什么事qíng。

  左行安从一个陇右卫将领那里得知,陇右卫缴获了突厥的密报,得知谷大祖和突厥首领勾结,说不定就会入侵大永了。因此,左行安请左良哲相时而动,定要让皇上知道谷大祖的异心,以让左良哲再次得到皇上的看重。

  左行安送此信来的时候,北疆还是一片平静,所以才会有此等猜测。同时,左行安还附上了陇右卫大将军蒋博文的信函,请左良哲斟酌着处理。

  蒋博文送来的信函,乃是一封投诚信,就像当初对沈家对容嫔一样,表达的,乃是靠拢之意。

  那半页纸上,对左良哲的赞美和倾慕都就不用说了,后面几页纸,才是中心内容。

  在信中,蒋博文十分后悔当初有眼无珠,竟然没能看到皇上有龙章凤姿,以致没能及时立下从龙之功;同时,请左良哲代为在皇上面前美言,以让景兴帝知道蒋博文的忠心;最后,蒋博文就皇后左氏怀孕一事,恭喜了左良哲,并言左良哲有何差遣,十二万陇右卫兵马定当尽劳。

52书库推荐浏览: 平仄客 女强文 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