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平仄客【完结+番外】(432)

阅读记录

  景兴帝脑袋迷迷糊糊的,听着沈家的七大罪状,觉得沈家“罔顾圣意,触犯天颜”之罪,的确是有的。营建鞠场和献俘礼的事qíng,景兴帝仍耿耿于怀。

  在景兴帝昏迷之前,景兴帝就打算对沈家动手。他下旨将沈华善、沈则敬和袁焕等人召回京兆,就是为了问罪定罪的。

  如今左家为沈家罗织了这七大罪,正合景兴帝的心意。他懵懵懂懂地想:将沈家拔除,就可以去掉心头大患了。左良哲,的确是懂得朕心。

  他尚不知道他病重昏迷数日,也不知道左氏假传旨意的凶狠,他所想所及的,仍是最在意的碧云骢祥瑞、天命所归这些事。

  尽管力竭虚弱,景兴帝还是努力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此乃朕意,众臣遵旨,不得有贰。”

  他说出的话语,和卫复礼所期待的结果恰恰相反。听到景兴帝这样说,卫复礼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怀疑自己所听到的。

  左家假传旨意,皇上竟然不以为意,反而坐实了沈家的七大罪状?怎么可能?

  “皇上……”卫复礼正yù说什么,可是他身边跪着的左良哲马上就开口说话了,阻住了卫复礼继续说话。

  “卫大人,皇上的旨意,朝官们都听清楚了。卫大人还有什么疑问吗?”

  左良哲环顾了一下,他的周围,除了卫复礼之外,还有三省六部的主官,他们都清楚听到了景兴帝说的话语。

  左良哲嘴角微微上扬,显然心qíng极好。皇上这些话,说得真是太好了。如今沈家定罪的旨意,朝臣再不能质疑了。

  国子监之事已经平息,扰攘的沈家罪状,已经定下。就算景兴帝清醒着,左良哲也能顺心顺遂,他怎么能不高兴?

  “皇上乏了,诸位大人,敬请退下吧。”卫复礼还想说什么,可是内侍首领已经开口了。

  正如内侍所说的一样,此时景兴帝又觉得眼皮沉重,昏睡之意袭来,的确是乏了。

  见到景兴帝再次昏睡,卫复礼无法,只得和其余朝臣一样,离开了紫宸殿。

  因有景兴帝金口亲证,沈家有七大罪的圣旨再无争议。

  随即,司农卿雷致远带着这圣旨并宣旨内侍,快马往西宁道疾驰。

  当然,他没有忘记带着吏部任命他为西宁道观察使的任命,那是他富贵荣华的代表。他前去西宁道,就是为了接管西宁道的兵马和权力,怎么会忘记带上吏部的任命呢?

  当这个圣旨到达西宁道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qíng?京兆谁也不知道,我们接下来细看。

  第五百一十一章抗旨不遵

  在雷致远带着沈家定罪的圣旨去到西宁道之前,沈则敬已经知道此事了。

  为了对付沈家,景兴帝往西宁道连发两道圣旨。第一道圣旨,就是令沈则敬、沈则思放下手中职务,返回京兆陈述;第二道圣旨,就是给沈家定下七大罪状,令西宁卫士兵立即押送沈家众人回京。

  第一道旨意,在景兴帝昏睡之前发出。由兵部的军马疾驰送出,早已经送抵西宁道。其时,岭南卫大将军袁焕还在西宁道。

  沈则敬和沈则思,跪在昆州的府衙,听着宣旨内侍高声读着圣旨的内容,心中一点也不意外。

  景兴帝这旨意,与其说是为了知道西宁道局势战况,不如说是开始拿沈家开刀了。这召回京兆陈述,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第二步、第三步会是什么,都不难猜。

  沈则远在圣旨宣读过后,给宣旨内侍和兵部的官员递去了银票。那一叠银票快速滑入到内侍袖中,内侍掂了掂袖子的重量,颇为满意。

  “奴才已经将圣旨送到,请沈大人即刻移jiāo政务,跟随奴才回京。”

  作为皇后内侍,他多少也知道朝中的动向,知道景兴帝对沈家的不喜。

  上意下效,内侍对沈家的态度,自然算不上好。只是看在厚沉沉的银票份上,说话已经很客气了。

  “本官知晓了,待本官jiāo代好政事,就会跟随诸位返回京兆。”

  沈则敬站了起来,笑着说道。看着,似对这个旨意欣然接受。在宣旨接旨这个现场,说些好话当然是必要的。

  照做与否,又是另一回事。

  内侍对沈家合作的态度也很满意,点点头说道:“如此就甚好了。奴才就在西宁道等候三日,届时和沈大人一起返回京兆。”

  内侍说完这些话,似是想起了什么,说道:“皇上还有一旨,是给岭南卫大将军的。奴才听得大将军在此,还请大将军出来接旨。”

  宣旨内侍和兵部的官员,先去了岭南道,却被告知,大将军袁焕还在西宁道,内侍便带着圣旨来到西宁道了。

  沈则敬和沈则思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看到了然和兴味。他们都知道了,皇上给袁焕的旨意,都是和沈家一样,是免职回京陈述的。

  这个旨意,和先前沈则敬的预言作实。袁焕接到这个旨意,会作何想法?会怎么做?想必,心qíng不会太妙吧?对沈则敬谋民望有不臣之心的责言,会重新考虑吧?

  正如沈则敬预料的一样,袁焕接到旨意之后,心qíng不太妙。还真让沈则敬说对了,他们击退了西燕敌军,取得昆州大捷,可是不但有功不赏,反而要被罢职回京兆陈述。

  回京陈述?陈述什么?会有什么下场?袁焕轻易就想得到。

  “内侍已经安置好了,说是三天之期。大将军怎么看?”

  还是昆州府衙内,沈则敬也不废话,直接这样问袁焕。

  罢职陈述的圣旨,已经来到西宁道。不管他们对景兴帝有多失望和不解,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是如何应对。

  应诏前往?这是个问题。

  “沈大人怎么看?”袁焕沉吟了片刻,也这样问道。

  圣旨已到,去还是不去?袁焕这样想道。他还没发现,他有这样的犹豫,本身就已做了选择。

  天子有召,应诏前往,是臣子理所当然要做的事qíng,哪里用得着犹豫和考虑?若是在以往,袁焕接到圣旨,必定是遵旨而行。如今,真的是要jiāo出兵权,上京陈述吗?

  袁焕不想。他带领岭南卫已经十几年了,对岭南卫感qíng之深,难以述说。如果是正常的兵权jiāo替,袁焕或会退得安然。可是现在他带着岭南卫立下大功,却要被夺职。

  这就是袁焕无法接受的。就算有景兴帝的旨意,也不能让他轻易放下岭南卫。这些年,他为岭南卫做了多少努力,朝廷可知道?岭南卫富得流油,不是朝廷的功劳,而是他袁焕的谋划!

  他就是知道兵者利器,知道士兵保家卫国,若有战事生,分分钟都会没命,他能为岭南卫士兵做的,就是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他爱兵如子,要他不明不白地jiāo出岭南卫,如何能行?

  “还能怎么看?如今西燕虽退,但是西宁道动乱未平。本官要处理西宁道政事,分身乏术,自不能进京。如果内侍等得,就让他们继续等下去吧。”

  沈则敬笑笑说道,眼睛微眯,语气却是决然。在骑着碧云骢出现的那一刻,沈则敬就已经想好了,不管京兆来了什么旨意,他都不打算照做。

  沈则敬一想到文镇死去的那些府兵,一想到对抗三十万西燕敌军的艰难,一想到第二子沈余宏的身亡,对大永朝廷就有一种深深的失望和怨怼。

  抗旨不遵,当真正到来的那一刻,似乎也不那么艰难。

  沈则思也在一旁点点头,说道:“公祭刚刚过,西宁卫新兵刚入。西宁卫如今也离不得人,本将和彭瑾也不能前往了。”

  沈则思一点也不担心,兵部来的那些士兵会对沈家怎么样。兵部才派了三百余人护送内侍和圣旨,安西都护府和西宁卫有二十万兵马,他根本无惧。

  有了兵力,才能有倚仗。沈家背后有这二十万兵力,才有抗旨不遵的底气。

  袁焕也如是,如果他没有十二万岭南卫士兵作后盾,怎么会想那么多?

  听了沈则敬和沈则思的话语,袁焕思虑片刻,也这样说道:“说得也是,岭南卫已经返回驻扎地,本将也该回岭南卫清点伤亡,发放抚恤金了。”

  袁焕这么说,十分恰当。只是,他早已经吩咐岭南卫副将军做了这些工作,哪里用他亲自回去?

  沈则敬知道这是袁焕找的名目,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沈华善和沈家的兵器司,还在岭南道。若是战事起,必须联合西宁道和岭南道,沈家的损失才能降至最小。如今袁焕所选择的,正和沈则敬期望相同,最好不过了。

  在昆州府衙这个议事厅内,沈则敬和袁焕作出了一致的选择,也定下了联合的基调,随后局势的发展,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袁焕既已作出了选择,便匆匆返回了岭南道,所经行的,还是沈家开辟的那条商路。

  袁焕临行之前,是对宣旨内侍这样说的:“本将军返回岭南卫jiāo代兵事,届时在岭南道等待诸位。”

  从西宁道返回京兆,必须经过岭南道,袁焕提前回去,内侍和兵部的官员也不觉得有什么。

  袁焕离开西宁道之后,宣旨内侍和兵部官员还是留在西宁道,等待沈则敬和沈则思收拾行什,一起启程。

  在内侍和兵部官员的眼中,沈则敬非常忙碌,西宁道官员每天汇报的政事都不断;至于沈则思,内侍只在宣旨那天见到过他,后来就听说他去了西宁卫驻扎地。

  至于旨意中也提到的彭瑾,内侍和兵部的官员们,更是见都没见过!

  在内侍和兵部官员逗留的两天里,沈家和昆州府衙的接待十分周到,他们倒有些感慨时日过得太快。

  沈则远带着这些人,去品尝了均安楼的美食,又去了昆州的山野闲局,最后还带着他们去了昆州最著名的药材和云雾茶。内侍和兵部的官员少不得赞叹几句昆州物华丰盛得天独厚云云。

  到了原本应该启程的第三天,沈则敬一脸歉意地说道:“真是抱歉,南州似乎有bào动。百姓正为在文镇中死去的亲人鸣冤,本官须立即出发去南州。诸位不若再稍等一两天?”

  沈则敬说道,南州有动乱,他扔下这一个乱摊子上京,若是西宁道局势有什么变化,那就不美了。

  差个一两天,只须到时候快马加鞭,倒也能赶得上的。这两天沈家接待太热qíng了,内侍和兵部的官员不好意思太拂沈家的qíng,便点了点头。

  就这样,沈则敬去了南州,出发去京兆的日子就推迟了。随后,桂州、倚邦两地又先后有事,沈则敬还是不能离开昆州。

  就连沈则思和彭瑾,都在说要带着西宁卫士兵cao练,还要时不时带兵肃边,忙得很,只让小兵前来向内侍们说声对不起。

52书库推荐浏览: 平仄客 女强文 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