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缠_十世【完结+番外】(14)

阅读记录

  「皇叔放心,那些规矩朕早就记熟了。」

  「陛下天资聪慧,过目不忘,自然是没问题的。」

  「嘿嘿,皇叔过奖过奖。」

  白清瞳站在他们身後,听著小皇帝和迦罗遥对话,觉得这小皇帝还真是罗嗦,怎麽也看不出什麽皇帝天威,倒像个还没断奶的小屁孩。

  小皇帝和迦罗遥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话,也没啥重点。白清瞳一身侍卫打扮,和高虎等人站在一旁,他也没看出来。

  小皇帝直在这里耗了大半个时辰,甚至要留下用晚膳。白清瞳腿都站直了,好在迦罗遥婉拒了皇帝,让他回去好好休息,明日早上祭典,这才不舍怏怏地走了。

  晚膳极为简便清淡。祭典之前不能吃ròu,还要焚香沐浴什麽的,白清瞳也不懂,只跟著迦罗遥吃素,嘴巴里觉得有些无味。

  迦罗遥安慰道:「这几天在谷里不能食ròu,你就忍著点吧,回去再补。」

  「你也太小瞧我了。吃素有益身体健康,还能补充维生素,健康食品啊。」

  迦罗遥奇道:「维生素是什麽?」

  「是……」白清瞳突然哑口无言。

  维生素是什麽?啊啊,是什麽来著?

  白清瞳抓耳挠腮地想了半晌,竟想不起自己怎麽会冒出这麽个词汇来,不禁也有些莫名。

  迦罗遥见他那样子,也不以为意,执筷敲了敲他的碗,笑道:「想不起就算了,赶紧用膳,晚上还要早点休息呢。」

  「哦。」

  白清瞳应声闷头吃饭,心里却还在琢磨自己刚才说的话。

  这维生素究竟是啥玩意?为什麽就是想不起了呢?

  唉唉,算了,总之是好东西,一定要好好补充才是。

  晚上白清瞳睡在偏殿,并未与高虎等同行侍卫一起住在下人房。

  骑了一天的马,他也甚是疲惫,大腿内侧的肌肤也被磨得生疼,因此上chuáng就睡著了。谁知还没睡够,刚过卯时就被子墨从chuáng上拽了起来。

  「这麽早……」他揉著眼睛有些没醒过盹来。外面天还黑压压的,看著就困。

  「不早了,王爷比您早起了一个时辰,已经沐浴更衣过了。大典吉时举行,没多少时间了,公子你快起来。」

  白清瞳忙从chuáng上跳下来,用温水洗了脸,由子墨服侍著穿戴好侍卫的行头,匆匆赶出了门外。

  迦罗遥早已安排好让他一切都跟著高虎。高虎自然不敢怠慢,让他贴身服侍王爷。

  也亏得迦罗遥身体不便,坐行都需要轮椅,身边必须有两个人跟著,所以白清瞳得以与子荷一起跟在迦罗遥的身後,近距离参与了祭军的全过程。

  祭军的前奏给白清瞳的印象是无聊、冗长、折磨人。

  那些繁文缛节和繁琐的礼仪祭告让白清瞳忍受得快发疯。而且看著迦罗遥反复从轮椅上下来随著皇上及一gān大臣在这天寒地冻的天气里拜天拜地,就觉得莫名心疼。

  如果迦罗遥是个正常人他倒不会如此,毕竟大家都是这麽做的,皇帝也不例外。只是迦罗遥身形单薄,体有残疾,行动不便,从轮椅上上下下委实辛苦,稍微有点同qíng心的人都会不忍。

  不过白清瞳也没办法,只能秉著一位合格侍卫的jīng神服侍在侧。但是让他奇怪的是,迦罗遥的双腿今日好像有些奇怪。在厚重肃穆的礼服下,他的腿上似乎绑著又或穿著什麽,硬邦邦的极重,每次扶他下轮椅都能感觉到,双腿也不似往日那般疲软无力。

  他很快就知道了原因是什麽。

  祭军的前半部分确实枯燥无聊,如其它祭祀一般沈闷肃穆。但是後半段却是完完全全的军事洗礼,其气势之宏大,让白清瞳震撼心扉。

  第七章

  举行完拜天仪式,正式的祭军开始。四万步兵和一万骑兵,整齐肃穆地立於山谷之中。那高昂的神态,端正的身姿,威风凛凛的气势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军队的力量。

  国家之所以qiáng权,之所以是不可撼动的统治权力,便是因为他们握有绝对的军事力量。

  而军人绝对服从的本质,保家卫国的气魄,和不畏一切的jīng神,正是支撑一个庞大国家坚持下去的最qiáng而有力的武器。

  这是一个冷兵器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军人的力量就是最qiáng的。

  当白清瞳推著迦罗遥走上祭坛,看著下面黑压压的人头,看著那些肃穆、崇拜、无畏、坚定的眼神,他竟觉得双腿有些发软。

  不是吓的,而是兴奋的,或者是激动的。非~凡

  一种莫名的澎湃的qíng绪在白清瞳心里翻涌。

  他qiáng压下这种激动,与子荷一起准备送迦罗遥上祭坛。

  刚才皇上身边的大宫侍已经唱告了皇上的祭词,接下去应该由皇上对众军讲讲话,无非是鼓励赞扬之类的话语。只是皇上年纪小,尚未亲政,他也甚有自知之明,怕自己压不住这些冲锋陷阵的勇士将领,只说了两句,便让给了迦罗遥。

  迦罗遥在军中有著无法比拟的威望,又是摄政王,由他来最後致辞,对将士们是极大的鼓舞。而对於迦罗遥来说,这样的祭军并非第一次参加,而且这些将士们年後便会立即开拔赶赴边关,因此也极为慎重。

  白清瞳推著迦罗遥上了祭坛,正要往香案那边走,忽然见他摆摆手,示意自己停住。

  祭坛前方飞扬的巨大军旗正好遮住了他们,下面将士们和侧方的皇帝大臣等被视线所阻,也看不清这个祭坛的角落。

  子荷上前一步,弯腰跪到迦罗遥身前,将从祭典开始就一直捧在怀里的不知做什麽用的长方形木盒放到地上打开。

  白清瞳吃惊地看见里面竟放著一套钢铁所制的条形器具,好像钢管一样,却比较粗厚,双条拧在一起,可以自由伸缩。

  子荷恭敬地撩开迦罗遥的下袍,原来他两条腿上竟套著坚固的铁制腿套,难怪比平时沈重。子荷将木盒里的器具拿出来,不知怎麽弄的,竟严丝合fèng地拧在了迦罗遥那腿套上。然後一抽一拉,竟是一副拐杖模样的东西。

  只是这拐杖不是立在地上,而是与迦罗遥双腿上的腿套连在一起。这副拐杖做得极为jīng巧坚固,显是专门为他制作的。

  「好了,你们下去吧。」迦罗遥等子荷做好这一切,淡淡地道。

  白清瞳傻傻地站在轮椅後,子荷拉了他一把,拽著还没回过神的他退下祭坛,退到那些将士们中间。

  白清瞳隐隐知道那是做什麽用的,心脏忽然怦怦地快速跳了起来。非%凡

  他和那些将士们一起凝神静气,看著迦罗遥自己转动著轮椅来到香案前,然後那一幕,让他终生难忘。

  空旷萧寒的山谷里,冷风朔朔地从耳边刮过,硕大的齐国军旗被chuī得张扬如飞,将士们的衣袍也是飞袂飘扬,唯有坚毅的身形屹立不动。

  祭坛在凤鸣谷的正南边,有两丈高左右,但高台上的面积并不大,正中摆著香案,两侧立著大齐的军旗。

  迦罗遥并未完全行到香案前,而是在三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他的动作很慢,每一个动作,下面的将士们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他弯下腰,先是左腿,再是右腿。

  他慢慢将自己残废的双腿搬到地上,然後撑住轮椅两侧,身体前倾,猛然间双手用力,站了起来。

  那一瞬间,高台下的白清瞳觉得自己的心脏彷佛被什麽东西重重击中了一般,呼吸顿停,瞳孔张大。

  他一眨不眨地紧紧盯著祭坛上那削瘦却挺拔的身躯,看著他衣袂翻扬,彷佛不胜寒风的chuī袭而抖动不停,但他的身姿却仍稳稳地站在那里,坚如盘石。

  迦罗遥利用站立起的一瞬,迅速拉起连在腿上的拐杖夹到腋下,立稳身躯。然後他抬起头,缓缓俯视了一圈祭坛下的将士们。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空旷宽广的广场,数万士兵,数百大臣,没有一个人出声。整个凤鸣谷,寂静得只剩下朔朔风声。

  迦罗遥神qíng坚定,眼神没有一丝一毫变化。他极慢极慢地夹著拐杖,移动左腿,在腿套和拐杖的双重作用下,缓缓抬起,重重落下,迈出一步。

  然後,是右腿,又是一步。

  从轮椅停住的地方到香案前,只有三步路的距离。但对迦罗遥来说,这三步却极为艰难漫长。

  当他终於走到香案前时,汗水已经沿著他後颈的发根落了下来,可是他仍然淡定地站在那里,抬起头,注视著广场上的数万子弟兵。

  他松开右手固定在腿上的拐杖,举起案前的酒杯,望著面前的将士们,缓缓扬声道:

  「我大齐国的将士们,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我大齐国的珍宝,是我大齐国的栋梁。

  「因为有你们,我们的国家才能固若金汤;因为有你们,我们的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你们为国家、为百姓付出的每一滴血和汗,大齐国都会铭记在心。

  「我代表陛下,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的忠诚和勇敢!感谢你们的牺牲和奉献!谨以这杯酒,代表我所有的心意,敬献给大家!」

  长袖一挥,酒如长虹,飞洒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长弧,洒落在祭坛之下。

  一瞬间,风止云歇,偌大的广场,连马的嘶鸣声都忽然停止。

  很多人在这一刻,都忘记了呼吸。他们静静地凝视著高台上的这个男人。

  这个男人出身皇族,在荣华富贵中长大,可是却身有残疾,连普通人都不如,短短三步路要走半炷香时间。

  可也正是这个男人,却是大齐国最qiáng大的人!是高高在上的摄政王,是所有军人心目中的军神。

  他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多次解救大齐国於危难。只要有这个男人在,大齐国就能屹立不倒!百战百胜!

  时间彷佛过了很久,又彷佛只过了一瞬。

  忽然有人高呼:「摄政王千岁!圣威大将军千岁!」

  接著是一呼百应,广场上无数人同声呼喊:「摄政王千岁!圣威大将军千岁!」

  连绵起伏的呼唤很快溶在一起,彷佛一个人的声音,绵绵不绝,在空旷的山谷里不断回dàng。

  白清瞳立於祭坛之下,注视著那高高在上,巍峨如神的男人,只觉胸口炙热如火,呼吸都彷佛带著无法湮灭的高温,整个人都在燃烧。

  他双目晶亮如星,大口大口地呼吸,紧紧按著自己的胸膛。

  他现在满心满胸,整个身躯和灵魂,都在回dàng著一个名字:迦罗遥!

  祭军很成功。

  以迦罗遥的威望,那些繁复罗嗦的礼节就像老太婆的裹脚布,只是个过场。真正激起将士们气势的,是迦罗遥这个人。这一点即使是小皇帝,也不得不靠边站。

  不过小皇帝对自己的皇叔在军中的威信与声望并不嫉妒,反而发自内心地感到崇拜。这种崇拜与白清瞳在祭典那一刻感受到的激qíng程度差不多,不过xing质却大不相同。

52书库推荐浏览: 十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