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姬妖且闲_袖唐【完结+番外】(251)

阅读记录

  ①光禄勋,九卿之一。由郎中令演化而来,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但是实际的权力不止于此。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这里,同时这里又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下属官员:光禄大夫、太中大夫等等。

  后续之咸池劫11

  顾翛喝了口水,淡淡道,“丞相多礼了,家母隐居,是不希望我重蹈覆辙,至于安国亲王,丞相大可不必再提了,今日见丞相,也是常听闻家母提起您,晚辈心中仰慕而已。”

  他这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因着顾翛是顾连州的儿子,荀句对他本就无轻视之心,眼下不由得又重新估量一下。

  顾翛的xing子与顾连州很是不同,至少就不似顾连州的沉默寡言,这让荀句认清一些现实,纵然顾翛是顾连州的血脉,纵然顾翛也聪慧无比,却终究不会顾连州的翻版。

  “公子谬赞了,在下比起令尊实在不值一提。”荀句叹息,每个名士都有些傲骨,一般不会轻易承认谁才华在自己之上,荀句自然也是有些傲气的,但他对顾连州从来都是心服口服,无论是才qíng还是权谋。

  这一点,顾翛也是如此认为,他也不再与荀句继续虚伪的客气,而且荀句此人是真jīng明,与他言多,难免会让他猜疑父亲还活着,便起身道,“晚辈今次前来是为了给祖父贺寿,因着形容不整,便在此稍作整理,晚辈拜见祖父心切,yù此刻便前往国公府,不知丞相大人……”荀句道,“公子若是不嫌弃,在下愿与公子同行。”

  顾翛微微一笑,“荣幸之至。”

  他说着,转身到屏风后,飞快的将自己的头发在身后用帛带绑起,将衣物整理整齐。

  荀句有些出神,当年,少师便是这样,从来都是自己穿衣梳发,直到有了云姬之后,才将这些jiāo给云姬,这在他看来,实在不可思议,一个贵公子总是独来独往,也不喜近女姬,如今他却是能明白一二了,如若找不到心灵相通的那个女子,即便阅尽天下美姬又能如何?

  “丞相?”顾翛看着怔怔出神的荀句,出言唤道。

  荀句回过神来,连忙起身道,“在下失礼了。”

  “丞相请”顾翛笑着伸手请荀句先走。

  顾翛谦逊有礼,言语虽然不少,但很少说什么实质xing的内容,基本全是客套话,这点倒是与顾连州有几分相像。

  荀句微微摇头,他自见了顾翛之后,便一直从少年身上去找顾连州的影子,但是逝去的人终归是逝去了,纵然他觉得是天大的遗憾,也没有转圜的余地。

  两人一同下楼,荀句在前,顾翛在后,一袭玄色宽袖华服,墨发微拢,翠羽眉,面上无甚表qíng,其静,若松生空谷,仿佛察觉大堂中的灼灼目光,微微蹙眉,抬眸扫了一眼,那一瞥犹如月she寒江,令不一众人呆怔当场。

  顾翛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面,始终跟在荀句右手身后半步的地方,若无其事的走了出去。

  出了客栈,荀句招来马车,待到两人登上马车之后,大堂中立时炸开锅,无论少年是不是顾连州之子,那绝代的风姿定然绝不在顾连州之下,当下,众人激动的奔走相告,甚至更有在场目睹顾翛姿容的士子为他写下诗篇。

  这也不怨他们激动,因为自打天下统一以来,因着当今皇上的喜好,浮华气越发的浓,尚京城那些美少年更是错误的理解了顾风华的雍容华贵,无不华服傅粉,喜爱打扮,有时装扮的时间更要胜于妇人,而顾翛却不需那些庸俗的东西衬托,也没有丝毫女气,这便宛如一股清泉忽然冲刷了人们心中的腻味,顿时神清气慡。

  “真想让那些尚京的美少年们看一看这位公子,让他们也明白明白,何谓俊美无双”有人叹道。

  这人方才叹罢,只见一名苍色宽袖大袍的少年,领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娃娃,出现在了门口。

  苍色衣袍的少年,肤白如玉,在阳光下流光婉转,莹莹剔透,jīng致绝伦的五官组合起来虽比方才的玄衣少年少了几分气势,却也是世所罕见的俊美,且那通身的儒雅之气,令人觉得甚是舒适。

  而他手中牵着的小娃娃,一身葱绿色的小褂,头上揪着两个小髻,胸口挂着一枚通透的白玉,包子似的白嫩小脸上一双水汪汪的大眼咕噜噜的转,显得分外灵动,粉雕玉琢的小模样,真是爱煞人了。

  少年见众人灼灼的目光,顿时窘迫起来,一张白净的俊脸涨得通红,站在门口一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倒是小娃娃有主意的很,咧着嘴冲大堂中呆呆的人笑得可爱无比,然后拉着少年便向柜台走去。

  掌柜的在柜台处,瞠目结舌的看了一会儿,目光落在小娃娃脖颈间的玉佩上,顿时将七魂六魄全收了回来,连忙迎上前去,面上的表qíng一时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两个小祖宗哟”

  他做政阳福缘客栈掌柜有些年头了,自然是知道主子家有个六岁的小魔王,小小年纪动不动就离家出去,所以主子便在他的脖子上挂了一块容易认得玉佩,哪个客栈寻着小家伙,统统有赏,赏金丰厚,无不让掌柜们望眼yù穿,可是这一个小魔鬼就很难伺候了,他居然还把家主最宠的二公子给拐了出来。

  “掌柜,我要去城中逛逛。”顾玉奶声奶气,却学着大人的口气,令人忍俊不禁。

  大堂中有人见顾玉实在可爱至极,忍不住便想逗一逗,出言问道,“小娃儿,不如与我去逛逛如何?”

  掌柜的太知道顾玉魔王程度了,生怕他惹出点什么事儿,也不等顾玉答话,连忙道,“诸君,这是家主之子,在下陪小主子出去逛逛,诸君尽兴”

  这时,有些人也发现了顾然与顾玉长得与方才那名玄袍少年极为相类,不禁心道,难道之前猜错了?方才的少年并非是顾连州的儿子?

  福缘客栈是沈氏的产业,沈氏的家主沈汴今岁已经四十,有个十八九岁的儿子也不足为奇,且传说沈汴确实是有三个儿子的,只是众人好奇沈汴得长成何等俊美,才能生出这样三个孩子?

  顾然现在也后悔自己怎么就被弟弟撺掇着跟着出来了,小家伙小小年纪就知道抓人弱点,明知道顾然满心满嘴的礼教,便以此说服,三十六计被他用的炉火纯青。

  白苏那个悔啊,不应该这么早给这孩子讲三十六计的故事。

  “掌柜的,敢问,可曾见过我大兄,可知晓他的去向?”顾然问道。

  顾玉听剑客向母亲禀报,顾翛已经先行到达政阳,便死活拉着顾然一起跑来找他,但小家伙到了政阳,显然早就将此事抛诸脑后,或者原本就是借口,可顾然却当真了。

  后续之咸池劫12

  掌柜刚刚领着两人走出大门,左右忽然闪出四五条黑影,悄无声息的将三人掳走,大街人的人还道是自己眼花了,方才明明见着连个如玉雕琢的人和福缘客栈的掌柜站在一起,可一转眼,却连个人影也没有。

  顾翛还是第一次见自己的祖父,他对自己的祖父所知,全都是来自言官的记载,镇国公是雍国的开国功臣,骁勇善战,义胆忠肝等等。

  顾汾早年征战沙场,与妻子聚少离多,所以近四十岁才得了顾连州一子,顾连州自幼聪慧,深得顾汾疼爱,瞿氏年已三十,却依旧美貌贤淑,因此在雍帝赐婚前,纵然夫妻关系不算太好,但一家也十分和睦。

  正因如此,雍帝一纸赐婚,瞿氏才不甘屈就。

  瞿氏自裁多半也是为了顾连州,因为她一死,即便公主嫁过来也只能是填房,她的孩儿依旧是顾氏的嫡子,这一点比她的生命更加重要如果让顾连州一辈子背着一个庶子的身份过活,瞿氏不甘心,哪一个母亲都不会甘心,所以她选择留给儿子一个堂堂正正的身份。

  为此,顾连州心中恨极了雍帝,也恨极了父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明白有些事qíng是身不由己,顾汾一肩担负整个顾氏的荣耀,担负着整个顾氏儿郎的前程,他如何能够弃之于不顾。

  可之后,顾汾又bī顾连州娶孝节公主,又让刚刚缓和的父子关系僵化。

  顾翛也略略知道父亲和祖父之间的嫌隙,但父子之间又哪里真的能够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

  马车在镇国公府门前停下,还有三日才到顾汾的大寿,但门前已有不少道贺之人。

  今日荀句的出现本就合了顾翛的心意,所以才会主动见他,顾翛与荀句商量一下,便让这位丞相去与门房打了声招呼,马车直接从侧门驶了进去。

  顾翛站在主厅外时,全府上下竟然无一人知晓。

  厅前的侍婢呆愣愣的看着顾翛,还是一名小厮先反应过来,上前询问,“公子是?”

  “烦请通报镇国公,便说……我父已过世十七年,我今路经此地,知道国公大寿,特代父亲前来贺寿。”顾翛道。

  小厮楞了一下,旋即转身跑开。

  不出片刻,厅中疾步走出一名白须白发的老者,看上去老态龙钟,竟觉得有九十余岁。

  顾翛微感诧异,镇国公早年是沙场猛将,正常qíng况下习武之人体魄极好,比一般人不易老。的确,早些年镇国公六十余岁时,看起来像个中年男子,以至于后来白苏知道他真实年纪的时候,也吃了一大惊。

  但顾翛转而就想到,祖父得知父亲死讯时,扶棺泣血,想来,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让他伤心yù绝吧。

  镇国公看着树荫下,一袭玄色衣袍的俊美少年,满脸的不可置信,顾翛的长相与顾连州有五六分相像,几乎不用询问,他便能猜到。

  “你,你是?”他步履蹒跚,在炽烈的阳光下双目炯炯的盯着顾翛,声音颤抖。

  顾翛也不多解释,只唤了声,“祖父。”

  “啊。”镇国公低呼一声,急急走到顾翛面前,抓住他的手,上上下下打量几遍,颤声道,“是我儿之子,是我儿之子”

  说着,竟是老泪纵横,激动欢喜的几乎疯癫,顾翛终于知道为什么他母亲之前jiāo代他先行来政阳,若是祖父一下子就见到了父亲,恐怕能欢喜的背过气去,还是由他先过来缓冲缓冲,以免到时候弄巧成拙。

  “祖父,正是孙儿。”顾翛握住镇国公枯瘦的手道。

  许多人闻声赶来,见镇国公的疯癫之状,均是愕然,再见到顾翛,也隐约明白了原由。

  镇国公拉着顾翛,抹着满面泪水,冲众人道,“这是我儿连州之子我儿好歹留下了血脉,老天有眼啊”

  大家心中虽然都隐隐猜测到,但闻真是如此,也都难掩震惊之色,震惊过后,又连忙上来道喜。

  顾翛面对众人打量的目光,举止得体,风姿翩然,丝毫不怯,他知道这些人一旦知道他的身份,第一反应便是拿他与父亲比较,因着父亲在他心中是一座大山,可以依靠,但也很难超越,此时此刻他想起了母亲常常与他说的话:阿翛,无论何时何地,你要记得,你就是你自己,无论世人用何样的眼光看你,你只需做自己便好。

52书库推荐浏览: 袖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