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边军一小兵_老白牛【完结】(633)

阅读记录

  而最近,各说书先生,戏曲班子,紧急任务,便是痛骂jian臣与jian商,从各方面抺黑他们,其实也不用抺黑,qíng报司随便漏点消息,再加上亲身经历,足以让听众们义愤填膺了。

  延庆州这个地方,旧式文人士绅,商人,官员较多,很多外来富户等,也喜欢移民到怀来城或延庆城,保安卫城等地,在别的地方,总有感觉与那些新军户格格不入。

  不过就算在延庆州,在茶馆之中听着说书,便是有些人心中不以为然,也不敢对书中内容过多质疑,眼下东路越发凝聚为一个整体,他们只有一个选择,要不融合,要不被排斥。

  再说内容也实在jīng彩,虽然心中矛盾,还是忍不住想听,便如后世许多观众读者,一边痛骂作者或导演,一边忍不住追看一样,实在是相同的心理。

  与东路余堡一样,延庆州内同样庙宇众多,城隍庙附近的满福楼茶馆,可谓在延庆州内大大有名。

  此时大堂之上,说书先生摆着台子,惊尺拍得啪啪作响,正在大侃特侃大将军只身斗群jian,他说得口沬横飞,下面与二、三楼听众,也是听得眉飞色舞。

  门帷一掀,夹着一股寒意,走进来了几个年轻人,看这些年轻人,个个戴着幞头,身穿圆领窄袖衣衫,腰间佩着利剑,英气勃勃,不免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

  眼下东路能随身携带兵器的,也只有军人与学生,余者人等,便有持剑证与持铳证,也必须武器放归家中。

  军人不说,在东路,学生地位也是很高的,又或许,他们是延庆冠山书院的学生,不过眼下他们书院着宽袍缓衫的学子越少,个个皆以佩剑为荣,与许多新屯堡的学子一样。

  这时书院的教学还是宽严相济,劳逸结合的,一般一年有四个月的休假期,每月中,还会规定哪几个日子放假,东路各学堂,还在尝试暑假与寒假,一些书院,已经在跟风。

  可能今天他们放假吧。

  看着这些学子,便是在场多为有闲阶层,不用大冷天出去务工找活,很多人还是心下羡慕,眼下东路读书,不收学费不说,每月还会发下月例零用,虽然这种月例,也要通过各种活动获得,不过相比以往,真是太舒坦了。

  为首学子,是个神采飞扬的年轻人,年约十七、八岁,他身后一个年轻人,差不多相同年纪,脸微圆,相貌依稀与财政司大使钟荣有几分相似,他们找了一个桌子坐下,茶博士泡了茶。

  那说书先生,瞥了他们一眼,又继续声qíng并茂地评起书来,当众人听到言官卓不为等,被当场杖死时,场中人等,个个高声叫起好来,场中一片欢呼。

  “yù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说书先生拍了一下惊尺,让大将军只身斗群jian的故事告一段落,待众人活动的活动,兴奋议论的议论,一刻钟后,他又归台,讲了一个荤段子,夷妇哲哲逆袭小奴酋多铎,调节一下气氛。

  然后东路邸报送到,他面容一变,带着yín笑的脸容变得正气凛然,开始声qíng并茂地唱起报来。

  关于这个邸报,大明朝可谓数量版本众多,很多民间史料,一样参考当时的邸报,如谈迁写《国榷》,孙承泽写《chūn明梦余录》,谢肇洲在《五杂姐》也有记:“王元美先生藏书,二典之外,尚有三万余册,其它即墓铭朝报,积之如山。”

  说明明代邸报数量很大。

  终大明一朝,京师有无数的抄报人,每日从报房抄出各衙门的章奏,受众上自首辅、次辅、阁臣、大小九卿,下至县令及县令以下的典簿、吏目、释垂、训导,还有普通百姓等,还有官、民两分。

  不过因为雕版印刷费用问题,明代邸报主要还是手写形式,东路幕府,也有了类似的邸报,除了有心的官民,还有说书先生雇人,每日抄报,向听众人等吟唱。

  大明的邸报有点类似小册子,封面“邸报”二字白底黑字,记载官员调动,政府政策,可以公开的军qíng,灾qíng,新政等等qíng况,东路幕府,差不多如此,不过随着东路识字人群的提高,需求量的增大,办一份系统的邸报,近在眼前。

  东路邸报更为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一些,信息更为丰富,甚至有商人开始在上面做广告。

  待先生唱完报,茶馆更是众qíng鼎沸,有人言:“东路底蕴深厚,仓储甚多,定将那群jian商杀得血本无归。”

  有人道:“慈母巡视东路,大定人心。”

  有人道:“大将军很快班师回归,介时jian商们末日就到了。”

  那群学子,也是面现激动之色,在众人议论中,按剑离开了茶馆。

  一出茶馆,要命的北风一chuī,chuī得人脸色泛青,嘴唇透紫,不过一众少年皆是按剑昂然而行,出了城,来到洋河边上。

  此时河水两岸,很多地方已经结冰,看着河水,一少年才叹道:“桃源之境,吾辈又岂能安乐?”

  一少年道:“赵兄所言极是,jian邪四顾,吾辈又岂能独善其身?当以满腔热血,护卫乡梓家园!”

  一少年厉声道:“大将军一心为国,反为jian人所妒,天理何在?”

  那脸微圆,相貌与钟荣有几分相似的少年,便是他儿子钟鼎,年十七岁,为延庆冠山书院的廪膳生。

  他说道:“昨日慈母巡视书院,对我等言:妾身读书不多,但知道你等都是君子,大将军言,未来是年轻人的天下,便如卯时的朝阳,势不可挡,说得真好啊。”

  他叫道:“大将军一心为国,慈母怜爱百姓,为何,为何,上天如此不公?”

  说到这里,他神qíng激动,有些哽咽。

  众少年也皆是激动难言,一少年喊道:“难道我等空自悲切,就不能做些什么吗?”

  王斗与靖边军等,在京师曾遭受的委曲,他们一样感同身受,深为不忿,眼下jian臣jian商围攻东路,更是义愤填膺,深深愤怒。满腔的激昂与热血,总感觉自己要做些什么才合适。

  他们所有人,都看向那个英气bī人的年轻人,一个个叫道:“温兄!”

  “景和兄!”

  那年轻人静静看着河水,在酷寒的天气中,恍如没事人一般,他慢慢回过头来,目光冷峻。

  他缓缓说道:“崇祯九年时,我还是舜乡堡一孩童,大将军供我等读书。那时,大将军只是防守官,却竭尽全力,供给每个孩童口粮,人人吃饱,不用gān活,多年下来,我等皆要进入讲武堂,此恩此德,景和不敢或忘!”

  他说道:“昔年,符先生曾教导文丞相之礼,而今,吾等学堂再读大中国志,颂读诸志英雄,君子之道,武士之道,明白家与国的道理,眼下jian邪当道,吾辈,何惜此身?”

  呛啷一声龙吟,他拔出自己的佩剑,喝道:“吾誓以至诚,今创凌云社,当以吾之热血,誓死追随大将军,剑斩一切黑暗荆棘,还我中国以朗朗青天,再创太平盛世!”

  呛啷啷声不断,一个个少年,都拔出自己的佩剑,认真对着利剑、河水起誓:“……吾誓以至诚……当以吾之热血,誓死追随大将军,剑斩一切黑暗荆棘,还我中国以朗朗青天,再创太平盛世!”

  “还我中国以朗朗青天,再创太平盛世!”

  一众少年高声呐喊,他们个个心中火热,寒冷的冬日里,年轻人的热血,沸腾不休。

  ……

  不同的教育,国民气质,方向轨迹,慢慢都会发生改变。

  而十一月十六日,谢秀娘巡视回归后,幕府留守众人,幕府吏目厅文案主事冯大昌、财政司大使钟荣、练兵司大使林道符、民政司大使张贵、后勤司大使齐天良、qíng报司内务科主事刘本深,还有幕府一些重要人员,教化司诸人汇集大将军府。

  与jian商的商斗已经进入最关键的时刻,一些具体的事务,他们必须向新升任为侯夫人的谢秀娘禀报。

  第607章 血本无归(上)

  大将军府大堂上,谢秀娘静静坐着,看着各人说话,有时倾听,有时缓缓点头,经过多年休养,还有身上的命妇正装,头上金冠,让她透着一股淡淡的雍容之气。

  多听少说,语速放缓,这是这些年谢秀娘总结的与外人结jiāo经验,倒也给人一种温柔又沉静的感觉。

  王斗不在,王斗母亲让媳妇出面,作为王斗正妻,东路身份最尊贵之人,幕府各人,有向谢秀娘通禀事务的必要,这是此时的尊卑与礼仪。

  不过谢秀娘是个懂事的人,不会擅自参于幕府具体事务决策,她只是静静倾听,幕府各员,也一一礼貌地向谢秀娘汇报。

  面对王斗时还好,张贵,齐天良等人偶尔还会说笑几句,面对侯夫人,则个个规规矩矩,举止一板一眼。

  “……哼,民政司决意再次印刷一批粮票,缓解各城各堡票荒,也让那些囤购粮票的jian商,再次出血。”

  看着各人,张贵愤怒地说着,如钢针似的短须,根根戟张起来,面对谢秀娘时,连忙换上温和的神qíng。

  八大家的手段,虽然简单,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应付。

  他们便是早早之前,使用各种手段,囤积套购了大量的东路粮票。

  市场上粮票的减少,管理者不可能那么容易就察觉,而因为此时粮票的减少,票值反而越高,购买力越qiáng,军民欢迎,更是不以为意。

  而趁这个机会,jian商趁机用手头粮票,大力购买粮食,或是别的商货,导致市场货物缺乏,同时开始外部封锁,禁止外部商货流入,物价开始猛烈上涨,有时用粮票,都买不到,或是买到大大不如以往的商货,贬值了。

  信用这东西,想要维持艰难,想要破坏,却非常容易,人的心理,也是买涨不买跌。

  东路有些军民百姓,开始对这些粮票产生怀疑,有些人甚至恢复使用铜钱,而这时,各个jian商们,又开始用银子,或是其它手段,再从各军民百姓手中,换取了大量的粮票。

  此时民政司反应过来了,不怪他们反应慢,毕竟各大家皆是百年商事经营的大家族,底蕴无比的深厚,在商事斗争上,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东路的商人,如果没有军队武力支持,不一定斗得过他们。

  也幸好东路此时有一个稳定的体制,相对快速的反应,若是换成大明别处,可能管理者此时还茫茫然不知所措,就是死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联合财政司,民政司向市场抛出一批商货,略略稳定局面,不过很快的,大批商货,又被人使用大量粮票买走,物价又在猛烈上涨,军民对粮票更为怀疑,各jian商们,又使用各种手段,从军民手中,再次换取大量粮票。

52书库推荐浏览: 老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