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早朝仍与往常一样,萧韫曦审查南方实行新令的效果,派遣宗丰年为安抚使,去北地旱区进行安抚流民,监督渠堰,开仓放粮,又调派了闽州云州乃至殷州的十万石粮食支援。末了,萧韫曦捏着本奏折似笑非笑地道:“赵大人的折子,朕已经看过了。写得不错,‘是岁禹州弁州积数月gān旱,裂田数尺,饥民数万,千里无碧,百川竭涸,皆皇帝不德有以致之。’朕到不知何处有不德。”
萧韫曦这一段读来,朝中一片哗然。闻静思听到耳中,更是心头巨骇,眼前阵阵发白,胃里翻江倒海几yù呕吐。萧韫曦望向脸色苍白的闻静思,冕旒之后是一双担忧的眼眸。
赵明中施施然从众人中走了出来,微微躬身,对答道:“陛下,民间有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先皇还是太子之时就已有太子妃,陛下登基半年有余,不仅不曾立后纳妃,连选秀都下诏停止,这于祖制恐怕不妥。”
赵明中一话未完,朝臣中又有三人走出,同声请求皇帝立后。闻静思这才知道原委,慢慢松下口气来,只觉得背后湿冷一片,竟是出了一身冷汗。萧韫曦目光一一掠过四人,心中阵阵冷笑,面上却不露天机,朗声道:“说得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大人担当得起忠孝二字。只不知赵大人十七八个妻妾生的七八个女儿,哪个适合做皇后?李大人的侄女今年该出阁了,余大人的堂妹朕曾今见过,陈大人的小姨据说与方大人有婚约,不晓得她肯不肯一女二嫁?”
堂上骤然安静下来,众臣惊骇于萧韫曦高坐皇椅,却对朝臣了如指掌,平静的语气中分明有天雷阵阵。后三人默默地退回自己的位置,仅剩赵明中一人孤立堂上。
“臣不敢。”赵明中深深躬身,伏跪于地。“臣恳请陛下回复各地选秀,择取姿色端丽,德才兼备的女子以充后宫,延续我大燕皇室血脉。”
萧韫曦神色冷漠,隐在旒珠后的双眼是深深的嘲讽。“姿色端丽,德才兼备?朕要的不是倾国倾城,芝兰惠心的女子。朕要的是如高祖的慧慈皇后那般,心怀万民,胸有远志,能够在政事上辅佐朕,督促朕,甚至在朕决策失误时愿意批评指正的贤良之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担当得起朕的皇后,才有母仪天下的风采。赵大人闲来无事,倒是不妨替朕找找,哪家有这样的女子。”
闻静思不止一次见萧韫曦在朝堂上不留qíng面的训斥大臣,却是第一次见为了立后的事语出嘲讽,甚至有些刻薄,知道他定是被赵明中的纠缠不休惹得震怒。赵明中被这一番话驳得老脸羞红,呆立当场,“这……这……”了半天也说不出下文。双眼余光瞥见闻静思的身影,灵机一动,心想:“谁人不知闻相最得皇帝信赖,若能得到他的支持,事qíng或许有所转机”。当下道:“臣上书劝陛下立后,是为了江山社稷。闻相忠孝两全,想必也是支持老臣的。”
闻静思心里一叹,实在不愿与这事沾上一星半点关系。别人提起,顶多是拂了他的逆鳞,被斥责几句,要是自己提及,那才是真正的触了天雷,萧韫曦bào怒之下会做出什么事,他是想都不敢去想。因此,也只好恭敬地道:“立后选妃乃陛下私事,臣不敢多言。”
萧韫曦脸色稍晴,见赵明中仍不罢休,将手中折子一甩,冷冷道:“退朝!”
闻静思松了口气,尚未迈出殿门,木逢chūn便从后面追来。“闻相请留步,陛下相邀。”他只得点头应下。两人穿过太极殿,便见萧韫曦在长长的回廊前等候。萧韫曦见闻静思走近,盯着他细细看了半刻才道:“静思昨夜未眠?怎的这般憔悴?”
闻静思不料他看了出来,内里隐qíng又无法相告,只好谎称雷雨扰眠。萧韫曦不疑有他,开口劝道:“午膳过后,小歇片刻吧。”忽而话题一转,转回方才立后的事上。“静思怎么看赵明中这一手?”
闻静思直言道:“赵大人平日多有夸赞女儿,送女入宫的心思表露无遗。听陛下这么说,尚有内qíng?”
萧韫曦笑道:“静思果然心思敏锐,再猜,往反处猜。”
闻静思低头喃喃道:“赵大人送女儿入宫,反过来猜……”心中忽然雪亮,一个念头在脑中闪过,不禁“啊”的叫出来。“安王妃!”
萧韫曦抚掌大笑:“朕的闻相聪慧过人,果然担当得起皇后一职。”
闻静思晓得他开玩笑,也不十分在意,无奈道:“臣哪里能与慧慈皇后相比。”
萧韫曦笑意盈盈。“是不能比,慧慈皇后为高祖皇帝生了三男二女,静思却是一个都生不出的。”忽见闻静思眼中郁色涌涌,才惊觉玩笑开过了头,忙收起笑容道:“是朕胡说,静思莫往心里去。”却不知这一番话正触中闻静思的隐忧。
闻静思淡淡笑开,拨正话题道:“安王妃是赵大人的长女,为安王育有两位世子。若陛下无后,势必要从中择一入继大统。赵大人看似qiáng求陛下立后,其实是bī迫陛下尽快立储。”
萧韫曦点头道:“皇祖父子息凋零,朕只得明王与安王两位皇叔,先皇膝下也只有朕与先太子。明王体弱,多年不曾生育,难怪赵明中看重自家两个孙儿。”
闻静思看着萧韫曦的侧脸,心中百味陈杂,轻叹道:“陛下,自古皇权一脉相传……”忽而想到自己腹中正是皇帝血脉,对立储一事更应该避嫌,但是他从未打算将孕有龙子的事告诉萧韫曦,即便往后生下此子,也不愿他与皇帝相认。做为丞相,他有义务劝说皇帝立后诞下太子,只是话到了嘴边,不知如何开口。
“静思!”萧韫曦沉声道:“满朝文武皆可劝朕立后,唯独你不可。朕的龙chuáng只容得下你一人,容不下别人。”忽而语气一转,冷冽疏淡。“赵明中朕还不放在眼里,若真要立安王世子为储君,朕也有办法让他变得gāngān净净。”
闻静思心里一惊,萧韫曦眼中不加掩饰的yīn翳让他觉得陌生。相识二十年,本以为了解的深入骨髓,到头来发现不过是自己的一相qíng愿。自己行的是仁政,皇帝行的是权政,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千里之遥,又岂是二十年就可以消弭的距离。
萧韫曦见他面色不好,收敛了怒意,平静地道:“上个月静思有意行《节俭令》,中书省还未拟好详细措施么?”
闻静思回过神,掌心一片湿冷。听萧韫曦提起这个,如实答道:“今日就能拟好,明日我便与门下省诸位大人一同审议。”
萧韫曦淡淡地道:“朕减去一半用度,上行下效,递上来的不得少于此数。”
闻静思躬身领命:“臣记下了。”
萧韫曦笑道:“静思去忙吧,朕也要看看北边的塘报。午膳时,朕叫逢chūn传你。”
闻静思对萧韫曦爱传他陪膳颇有微词,不过皇帝一意孤行又乐此不彼,他也不好太过推脱,应了声“好”便告退去贤英殿。他走的晚,一路清静安宁。朝臣回衙的,上值的,去其他殿阁处理公事的,散了个一gān二净。等他走到贤英殿,长史元哲早已将各路文书分门别类,正中摆着的正是自己起意,萧韫曦首肯的新政《节俭令》。闻静思即刻坐下,翻开首页一篇篇看来。这《节俭令》并不单单将各级官员的月俸削减,大到除夕、元旦、上元、冬至的庆贺礼仪筵宴,小到官员每日的衣食住行都有规定。这份文书经中书省糙拟,闻静思初审,三易其稿,各项措施一次比一次掐得紧。幸亏他有皇帝支撑,威望又高,权衡各级官员利益后,这两指厚的文书终于能让他定下心来。他看了一个上午,对于节俭成效多方演算,才稍稍露出点笑意。木逢chūn安静地守在边上,闻静思全心投入时,没有人愿意去打扰他。木逢chūn站在门的yīn影里,悄悄地打量他。闻静思的容貌不算顶尖,眉目清俊,行止雍容闲雅,自有一份超群脱俗的气质凌驾于众人之上。他不笑的时候恬淡温和,偶尔露了笑容,便如满园青碧一点chūn色,令人心中暖意洋洋,舒服之极,木逢chūn忽然明白了缘何皇帝对他三千宠爱在一身。
闻静思左手翻着书册,右手三指捏着算筹,时而认真思索,时而低头演算,全然忘记了时辰。直到太官来供给堂馔,被酒ròu的香气勾起饿来,才猛地想起要去正德殿陪膳。木逢chūn见他从书册中回过神,笑笑着走近:“相爷,陛下有请。”
闻静思瞟了眼屋角的漏刻,惊道:“有罪有罪,我竟忘了这事。”
木逢chūn道:“陛下吩咐过千万不可打扰相爷,到堂馔时相爷自己会省的。”
闻静思心中羞惭,面上微红,连忙跟着木逢chūn走出贤英殿大门。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虽然昨夜一场大雨消了几分暑气,正午的帝京依然热气蒸腾。远处凌霄阁的荷花已经开了满塘,从长廊看去,碧涛卷霜雪,如诗如画。正德殿就在凌霄阁左侧,四周栽植了荼蘼,如今已经过了花期,仅留了一树青色的果实挂了满枝。
闻静思见一人远远的从正德殿走出来,待走近才发现是宗丰年。他心中似乎极其欢喜,满面笑意哼着小曲,见木逢chūn领着闻静思,哈哈一笑拱手为礼。“闻相。”
闻静思笑道:“宗大人好心qíng啊。”
宗丰年略略收了笑容道:“陛下重托,实乃万福。下官今日便启程前往北地,就不多叙了。”
两人又说了几句客套话,宗丰年便匆匆走了。其后到正德殿门前的一段路程,又接连碰到了监察御史谢长亭,大理寺丞魏玉英。两人俱是面有忧虑,说不到几句就告辞离去。闻静思隐隐猜出了皇帝的用意,心中实在为萧韫曦高兴,面上不禁带了微笑。刚踏入正德殿,萧韫曦便叫了传膳,又向闻静思招手道:“静思坐到朕的身边来。”
闻静思笑笑,恭恭敬敬地在左下首坐了。萧韫曦拿他没奈何,也不再qiáng求,笑道:“静思笑脸迎人,何事这般开心?”
闻静思实话道:“方才见谢、魏两位大人出去,便猜陛下要整肃贪官污吏,不知是也不是?”
“不错!”萧韫曦双眉微扬,缓缓道来:“朕算过一笔账,仅凭《节俭令》,内务府每年可省下一百二十万两白银,朝廷可以省下三百五十万两。然而这些若放在天灾面前,只是杯水车薪。因此,并不能只靠节俭,也要开源。”
闻静思听得感慨万分,长叹道:“陛下说得不错。臣记得永安三年,闽州太守被判贪污受贿,他府中查抄出来的多达一百九十万两现银,所贪之巨,天下震惊。”
52书库推荐浏览: 白眉煮酒 生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