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里的小娘子_荔箫【完结】(24)

阅读记录

  他说罢转身就要走,孟君淮赶紧拦他:“大哥大哥……”

  谨亲王皱眉看着他。

  “大哥您别急,我这儿有点紧要东西,您先看看再说。”

  孟君淮说着就给杨恩禄递眼色,杨恩禄当即进书房去取。谨亲王一见,就想索xing自己进去看,结果孟君淮又拦他:“大哥您别……”

  谨亲王直瞪他:“我进去坐坐行不行?”

  “这个……不行。”孟君淮自觉待客方式实在不太对,气虚地堆笑解释,“您弟妹在里头睡着呢,您进去不方便。”

  谢继清是谢玉引的亲兄长,谢玉引又是和衣而眠,隔着一道多宝架,看见了也就看见了。谨亲王进去看,可就真不合适了。

  谨亲王一时都气笑了:“你让王妃睡前院书房?你近来真是脑子不对劲吧你?”

  “没、没有……”孟君淮尴尬地解释,“就这一回。她昨晚到后半夜才睡,我让她在这儿补个觉。”

  “到后半夜才睡”……

  谨亲王木了一瞬后若有所思地打量起了这位六弟。

  有些话题虽然说来不太好,但顺着风刮到他耳朵里,他听见了也没辙。

  ——谨亲王很清楚,父皇赐婚的旨意刚下来的时候,恨不得全京城都在议论这位新郡王妃,“刚还俗”的事实放在这儿,其中自难免有人好奇以后这夫妻生活怎么过啊?

  现下他才知道,合着大家的担心都多余。

  啧,六弟你可以啊?

  到后半夜才睡。

  .

  是以三人便一道移步正厅落座,谢继清边向谨亲王禀事边琢磨,妹妹若天天这样“睡不好”也不行,得给她弄点补身的东西调养调养。女孩子家面子又薄,这事铁定不能他这当长兄的出面,回头让她嫂子走一趟好了。

  谨亲王则边听谢继清禀报边想,六弟比自己小八岁,这会儿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告诫他“要节制”估计也白搭。呵,倒正好他前几天出去打猎时猎得了几头鹿,那个大补的部位回头就送来给他吧!

  孟君淮在一旁边品茶边看二人的神色,见他们都状似沉吟,心道难不成自己想错了?事qíng其实比他想得严重?

  他想了想,便开口说了自己的想法:“大哥,千户大人查到的罪状基本够说明事qíng,加上秉笔太监先前的欺上瞒下也板上钉钉,我想直接写本折子呈给父皇禀明此事,大哥看如何?”

  谨亲王点头:“嗯,可以。”

  孟君淮:……?那你刚才神色那么凝重是在想什么?

  谨亲王抿了口茶,看向他:“你这便去写吧,一会儿我和你一道进宫,面呈父皇,免得那薛贵倚仗职务之便,再截了你的折子。”

  如此甚好。

  孟君淮本也想到了这一点,他想此番进了宫,就一定要等面见了父皇再走,只不过乾清宫觐见的人素来很多,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有谨亲王一道去就方便多了,父皇虽未立储,但这位长兄也已与储君无二,可随时参与议政,进乾清宫甚至不用专门禀奏。

  他就让人直接备了笔墨纸砚来,斟字酌句地写完始末,又就自己擅动锦衣卫“先斩后奏”的做法告了罪,通读一遍自觉没有疏漏之后,又jiāo给谨亲王过目。

  谨亲王也认真看了一遍,点头道:“写得挺好,这便进宫吧。还请这位千户大人同去,你直接带人查的,父皇若问起来,你最能说清楚。”

  谢继清抱拳:“是。”

  三人就不再耽搁,直奔紫禁城而去。入宫门时,守卫见两个皇子跟一个面生的锦衣卫一道来,还觉得有些稀奇。

  两刻工夫后,三人一并跪在了乾清宫中。

  大殿里,铜鹤的香炉从口中chuī出烟雾。弥漫开的烟雾让本就静谧的大殿显得更加肃穆,更在人与人间添了几许疏离感,教人没由来地觉得在这一方大殿里,只有一个人是高高在上的,旁人,不论是什么身份,都是臣民而已。

  皇帝执着手中刚读完的奏章站起身,在三人面前悠缓地踱了两个来回。

  孟君淮一直没敢抬头,终于,他听到奏本被丢在案上的声音——是轻轻的一声“啪”响,简单而短促,让人再极力分辨,也辨不出什么qíng绪。

  接着,踱步声停了。

  孟君淮在余光扫见君父转向他们的一瞬间,沁了一背的冷汗。

  ☆、第26章

  “你说倒钞司起火,秉笔太监薛贵擅自隐瞒不报。”皇帝的声音里没什么喜怒,一句话后他似乎沉吟了好一会儿,才又续上,“你老实告诉朕,这件事你知道多久了。”

  孟君淮骤然周身一冷,在脑中一片嗡鸣中惊觉,这话不论怎么答,都不对。

  他若说他也刚知道,安排锦衣卫去查的事便说不通;可若说早已知道了,那……便成了他也在欺君。

  眼下的qíng状却又让他并无时间多做考虑。

  “儿臣……”孟君淮qiáng静着气,“儿臣其实直到现在,也仍不知道。”

  皇帝目光微凝:“什么意思?”

  “年初一时,皇长兄告诉儿臣,他在府中看到倒钞司起火。因为儿臣的舅舅执掌户部,皇长兄怕儿臣的母族被问罪。”他尽量放缓了语速,听起来能更沉稳些,也能给自己多些许思量的空闲,“但那时,倒钞司中已戒了严,儿臣和皇长兄皆以为是父皇的意思,全没往秉笔太监身上想。又见父皇绝口不提,觉得是因过年,此事提了不吉利才暂且压住……”

  孟君淮语中一顿,想听听皇帝的反应,却未如愿等到。

  他只得继续撑住心神继续说下去:“儿臣也担心事qíng太大,便进宫知会了母妃。后来……那日遭了父皇杖责,儿臣自知有错,不敢再错下去。直至前几日母妃赐进儿臣府中的一宦官,无意中道出他为秉笔太监做事,儿臣觉出有异便审下去,才知他是帮秉笔太监盯着母妃的永宁宫。他又言及倒钞司起火的事也是秉笔太监在欺上瞒下,儿臣一时难辨虚实,就想着先请锦衣卫查一查,再将结果禀与父皇。”

  孟君淮说罢,只觉后背的衣衫都湿透了。他们这一gān皇子都没有实权,平日进宫问安,多是陪父皇喝茶下棋,父子间纵说不上多亲热,也还算轻松。

  现下忽地这般禀起政事,父皇一下子变得喜怒不形于色,他才蓦然感觉到了天威的震慑。

  而在这种震慑之下,自己正动的心眼都让他觉得十分气虚。

  殿中又静了会儿,皇帝吐了两个字:“杖责?”

  孟君淮心里一松,平静地应了一个字:“是。”

  这便是他动心眼的地方。他已然知道那并不是父皇的旨,只不过,眼下不如兜个圈子。

  又安寂了好一阵子之后,皇帝却没再说什么。没有直言那不是他下的旨,也没有为杖责的事安抚这个儿子。

  孟君淮只听到一句:“这事朕知道了,你先回去,朕会召户部的人来议。”

  然后皇帝又对长子添了句:“君涯留下。”

  “父……”孟君淮不安心地想再做解释,视线一抬,愣被谨亲王的目光噎回了话。

  谨亲王摇摇头,也示意他先回去。孟君淮只得施礼,与谢继清一同退出殿外。

  殿里,只剩了皇帝与长子二人。

  皇帝抬抬手,谨亲王站起身:“父皇,这事……”

  皇帝这才得以将方才腾起的怒意以冷笑散出:“一个阉官,也有胆子打朕的儿子了。”

  谨亲王屏息:“父皇息怒。”

  “别闹大了。你亲自带人去,该杀的杀了,其余的发配出去。”皇帝又恢复了没什么喜怒的口吻。

  “是,儿臣领旨。”谨亲王一揖,又道,“儿臣告退。”

  .

  正值晌午,外面阳光明媚。

  二月里本就逐渐转暖了,这时明晃晃的阳光更照得天地间都暖融融的。孟君淮策马回府一路未言,直至到了府门口,才轻笑了一声。

  吓得不轻,好在结果还不错。

  父皇对他挨杖责的事没有表态,他当时心里一紧,出宫的路上又想明白了些,心知父皇若那时明言自己不知道,便是让他们都清楚了秉笔太监在他眼皮底下做了这样的事,这是很丢人的。

  然后,在他正路过东四的时候,谨亲王身边的亲信追了上来,带了谨亲王的话给他:“我们爷请殿下您放心,明日一早,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职便会换人来做,余党也皆会从宫中拔出去。”

  这句话在孟君淮脑中过了许多遍,现在想来,让他仍有一种快意。

  他进了府门,立刻有宦官迎过来,边迎边禀说:“王妃半个时辰前醒的,和大小姐一同用了膳,现下正在书房等您。”

  “知道了。”孟君淮信口应了一句,直接往书房去。离得还有几步远时,里面的人迎了出来。

  或许是因为烈日当头照得他有点发蒙,他只觉心底的快意刹那间一烈,箭步上前就将她拉进了怀里!

  谢玉引被突如其来的怀抱一嚇,接着便想是不是事qíng办得不顺?秉笔太监逃了?还是皇上训斥他了?

  “殿……殿下?”她试探着唤了一声。

  孟君淮听得响声蓦地回过味来,一时尴尬,却又并不是很想放开。

  于是他应了一声“嗯”。

  “殿下的事qíng办妥了吗……”她问了一句,又立刻着补,“若没有也不要紧,殿下您静心等等。万事皆有因果皆有命,那些作恶的人,迟早要食苦果的……”

  “嗤。”他忍不住笑了一声,好像有点不耐烦,“你别说话。”

  “……”玉引就不敢说了。

  然后他又说:“还好有你。”

  玉引:“……?”所以她到底要不要再说点什么?

  .

  当晚,星辰灿烂,紫禁城中却仿佛被yīn云笼罩。

  几乎各宫都有宫人被押出来,在哭喊求饶声中被押走,没有人会告知他们要被押到什么地方。

  乾清宫旁,大太监魏玉林眯眼静看着西边,静静地听着那边的惨叫,直至扫见旁边的小宦官在擦冷汗,才挪回视线。

  他笑了一声:“吓着了?”

  小宦官就不敢擦冷汗了,但也没说出话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荔箫 古言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