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国朝廷本就是一群花甲老人当道,听闻此要求时,都纷纷摇头,怯了胆子,相比貌似博得丞相一职,他们倒更愿意在家安享晚年。黎烨见他们的怂样,不禁悲愤,难道我大黎就没有个可用之才吗?!
朝中大臣提不出可行意见,只能黎烨和韩凌两人抓破脑袋想法子,偏偏此时夏晓又提出想离开王宫,在城内开设私塾,黎烨盛怒,说她真会挑时间,在这危急档口,不是挑事吗?然夏晓却说:“趁陛下尚有权势,我还可利用,往后若被废了,那我这几年的辛苦岂不是白费了?还请陛下原谅。”黎烨对此竟无言以对,真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啊。
没法,黎烨只能顺着夏晓的意,毕竟很早以前,夏晓就把话挑明了,她对黎烨没有夫妻之爱,她做一切的目的只是为了达成理想,双方互利互惠。况且黎烨对黎画疼爱有佳,自然不会为难她的母亲,只是夏晓一走,黎画就将成为无母照看的孩子,对此,黎烨很是担心。反倒是夏晓特别看得开,她说:“画儿喜欢你和韩将军,让她和你们在一起,定不会感到寂寞,倘若有一日,你的王朝覆灭,而我的私塾渐有起色,到时,你们可带着画儿过来,大家一起生活,生活也可有个保障。”
闻言,黎烨不禁感激,夏晓选择在此时出去打拼,或许不单单只是为了成就理想,还是为大家留条后路,不至于有一天国家灭亡,一家人流离失所,无依无靠。
黎烨之前还打算把黎画推上储君之位,但时下局势危险,自己是否能守住江山都是个迷,更何况要行惊世骇俗之事,眼下唯有先镇压住起义,而后恢复国家经济,方才能讨论储君一事。
难得不理朝政的黎烨会日夜伏案,思索救国之道,他打算先从民心入手,唯有民心所向,才能聚集力量,成就伟业。可由于连年自然灾害和战争摧残,百姓早对朝廷失去了信心,现又国库亏空,难以采用惠民政策来笼络人心。黎烨想得脑仁发疼,可偏偏没人提些意见参考,他突然无比想念曾经与他据理力争的龙臻和韩凌,可惜一人已经战死,另一人此时正在战场上讨伐异党。
因失去人心,韩凌行军道路颇为艰难,曾经会有热心的百姓帮忙,而现在,百姓们见到军队,都会视如瘟神,眼中充满厌恶,因为正是他们的不作为和乱作为,才导致百姓生活困苦。韩凌心里觉得无辜和委屈,但却无人理解,未避免因此与百姓发生冲突,他们行军时特意避开了村落。一方面国家缩减军队预算,另一方面韩凌一行人走得都是曲折难走的小路,体力耗费过大,但又供给不足,整个队伍软绵绵的。韩凌心知如此并不是办法,只有放慢行进速度,增加休息次数,并沿途狩猎,以保证兵士们不会饿肚子,时刻保持充足的战斗力。
韩凌原想起义不过是百姓们因为一时激动而发起的松散组织,参战人员均是无章法的农民,故其实力定不足为惧,唯一令人担忧的,只是他们数量众多,难以一举平定,只能逐步攻克。可当韩凌切身投入战场时,他才意识到,事qíng远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百姓虽是上不了台面的兵力,但薛瑶却是一个出色的指挥,几场战打下来,竟是双方均有胜负,不分伯仲。
如此一连持续数月,军心躁动,他们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竟赢不了区区几个刁民,这说出去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他们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局面,究竟是为何?不都是因为百姓不缴纳赋税,让他们没有物资,只能自己上山狩猎,分散注意力并给对手得到喘息的机会。否则,他们至于会久攻不下一座成吗?!每每想到这里,他们就来气,他们拼死拼活想保国家稳定,百姓安康,可偏偏那些不识时务的刁民竟要和他们窝里反。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积压的怒火越来越甚,终于,有一天彻底地爆发了。
☆、89.黎清回朝
那日,他们走在街上,想买些食物充饥,来到一包子铺前,小贩竟以他们是朝廷的走狗为由,拒绝贩卖包子给他们。他们登时怒起,直接掀了小贩的包子铺,小贩也不是示弱的主,立马喊来百来个同伴,与他们大打出手。韩凌得知此事后,连忙赶来制止,但为时已晚,整个国家里都传出朝廷军队不杀叛贼,为抢包子,当街与包子铺小贩发生冲突,残害无辜的流言,黎国本就寥寥无几的信誉度,瞬间跌到了谷底。
这边,韩凌久战沙场,但却难以完全镇压起义;那边,黎烨在宫中苦思冥想,却寻不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见局势胶着,老臣们又无心朝政,竟在抓紧时间敛财,准备适时出逃,安享晚年。黎烨气急败坏,一怒之下,直接将这群老臣革职,他没理由花钱养着这窝废物。这些老臣自然不满如此决定,纷纷联名上书,要求黎烨收回成命,他们乃几代重臣,受多位君王器重,位高权重,怎能如此莫名其妙就被革职呢?
黎烨烦不胜烦,唰唰唰列出数条他们的不作为,他们登时炸开锅,七嘴八舌辩解,说黎烨是被人糊弄了,有人别有居心,想对他们不利。黎烨懒得和他们嗦,既然他们死皮赖脸不走,他gān脆就停了他们的俸禄,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会走。
没用的人摆平了,黎烨现在急需一批新鲜的活力,他曾选出一批年轻官员,并派他们到灾区赈灾,一方面是为救助百姓,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训练新官。现已过去几年,想必他们也有了些能耐,所以黎烨便将地方官员调往朝廷,并贴出告示,广纳贤才,不论你出生如何,不论你是男是女,只要你有一颗忠于大黎的心,并有杰出之才,那便是朝廷需要的人。
但由于朝廷的信誉危机,此次举措,并未得到良好反应,国家兴盛之时,百姓挤破脑袋想为官,然现在为官门槛降低,却又无人问津。黎烨心中焦躁,他本就不是耐心的主,也没立志成为一霸主,带领黎国取得更辉煌的成就,他就想安闲度日,不愁吃喝玩乐,每天轻松自在。可现在,他为了能保住大黎的基业,已经摒弃了他所有的娱乐活动,日子过得像个奴隶,可偏偏没半点回报,简直让人来气!
朝廷官职空缺,很多部门停止运作,就连宫中太监宫女也跑了大半,整个王宫一时间空dàng了许多。面对此qíng形,黎烨就不明白了,难道他们就这么没自信大黎能赢?难道他们就相信区区一窝民兵就能毁了大黎的百年基业?他们接二连三跑了算是怎么回事?难道要让他成一光杆司令?所幸刘宝齐始终对黎烨不离不弃,成天在黎烨旁边唠叨,并乐此不疲。原先黎烨还嫌烦,可事到如今,他竟觉得有些慰藉,若不是有刘宝齐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他恐怕早已在宫中郁闷而死。
至于祁青青和黎莹,在得知薛瑶造反,并势不可挡,韩凌几次败北后,心彻底慌了。祁青青观国家态势,觉得大黎气数已尽,不是因国家没有良才而是良才不愿为黎烨所用,黎烨无法取得民心,并统一百姓的力量。祁青青本想借黎烨来让自己飞上枝头变凤凰,可如今到了这般田地,是万没想到的。她见夏晓离开宫中,自谋出路,并且黎烨还帮忙打点好了一切,故也动了恻隐之心,盘算着该如何从黎烨手中捞一笔,为自己和黎莹的将来留个保证。当她苦思冥想时,老天开眼,给了她一个契机,那便是黎清在得知黎国的处境时,请求龙臻的长子龙珂能将黎莹接过来,祁青青身为黎莹的母亲,自然要跟着黎莹走。当龙珂像黎烨说明qíng况时,黎烨倒也平静,没有半分阻拦,只摆摆手说道:“你们去吧。”
宫中一片荒凉,黎烨也束手无策,只能指望韩凌能带来凯旋的消息,而他根本不敢向韩凌说明朝中qíng况,因为怕军心动摇。韩凌身处战场,不知朝中局势,一门心思全扑在了镇压起义一事上,他每天都要鼓舞将士,就怕长时间的僵持令他们失了斗志,成为一盘散沙。
大小战争持续,黎烨不断出台新的政策,却都收效甚微。chūn去秋来,转眼就过去了三年,黎国越打越穷,接连失去几座城池,而薛瑶带领民兵,从黎王手中夺走疆土,战绩辉煌,他一跃成为了民间英雄,个个追捧。薛瑶自知常年战乱,早晚会酿成大祸,即便他现在是民心所向,但已过去三年,人们的耐心和热qíng早已消耗殆尽,他现在需要稳定手中的权利。于是,他gān脆在祁阳称王,自封为景王,领土乃U河以西至龙城县,从此要与黎王分而治之。
黎烨见此qíng形,自然是火冒三丈,韩凌更是把薛瑶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但奈何他们心中来气,却又久攻不下,只能眼睁睁看着薛瑶占山为王。薛瑶称王,百姓大声叫好,这意味着他们独立了,再不用受黎国压迫。而薛瑶也甚有王者的自觉,称王第一日,便举国同庆,狂欢三天三夜,狂欢结束,他又堂而皇之的邀请韩凌来行宫,提出休战,还一本正经地说,现在正是本国发展之时,经不起战争折磨,再者,你国都打战多年,早已国库亏空,何不握手言和呢?毕竟大家本源相同啊。当时,韩凌气得差点一剑捅死他,但奈何薛瑶防守森严,未让韩凌得逞。
黎烨虽心有不甘,想与薛瑶一战到底,但转念又想,黎国一直战争不断,先有外扰,后有内乱,这几年为平定战乱,国家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早已近乎衰竭。纵观邶国和庸国,他们虽与黎国打战多年,但经过这三年,他们休养生息,国家经济得到复苏,且他们又一直觊觎黎国,黎烨若再与薛瑶纠缠不休,那必会给对方带来机会,最终导致黎国被吞并。左思右想下,黎烨决定与薛瑶达成休战协议,他需要时间来养jīng蓄锐,否则将会不堪一击。
黎烨和薛瑶休战,国家得到暂时稳定,黎烨鼓励耕种,推动贸易,促进国家经济命脉发展,又选用人才,提供发展新思路,为黎国带来了许久不见的生机。可好景不长,老旧的封建主义思想早在国内根深蒂固,初获政权的官僚在取得一定成绩后便开始了剥削,由此百姓怨声载道,黎烨当即下令禁止剥削奴役,并革除犯事官员的官职,但因涉案人员众多,他们gān脆联合起来,集体罢官,登时,朝廷瘫痪,政事无人处理,消息无人通传,黎烨成了一光杆司令。黎烨怒起,但偏偏没半点办法,心想唯有妥协,然韩凌怎忍得了让黎烨受这般委屈,便请命处理此事。黎烨原以为韩凌能有什么高明之法,断没料到竟会如此简单粗bào,韩凌直接带兵闯进涉事官员家中,抄了对方的家,后又将主犯人员收押大牢,威bī利诱,若对方仍旧执意,便斩首示众。先前还有人特有骨气,坚决不从,但经过几次,便再没有人敢以身试法,都乖乖回到官位,为民办事。期间有一事不的不提,韩凌在抄家时,从各个官员家中搜到的huáng金总共不下一千两,如此数目,于国家而言,简直是救命钱,韩凌将钱财通通收缴国库,以用于国家建设。
52书库推荐浏览: 樵音迷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