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西秦帝国_烟酒走江湖【完结】(128)

阅读记录

  确实,以往如果自己拿定了注意,那么无论是蒙山还是尉夫,都不会在原则上反对自己的意见,即便有,只要柏舟解释清楚,那么他们便会真正的接受。毕竟,他们和柏舟都代表着共同的利益,一个民族的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他们更多的,是在补充柏舟所没有考虑到的一些细节,或是在具体行动中,灵活变通。凡是柏舟所jiāo代的事qíng,他们都能一丝不苟地去完成。

  但是,毕竟无论是沃尔夫冈还是弗兰克、费恩,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自己都有所不同,他们不可能完全为西秦一方去考虑,他们要照顾到自己一方的得失。如果柏舟一直抱着尊重盟友的态度,希望找到各方都能妥协的方案,到最后,即便找得到这种“大家都好”的方案,那么西秦一族的利益,也无可避免地要受到损失。

  这不是说西秦族的利益要远高于盟友,毕竟,他们来参与这场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战争,让他们一点儿利益都不获得,也是不可能的,没有人会这么大公无私,哪怕是盟友,可兄弟之间,有些事qíng还要算个清楚,更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名义上的盟军?

  而且现实是,这场战争只有一块蛋糕,它只属于胜利者。柏舟和联军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夺取这块蛋糕,并且让这块蛋糕尽量做大,至于如何切分它,就肯定不是现在所要考虑的问题。

  约翰公爵不是傻子,倾尽全国之兵不是为了旅游,也不是为了见证一场失败,他同样抱着必胜的心态。事实上,勃艮第一方的胜率也的确比联军方高些。

  所以,现在联军方更不应该把宝贵的时间花在这无谓的“商议”中。有些决议,只需要有一种声音就可以了。其他人,如果还坚持己见,那柏舟宁愿自己带兵和勃艮第人死战到底。最起码,这样子做不可能有人掣肘。

  民主有民主的好处,它能避免个人犯错,商议出来的决议不仅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基本不会有什么原则xing的错误。但是,关键时刻,相互扯皮推诿,又是它的特征。

  独|裁有独|裁的好处,它能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所有力量都集中用到一个地方,好处非常明显,这一个地方所能集中起来的力量,将会是无比巨大的。当然,这个前提是独|裁者的决议是正确的,如果他的决议的错误的、甚至是愚蠢的,那么,这无疑是迈入深渊的开端。

  柏舟觉得,现在不是一个害怕犯错误的时候,因为,哪怕不犯错误,最后的结果,如无意外就是勃艮第人惨胜,而西秦人一败涂地。这个结果是柏舟所不能接受的。所以,柏舟现在要把所有自己能掌控的力量用在自己的意志上,错了,结果不会更糟糕,可如果对了,说不定,西秦就有回生的力量。

  “谢谢。”柏舟摸了摸自己的额头,但不忘对贞德说一声谢谢。

  “不用,我只是觉得有必要提醒你一下。”贞德淡淡一笑,“我还希望你们的部队能给勃艮第人造成大麻烦呢,如果时间就这么làng费了,那我也就没有必要继续‘看’下去了。”

  “不管怎么样,谢谢。”点头示意,柏舟回身走进了走廊,他今晚要考虑的事qíng很多,说不得还要把蒙山和尉夫叫过来,确实没有功夫再和贞德闲聊。

  “再见。”贞德挥了挥手,转头又看向了天空。

  -------------------【第一百一十三章 着手】-------------------

  是夜,柏舟与西秦众位将领彻夜未休,商讨着这次对阵勃艮第的方方面面。

  “好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那大家第一阶段没有任务的就先去休息,有任务的就再忍忍。”柏舟拍了拍手,对着其他人说道。

  整晚的沙盘推演,虽然最后每次得到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但是在两军jiāo锋的前期,西秦还是有些把握能把双方的兵力差距缩小的。

  但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结果。因为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后,通常的做法就是他放弃了继续努力。可这样子做,也就等于彻底放下了希望。

  官渡之战,没有人想过最后的胜利者会是曹cao(郭嘉、荀彧之流除外),哪怕曹cao本人也没有想到。可最后,这场事关中土北方王者之位的战争,以一个小人物——许攸的介入而彻底发生改变。如果那个时候曹cao哪怕早一天坚持不下去了,那么不消说,中土的历史至此将转入另一条大路。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然现在西秦一方沙盘推演的最终结果都是联军方惨败乃至溃退,毕竟,对手的兵力是己方的两倍,可如果现在都不坚持抗争一下,那么希望,至此也就断绝了。

  所以,虽然现在柏舟神色轻松、语气轻松,但实际到底如何,也只有他本人清楚。

  “公子,我觉得此事欠妥。”尉上揉了揉通红的双眼,开口说道:“我们昨日方才和他们讨论过,今日却又要直接绕过他们行动,这说不过去吧。”

  “小尉子,”这个称呼,整个西秦众将领中有资格这么叫的只有尉夫、蒙山两人,尉夫为人正正经经,当然不会这么称呼自己的儿子,也就是为老不尊的蒙山,才会如此:“你读书读傻了都,也不看看昨儿个一下午都说了些什么废话,要是等他们商量出来个一二三四,估计勃艮第人连伯尔尼都打下来了。”

  尉夫斜着眼睛,瞪了蒙山一眼,接口说道:“我虽然同意这么做,但盟友那边,我们的确需要给他们提前通报一声,要不然,我们这个联军就真的形同虚设了。”

  毕竟,三方联军的部队,如果真的不再统一步调,而是开始各打各的,那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被勃艮第人各个击破。

  “这个jiāo给我,你们就不用cao这份心了。”柏舟看着其他人一脸不相信的神态,又补充说:“放心,我有把握说服他们。”

  其实也难怪尉夫等人不相信,因为昨天的场面他们可是见过的,虽说从整体态势上来说,大家都还是相对温和,最起码没有恶言相向,但各自都十分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立场。

  在这种qíng况下,西秦众人很难想象柏舟会用什么办法来说服沃尔夫冈和弗兰克、费恩。不过,正如公子所说的,这方面的事,不用他们cao心。

  三天后,贝尔福山区有一支勃艮第军队,规模很小,只有五六十人的样子,趁着夜色,躲开了西秦军布置的眼线,逃离了出去,并把贝尔福失陷的详细消息,告知了离此已然不算太远的约翰公爵。

  原本约翰以为整个贝尔福地区已经再没有勃艮第的军队了,却没想到克洛德居然能坚守到这个地步,在约翰大公心中,克洛德本就是个人才,还是个忠心的、好用的人才,虽然这次在西秦面前连番吃了好几次亏,但想到连自己似乎也被瑞士公爵摆了一道,所以也就不太追究克洛德的责任了。

  再者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约翰公爵也明白,更加知道这个世上没有什么不败将军,所以,约翰命令五千骑兵——这也是公爵的所有骑兵,虽说勃艮第的地形还算利于养马,但毕竟战马是个昂贵物,勃艮第的经济实力随着连年的征战也损耗不少,除了中小贵族的私有武装外,这五千骑兵就是大公最昂贵的家当了——先行赶往贝尔福,伺机救出或者接应克洛德以及其余仍在坚守的勃艮第兵士。如果事qíng棘手,这些骑兵最起码要做的,是牵制住一部分西秦兵士,减缓克洛德所负担的压力。

  而约翰公爵不知道的是,那一天,也就是这支小股部队逃离贝尔福的那天,几乎所有没有携带足够粮食的勃艮第部队,纷纷选择了“体面”的投降,也有少数部队选择突围,可除了那支人数最少的以外,其它各支部队在饥饿这么长时间后,兵士们几乎全部脚步漂浮,在遇到西秦军后,几乎没有怎么抵抗,也选择了投降。

  至于这支幸运的部队,其实是西秦人发现自己对手已经孱弱到连象征xing的进攻突围都做不到的地步了。他们看见西秦部队的防线——哪怕这个防线已经被西秦兵士故意弄的千疮百孔——也直接选择投降。所以,西秦军只能无奈地选择不出现,尽管这样子做,似乎放水的意图非常明显,可事已至此,总不能把这颗“独苗”也扼杀了。

  不过,还有那么一两支勃艮第部队,选择继续坚守在山峰处,其中就包括克洛德及其亲卫部队。这倒不是说他们所携带的粮食就比别的部队多,而是像克洛德一样,为首之人做人比别人狠:克洛德让普通兵士做送死xing突围,因为他是最高长官,加上还有亲卫护卫,所以普通兵士也只能抱着冲出去有ròu吃的心态,纷纷阵亡。

  节省下来的粮食,这些可谓沾惹着鲜血的粮食,在物质上支撑着克洛德继续守在这里。而同时,西秦一方从来不主动进攻,才是他们现在还能打着勃艮第军旗的最主要条件。

  其实本来克洛德就打算坚守个两三天,然后体面投降的,结果恰恰就是西秦人的不主动进攻,让克洛德察觉到有一丝yīn谋的味道。虽说西秦即便有yīn谋,也不是现在的他可以去管的,但克洛德毕竟本身就是一个爱耍yīn谋的家伙,现在既然察觉到了这个qíng况,就断然没有直接“冲入”战俘营,然后老老实实等赎回的道理。更何况,万一让他察觉到是什么yīn谋,然后通传给约翰公爵,这可就是大功一件,足以抵消这次的失败。所以,他充分发挥自己本身的“聪明才智”,尽量能让他多留在山峰处几天,为此,他手下原本几百人的部队,现在只剩下了百余人,甚至为数不多的箭矢,也都被他用来打猎了。他是算准了,西秦要留着他们,不可能来主动进攻,或者说是,克洛德已经想好了,如果西秦主动进攻,那么他就利索投降。

  ……

  Ps:讨个票,收藏

  -------------------【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释】-------------------

  克洛德想对了,也想错了。

  对的是,柏舟确实有yīn谋,当然,如果在联军的立场上来说,这就是足智多谋的表现;错的是柏舟之所以不主动进攻,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不必要的损失,而非要故意养着他们。毕竟,只要有勃艮第人逃出去,报告给勃艮第大公消息,那这些还“留守”在贝尔福地区的勃艮第军士的最大作用也就没有了。

  柏舟也不是没有考虑过,留下这几百号残兵败将在贝尔福,会不会给他们的后续计划造成什么变数。但思前想后,发现说不定 后续还需要他们继续吸引约翰大公的注意力,所以,也就放任了他们。

  再说到这三天内,菲奥拉和卡特兰诺带着总共三千兵士,其中大约有五百人是最早就跟着他们的原意大利兵士,来到了巴塞尔;伊利亚和卢卡,带着瑞士日耳曼人剩下的一万兵士,也来到了最前线,至此,联军方的所有部队以及有资格说得上话的将领,都云集在巴塞尔,这块并不算大的土地上。

52书库推荐浏览: 烟酒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