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荣华_看泉听风【完结+番外】(19)

阅读记录

  霍行允笑着将一只荷包递到一旁的丫鬟托盘上,“五妹妹,为兄今天来的匆忙,没给你准备什么礼物,这块玉佩就给你玩吧。”

  “多谢二哥。”萧源让灵偃将荷包收了,刚才龚郡君也给了自己见面礼。

  龚郡君见几人相处的愉快,对霍行允道:“你带几个弟弟、妹妹去花园里玩一会吧。”

  霍行允对萧泽道:“茂弟,我家有个兰苑,听说你一向喜欢兰花,不如我们去兰苑走走。”萧泽小字阿茂,他未及弱冠,尚未取字,亲近之人一向叫他小字。

  萧泽从善如流道:“早就听说霍家兰苑养满奇兰,今日正好见识下。”

  霍宝珍也上前对萧源说,“五妹妹,你喜欢兰花吗?”

  “喜欢。”萧源见大哥和霍行允如此亲昵,就大概知道父兄的态度了,故对霍宝珍说话带了几分亲昵,“听说姐姐兰苑里还有不少从野外才来的野兰,正想见识一下呢。”

  “那你跟我来。”霍宝珍见萧源如此好说话,眼睛一亮,笑眯眯的领着她往一条通道里走。霍家内院建造的极为巧妙,从正房到花房,一路上有封好窗户的通道,通道里温度怡人,萧源的软底绣鞋一踩上暖暖的大青砖,就知霍家在青砖下铺了暖道,在冀州这种地方,的确需要这种通道,不然这么冷的天,都没法子出门了。

  “妹妹,这就是我们家的兰苑。”霍宝珍指着通道尽头一间大屋子说道。

  霍家的兰苑其实是一间向阳的大屋子,三面用青砖砌墙,一面装了两扇用白纸糊好的屏风,房里摆满了各种珍稀品种的兰花,冬季的兰花只有叶子没有花。萧源想起自己小时候指着一盆没开花的兰花说是韭菜,把娘逗得哈哈大笑的场景,不由嘴角微微上挑,也正是如此,娘才坚持让自己一直养兰吧?

  萧源驻足欣赏着眼前的几盆兰花,霍家兰苑养的兰花,光看叶形就非常不错,想来开花之时一定美不胜收。只是好花实在是太多了,反而让人觉得纷繁繁琐,无从欣赏之处,不过萧源嘴上还是恭维道:“姐姐家里的兰花果然美不胜收。莫怪人家说,霍家兰苑养满奇兰了。”

  霍宝珍笑道:“养满奇兰称不上,但书上写过的奇兰,我几乎养了一半。我听说妹妹也养了一盆兰花,是什么品种的?”她笑容矜持略带得意,她们家养的花卉是整个冀州都出名的,谁见了都赞不绝口。

  “没什么品种,只是闲暇时从野外采来的。”萧源一笑,不愿多说自己的兰花,那株兰花是娘在重病不起前,最后一次同她一起出游时采的野兰。当时顾纹只是想培养下女儿对兰花的审美能力,省得她老说没开花的兰花跟韭菜一样,后来萧源就一直把那盆兰花养下去了。

  几位萧家姑娘看到暖房里那么多兰花,嘴角一抽,谁家养兰花养一园子的?又不是花市吗?这霍家果然上不了台面。

  霍宝珍指着一盆叶子都有些枯萎的兰花惋惜的说:“妹妹你看,这盆兰花是我好容易得来的,就是现在好像有点不好。”

  何止是不好,快要死了吧?萧源半弯腰瞧了好一会道,“莫非是有叶虱?姐姐有给这花除虫吗?”在娘的特训下,萧源对养兰也略知一二,常见的病她还是能看出来的。

  “是有蚂蚁,我让花匠看过了,也除了好几次,但一直没除尽。”霍宝珍眉头微蹙,“倒是这花被挖了几次,越发的不好了。”

  “挖土?”萧源望着那株明显恹耷耷的兰花,是翻土过多了吗?但叶虱和蚁不是两个概念吗?“姐姐,你选个晴好的天气,用一个大盆装水,把花盆放在水里,用不了多久,蚂蚁就会自己爬走了,不过之后姐姐要让土里水晒gān,不然兰花的根会烂掉的。”萧源从善如流的把叶虱改成了蚂蚁。

  “真得?我马上叫人试试看。”霍宝珍欣喜的吩咐下人立刻去办这件事。

  霍行允原本同萧泽和萧沂在说话,听到妹妹兴奋的声音,不由走进两人,笑着问,“阿鸾怎么了?这么开心?”

  “二哥,五妹刚刚教了我一个除蚂蚁的法子。”霍宝珍兴奋的说着萧源刚刚的法子,萧霍行允含笑望着神采飞扬的妹妹,“好好和五妹玩,别淘气,知道吗?”

  “知道了!”霍宝珍嘟了嘟嘴,拉着萧源的手,“妹妹,你看这株……”她指着许多半死不活的兰花,萧源瞧了几株,大部分也看不出是因为什么缘故。

  霍行允哑然一笑。

  “五妹妹,你真厉害。”霍宝珍好奇的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法子的?”

  作者有话要说:[img]16_1.jpg[/img]有一张人物关系图,大家会不会清楚一点?这次会不会更清楚点?这图搞了我半个小时,听风是懒人,懒到封面都不想做……如果这个图大家还是看不清楚……呃,o(╯□╰)o,大家就担待点吧……

  昨天更新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人晕头了,设定的人物关系又太复杂,自己都搞混了,发文时候,又把正稿和糙稿、存稿弄乱了,结果让大家更混乱了,实在不好意思,今天早上起来,连忙做了一张人物图,希望这次没把关系搞错,挠头,真不好意思啊,谢谢大家帮我纠错,太丢脸了,呜呜~~~

  我自己设定的很复杂,其实这些关系根本不影响故事qíng节,表格上很多都是pào灰、路人甲,所以大家无视好了,嘿嘿

  其实这婚姻关系挺乱伦的,但是魏晋以来门阀士族内部通婚,由于选择范围小,故婚姻不论行辈,只要男女双方年龄相当,家境合适就可以了。比如孙权以表叔的身份娶侄女徐氏;刘宋名士蔡兴宗把女儿嫁给姐姐的孙子;江瞻的儿媳妇是宋文帝的女儿,他又把女儿嫁给宋文帝的孙子;南齐王慈的女婿是萧道成的儿子,弟媳妇是萧道成的女儿;梁武帝把女儿嫁给了舅舅的儿子。后世所谓的同姓不婚,在那个时候也是时常发生的事,士族之间还有同母异父的兄妹结婚,舅舅纳外甥女为妾之类的事,桓济历史上娶的也是自己的阿姨辈的新安公主。

  有读者提起张嫣的身世,张嫣是张敖的女儿,但并不一定是鲁元公主的女儿,至少司马迁没说张嫣是鲁元公主的女儿的是班固,司马迁是受了宫刑还敢骂汉武帝的人,离吕后那个朝代又很近,如果张嫣真是鲁元公主的女儿,为什么司马迁不说呢?而且历史上皇帝娶外甥女的也不止孝惠帝一人。当时人主要批评的是吕后的专权,大肆批评乱伦的也是后世那些闲得各种疼的史官。

  其实有时候我真觉得,古人也是和现代人一样,嘴上说一套,私底下做一套的。程朱理学的朱熹书里说的冠冕堂皇,其实私底下朱熹的人品恶劣程度,总所周知。

  魏晋时期,士族门第,士庶不通婚,叫的震天响,结果突破规矩的大有人在,史上记载了就不少,还有专门写出有人卖女儿,收的钱用来纳妾,结果被弹劾了,就说明那时候gān这种事的人还真不少。士族貌似高贵不可攀,可只要你有钱有权,照样可以找个同姓的士族并族,归入士族之列。王谢两家够牛叉了吧?结果还不是被候景灭了,到了隋就默默无闻了。

  古人说男女不可私相授受,照理《女诫》东汉就出来了,可为毛史上还有韩寿偷香的佳话。礼教说女子要注重贞洁,可在魏晋男女看上了,直接滚糙丛的也有。《女诫》说女无二嫁,可哪怕到了明朝,寡妇再嫁的都比比皆是。《内训》说奔者为妾,可卓文君还是司马相如的妻。

  明代礼法规定的那么严格,可从文献记载看,明末社会越礼逾制的不但有皇室贵戚、封疆大吏、富户豪民、庶人百姓,就连历来身份低贱的优伶奴仆,也敢藐视礼法,而大吏富户豪民还是违制的发起者。

  哪怕是清朝,表面上一个礼法规矩大于天的皇朝,可在皇权的撑腰下,丈夫要向小妾行礼,皇帝光明正大的对臣子说,你的官职是我看在你儿子的面子上给的。

  以前没看书的时候,老觉得古人如何封建、如何守规矩,后来稍微翻了一点书,才知道古人比现代人狂野多了……总之一句话,规矩只是人定的而已。

  听风个人水平有限,只能在我懂得常识范围内,尽量不让文范常识xing错误,如果真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多多指正,我最喜欢看留言了O(∩_∩)O哈哈~

  19

  ☆、19、霍家(下) …

  霍行云站在不易被人察觉的yīn暗角落里,沉默的听着萧源和霍宝珍的对话,嘴角不由弯起了一丝嘲讽的弧度,她怎么知道的?萧五姑娘出身士族,养兰只是她打发闲暇时间的小玩意吧?她会不知道那才怪事呢!

  霍宝珍不过只是听说闺秀养兰最雅致,才特地让人找了这么多兰花,附庸风雅而已,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连蚂蚁和叶虱都分不清,还煞有其事的办了一个兰苑。又不是花市,谁家贵女兰花会养一院子,丝毫不知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说出去都惹人笑话!

  这萧五姑娘涵养倒好,居然还顺着她的话说下去。他瞄了一眼同样沉默站在自己身边的梁肃,“你怎么不过去?”他轻声问,二哥肯带他们过来,就是允许了他们这时候去结jiāo萧家的两位郎君。

  “我不懂兰花。”梁肃静静的说道,在他看来无论是兰花还是水仙,都跟蒜叶没甚区别。

  两人正说着,就听到霍行允、霍宝珍的笑声和萧源的说话声,“很简单,只要多养死几盆兰花就好了。”萧源笑盈盈的说,引来了霍行允一阵大笑,霍宝珍捂着嘴咯咯直笑,亲昵的挽着萧源的手,“我小字阿鸾,五妹妹以后叫我阿鸾就好了。”说完后,她神色略带小心翼翼的看着萧源。

  霍行允见妹妹如此,心里暗暗一叹,母亲太急了。他们家够富贵了,要名声自有他们兄弟来争,何苦硬bī小妹呢!

  萧源笑道,“阿鸾姐,我小字元儿。”萧源同霍宝珍互换了小名,两人都未行及笄礼,家人、朋友都是称呼小字的。

  “元儿妹妹!”霍宝珍开心的叫了一声,“妹妹,你喜不喜欢水仙?我这里还有好多水仙呢!”

  “好。”

  霍行允见萧源脸上没有一丝一毫勉qiáng,对妹妹也没有任何敷衍的神色,心中一松,看着萧源的目光也越发的柔和,萧氏兄妹出身显贵,却没有丝毫盛气凌人之势,这才是霍行允肯和萧泽jiāo好的真正缘故。

  霍家是想和士族联姻,但他也不愿意巴结一个根本看不起他们的士族,所谓六十年风水轮流转,当年王谢高门何等显贵,最后还不是一场侯景之乱,就弄的家破族灭,从此一蹶不振?焉知他们霍家将来没有飞huáng腾达的时候?士族——他们享受的也够久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看泉听风 宅斗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