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出什么事了?”梁肃问。
“真定大长公主身体不好。”霍行允说,真定大长公主已经八十八岁高龄了,这个年纪有什么不好,基本上都是要准备后事了,“萧大人这次回去,一是要去看真定大长公主,二是准备阿茂(萧泽)和萧大姑娘的婚事。”
梁肃了解的点头,大秦寻常女子一般都在十三到十六岁左右出嫁,身份越高越受宠爱的贵女,出嫁就越晚,一般都在十七八岁左右才嫁人。萧大姑娘是曾孙女,过年才十六岁,耽搁五个月还不算太晚。
但萧泽身为长房嫡长曾孙,未来的萧氏家主,曾祖母去世,是要守孝三年的。萧泽的未婚妻是吴郡陆氏的嫡长女,今年已经十八岁了,如果真定大长公主去世,到时候陆姑娘就二十一了,实在太晚了,萧家和陆家都不会愿意的,所以要急着回去成亲。
只是这样一来,萧沂和阿鸾原本商定好的订婚可能就要耽搁下来了,这当头萧家没jīng力给萧沂定亲,萧沂是嫡次子,婚事也容不得马虎。不过阿鸾也才十三岁,就算晚一年定亲,也才十四,母亲是想把她留到十七岁再嫁人,霍行允也觉得女孩子太早成亲对身体不好。
“这次萧大人和大郎君先走,三郎君带着女眷后走。最近路上不太平,萧家女眷你亲自护送一趟,萧大人那边我让阿大去。”霍行允说道,萧家地位尴尬,不敢训练太多的家丁,引起帝皇的猜忌。就算家中家丁训练有素,毕竟数量有限,也比不上正统的将士。萧家女眷来冀州的时候,就是请吴郡的将士护送到这边的。现在霍家都要和萧家结亲了,派兵护送的责任,不用萧家说,霍家也会主动提出的。
阿大是霍行允的亲兵,跟随霍行允南征北战多年,一身武艺军中仅次于梁肃,但xingqíng粗豪,手段狠厉,肯定不适合护送女眷,尤其是萧家女眷中,刘氏还怀着身孕,剩下的全是深闺弱质。而梁肃处事沉稳细心,又和萧家女眷熟悉,让他来保护女眷最合适不过。
“是。”梁肃应声而下,先出去安排先锋军。
“元儿,我和你大哥先走,三哥留下陪你们,家里的事,就你来打点了。”萧珣搂着眼眶红红的女儿柔声吩咐道。
“嗯。”萧源忍着泪用力的点头,在知道曾奶奶快不行的那一刻,她就已经大哭过一场了,“爹,你放心,我会把一切都打理好的,也会尽快赶过来的。”
“不急的——”萧珣心里暗暗叹气,女儿是祖母带大的,感qíng深厚,就算他让女儿注意身体,慢点过来,恐怕女儿也不会听吧。
“爹你放心,太太还有身孕呢,我心里有数的。”萧源再急也是知道分寸的。
“傻丫头,你办事,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萧珣安慰了女儿几句,见她伤心还是很伤心,但qíng绪已经稳定下来了,内院的丫鬟媳妇忙而不乱,一切都在控制范围之内,就放心去办自己的事了。
“姑娘,这样的大饼、米团子合适吗?”辛夷急匆匆的将一张摊好的gān面饼和一个揉成团的米团子递给萧源。
萧源看了看,尝了一口,“不错,就是这样的,就让厨房这几天多做些这种gān粮,还有冰窟里的蔬菜鲜果也要记得烘gān,ròu类全部腌制,jī子之类的能煮熟就煮熟,生的全部不要带。记得!我qíng愿晚两天出发,也要把我要的东西全部做出来!别到时候在路的时候,和我说没有!”萧源冷冷道,事关重大,她不想出现任何拖累大部队之事。
“是。”
这年头在外面走,拿着金子也买不到想要的东西,一切东西必须在家准备齐了才行,“灵偃,太太坐的牛车,你一定要多注意,垫子尽量垫厚,蔬菜果子按日子分好,其他人少一些没关系,太太那儿一日都少不得。”
“玉珥,吩咐下去,华贵的衣服、首饰非要带走的,全部封箱装好,出门在外一切求简,首饰能不戴就不戴,外头放几件好换洗的衣服就好。在外头休息吃饭的时候,食具尽量用木制的。谁有什么不愿意的,就让她来找我说。”
萧源一口气吩咐了好几个细节,萧家这种大世家,仆人都是有经验的人,萧源就怕有些人贪图享受,提出些不合理的要求,拖累了大家的进程,gān脆直接下令一切从简。
“是。”
萧源舒了一口气,低头仔细的看着自己昨天一夜写出来的行程单子,想着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一会她还要三哥那里,和他商量下,一路上应该怎么走。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秘密和一个不知道名字的读者投的霸王票 ^_^
34
☆、34、回家(下) …
真定大长公主的突然生病,给过年原本欢乐的气氛染上了不少忧伤,霍宝珍去和萧源告别的时候,看到突然消瘦许多的萧源,吓了一跳,泪水不由自主的落下来了,“元儿,我知道你伤心,我奶奶生病的时候,我也很伤心,但奶奶看到我难受,她更难受,如果你曾奶奶看到你这样,她一定会伤心的。”霍宝珍认真的说。
听到霍宝珍的话,萧源心头一暖,握着霍宝珍的手道,“谢谢你阿鸾,我心里有分寸的。”
“冀州离江南远,一路上你可要小心点,我带了一点通江的雪耳过来。听说那个xing平滋补,给女孩子吃最好,你每天喝上一盅。”
“多谢。”萧源感激的说,通江雪耳历代都是皇室贡品,民间就是有钱也买不到,萧源之前吃的雪耳,都是宫里直接赐下的。
“这有什么好谢的!我二嫂就是每天喝上一盅,几年养下来,身子好了许多。”霍宝珍拉着萧源的手说,“你放心,你送来的那几盆花,我一定会好好养着的,保管等你回来还是活蹦乱跳的。”
“好。”萧源除了一盆兰花外,还养了两盆小盆景,这次行程匆忙,萧源怕照顾不及,只带了兰花,余下的就送到霍宝珍这里来了。
霍宝珍知道萧源很忙,匆匆话别了几句后,就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郑娘子知道了萧家的事,也匆匆赶来了,主要还是询问大姑娘和卢郎君的婚事是否要推后。在确定萧家依然会在三月份嫁女,只是从江南出嫁后,就放心了许多。
郑娘子倒不是等不起这五个月,只是觉得时间拖得越长越容易出事,毕竟自己儿子不小了,她真心想在自己合眼前看到孙子出生。萧珣和萧泽在接到江南来信的第二天,匆匆收拾了一下,就出发了,留下的女眷也在七天后的清晨出发了。
“早上出发,中午休息一个时辰,估计最晚在酉时能到落脚地。”萧泽在牛车里同萧源说着今天的行程,“一个时辰够吗?”他问着妹妹。
“足够了。”萧源算了算,“我让人做了不少gān粮,中午的时候烧点热水,就能直接吃了。”
萧沂微微点头,“白天的时候,尽量让粗使仆妇下车,余下人都留在车上,要松散筋骨,等晚上到了驿站再说。”
“我知道了。”萧源点头,“三哥你放心,我不会托你后腿的。”
萧沂一笑,揉了揉她的脑袋,“傻丫头,休息一会吧,这几天都没睡好吧。”
“嗯。”萧源也不和三哥客气,她已经好几天没好好睡过了,确实很累了,倒在软软的垫子上,萧源合眼就睡着了。
冀州附近连下了无数天大雪,很多庄户人家都揭不开锅了,流民、盗贼四起,很多地方又大雪封路,并不是赶路的好时机,萧家要不是没法子,也不会选择这个时候赶路。
幸好梁肃带的亲兵,萧家的家仆都是老手,萧源又下令一切从简,牛车只注重舒适,并没有过多的华丽装饰,但凡值钱易碎品全部包裹好了,放在专门运货的牛车上,随身携带的都是耐打耐摔,不甚值钱的微物。女眷们都躲在牛车里,不轻易出来,出来定是素服淡妆,身上连银饰都几乎不戴,降低了不少关注度,也让梁肃轻松了不少。
“阿砖!”萧沂笑盈盈的走了过来,“今天给你吃过没吃过的东西。”
“三郎君,您又带了什么东西?”梁肃没说话,几个亲兵好奇的笑嘻嘻的问。萧沂这几天和梁肃一起,同将士们同吃同住,丝毫没有世家公子的做派,博得了不少将士的好感,对他也比之前要随便许多。
“你们尝了就知道了。”萧沂让随从拿出一大块粉色的块状物,ròu香扑鼻而来。
“这是ròu?”梁肃疑惑的问。
另一名将士用小刀割了小小的一块下来,尝了一口,顿时眼睛一亮,“蒸ròu?这ròu好吃!”
“馋鬼!”萧沂笑骂着踢了他一脚,“这ròu可不是这么吃法的。”说着亲自动手切了一块ròu下来,将一个大馒头劈开,把蒸ròu塞在馒头里,随从递上一个已经烧得“滋滋”作响的夹铁板,萧沂将馒头往铁板里一放,用力的一夹,放在火上烤了一会,将馒头拿出来,又香又脆,陪着里面的蒸ròu吃,绝对的人间美味!
“真不愧是大家郎君,连吃个蒸ròu都那么麻烦!”一个粗豪的将士大口嚼着馒头夹ròu,嘴里抱怨着,“还要用什么铁夹板、猪油!”
“那你就别吃啊!”另一人去夺他手上的馒头。
“给老子滚开!”那将士护着馒头,一脚穿心脚踢出去。
梁肃沉默的吃着夹ròu,嘴角带着笑意,在听到将士感慨,要是行军时能吃到这样的ròu多好,心头微微一动,“阿盛,你这蒸ròu容易坏吗?”
萧沂摇了摇头,“这ròu是用ròu糜和麦粉做成的,顶饱又有ròu的味道,很适合当gān粮,可惜很容易坏,所以我们也就这几天能吃到而已。”这个蒸ròu的法子还是元儿想出来的,因保存的时间不长,她做的也不多,他尝了几口觉得味道不错,就带过来就给大家吃了。
“那真是可惜了。”大家惋惜的叹了一口气。
突然那些将士不约而同的放下手中的食物,按上手边的兵器,梁肃反应飞快的将萧沂护在后面,“阿盛,去女眷那里!让家丁围住女眷!”萧沂愣了愣,飞快的丢开手中的食物,招呼家丁集合。
“郎君也真是的,好容易太太、姑娘今天有胃口吃东西,他还非拿走了一大半给那些粗人吃。”临时用屏风围成的简易帐篷里,一个仆妇絮絮叨叨的说着。
萧源将煮好的ròu汤推倒刘氏面前,“太太,这ròu汤味道还可以,你多喝点吧。”
“好。”刘氏用ròu汤就着米饭,慢慢的嚼了几口。吴嬷嬷见她有胃口,连忙将泡开的gān菜挟了一些放在刘氏的碗里。
52书库推荐浏览: 看泉听风 宅斗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