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别,也不知道何日在相见了。”萧泽感慨。
霍行允大笑,“人生不散之筵席,最多三年,大家回京叙职,不就能再次相见了吗?阿茂你一向洒脱,这次怎么看不开了?”
萧泽微微一笑,望着的晚霞笑道,“许是这景色太美了吧?”
霍行允轻拍他的肩膀,“等下回见面,我们再来喝酒,看看你酒量是不是长进了。”
“好。”萧泽朗朗一笑,剑眉飞扬,在晚霞的映衬下,星目流光溢彩。
萧泽和萧沂回萧府的时候,正好赶上了一件喜事。皇上给大长公主、长公主和萧源都加了食邑!其实照着长公主的辈分,早就该晋封大长公主了,但因为真定大长公主健在,所以她婉拒了肃宗的加封,肃宗就给她加了食邑作为补偿,同时长公主都加了食邑,那么大长公主也要加食邑的,之后就形成了既定的规矩,先帝登基后,就照肃宗旧例行事的。
故今上登基,会继续给两位公主加食邑不奇怪,但给萧源加食邑就比较奇怪了,本来萧源册封县主,就是肃宗和昭穆皇后的偏爱,现在皇帝给萧源加食邑,就更惹人注意了,虽然这次皇家的公主、县主们都加了食邑(大秦制,郡主为太子之女,故目前大秦没有郡主),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除了皇帝的亲妹梦泽长公主加的汤沐邑略超过萧源外,其她人都是象征xing增加的。
萧氏一门三主一同受封,让前来恭喜的人络绎不绝,大长公主笑着搂着萧源说,“我的乖乖,这下你的嫁妆又多了!等到了婆家就不怕婆家人给你脸色看了!”
萧源笑嘻嘻的说:“谁敢欺负我,我就回家,反正我有汤沐邑!”
大长公主大笑,“对!这才是我的乖孙孙!”
长公主和萧珣哭笑不得,不过心里也是认同的,他们萧家的女儿,哪需要受婆家的气!
热闹过后,萧沂带着霍宝珍回通州,霍宝珍是早想回去了,因为她的母亲龚氏生病了,萧源后来才知道,霍宝珍为什么看万氏不慡,就是因为她认为,自己母亲病了,而万氏在应天却活的那么滋润,她心里很不开心。
万氏却不知道霍宝珍心里的话,在霍宝珍去告别父兄的时候,不顾自己的身份,居然劝慰了霍宝珍几句,其实她也是好心,想让霍宝珍和萧沂好好相处,可这下却戳中了霍宝珍最大的疼处!她娘不过是生个小病而已,她一个贱婢就敢教训起自己来了,霍宝珍深刻觉得要给她一个教训,让她知道什么是尊卑。
要是照着以前,霍姑娘早一巴掌扇上去了,可在萧家这么多天,她也学会迂回行事了,让人拖万氏下去打了二十板子,又让她在青石板上跪了一夜。要不是霍家两个庶女,冒险偷偷喊了疾医来治疗,这次万氏不死也残废了。
霍渊对此事不发表任何意见,直接出去住了两天,反而是霍行允教训了妹妹一顿,骂她一个大家贵女去和一个侍妾计较,也不嫌丢份!霍宝珍被哥哥训了一顿,红着眼乖乖回去写悔过书了。发誓以后就算要教训人,也不让别人看出,她是有意找麻烦的!同时再也不会自降身份和下人怄气了!
这事霍家想瞒也瞒不了,大长公主听了笑着对长公主说:“这孩子倒是个实心眼的!知道心疼自己娘。”
长公主道:“实心眼也好,不会动歪心思!”不过她也够闲得!一个小妾而已,有必要费那么多心思吗?吩咐一句下去,还怕没人教训她?不过软刀子虽杀人不见血,但总不够痛快,小孙媳妇这样快意恩仇,也挺痛快的!而且她人是憨了一点,直了一点,但至少不会瞎折腾,也知道分寸,这点就够了。
萧源也被自家三嫂彪悍的行事给震到了,果然是阿鸾,做什么都是不走寻常路!这万姨娘够倒霉的,简直是飞来横祸,打了一顿,还在青石板上跪一夜……那要多疼啊!阿鸾这口气出的,果然够简洁明了……只是她倒没想到,霍二哥居然有耐心指点妹妹这种内宅之事,也是个疼妹妹的好哥哥啊!
萧沂、霍宝珍走后,陆神光收拾行礼,准备回祖宅生孩子,大长公主、长公主年纪大了,待惯了吴郡,就嫌应天太吵,跟着陆神光一起回去了,应天只剩下了萧珣和萧泽,大长公主生怕萧源委屈,就让小曾孙女跟着自己一起回去了。
留在应天的萧珣,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上书请求朝廷延后第二次攻打高句丽的时间,为了这件事,他屡次在朝堂上同冀王争执,皇上和顾太后左右为难。最后高句丽还是没打成,因为河南有乱民造反了,李将军被紧急派往前往河南镇压乱民,高句丽的事就被这么压了下来,最后不了了之。
朝堂的事,萧源不清楚,家里也没人和她说,可在回吴郡的第三个月,也就是九月份的时候,萧家就又出了一桩大喜事,陆神光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喜得长公主和大长公主整天笑嘻嘻的合不拢嘴,萧珣和萧泽连夜从应天赶回吴郡,萧泽抱着刚出生的小儿子,笑得就跟傻子一样。
萧源更是每天请安后第一件事,就去看自家小胖侄子。萧家人每天都在为小胖墩的小名争论不休,最后长公主定名为练儿,灵感来源于她时常翻阅的佛教典籍《大宝积经》第八十二卷:“阿练儿:梵语虏质不妙,旧云阿兰,唐云寂静处也。”萧家世代信佛,听了这个小名都说好,就定下了。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的,秋去冬来,二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萧源也从十二岁的大女孩,变成了十四岁的小少女了。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卷云舒云卷结束了,第三卷风雨飘摇,萧源出场就是十四岁了,然后和男主的婚前互动,也基本都是在这一卷。
这章很肥吧?我勤快吧?求花花,求留言,~\(≧▽≦)/~
——————————————————
以下是推文时间
第一本是现言,欣欣写的军婚文《渣婚之后》,已经很肥了,日更,里面的男主老方是听风最喜欢的大叔类型的,捂脸,正气很有军人气概,喜欢现言军婚高gān的读者可以去看看渣婚之后
第三卷 风雨飘摇
☆、72、风起(上)
九月的江南已经进入秋天,秋老虎的威力不容小觑,天气一如盛夏般炎热非常,昨晚下了一夜的雨,今天早上起来,难得感受到阵阵清凉之意。
双喜拉上竹帘,推开窗户,清新的桂香夹杂着水汽迎面扑来,她深吸了一口气,“姑娘,今天外头很凉慡,你要不要出去走走?”
萧源梳洗完毕,正在翻弄着自己的首饰盒,听到双喜的话,抬头说:“你去花园里摆个书案,一会我想去花园里写生。”
“是。”
祝氏端了一碗新磨的豆浆进来,见萧源在翻弄首饰盒,奇怪的问:“姑娘,你要找什么首饰,让布儿找不行吗?”
萧源原本伺候的四个贴身大丫环玉珥、灵偃、辛夷和兰藉,在这两年里都陆续嫁人了,她们本来就是萧家为萧源准备的未来的陪房,年纪都比萧源大上好几岁,先在萧家磨练几年,等萧源出嫁的时候,就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管事媳妇了,将来萧源出嫁后,也能助她在婆家迅速站稳脚。
四人嫁人后,萧源房里的大丫鬟的名额就空出来了,辛夷和兰藉本来就不在房里伺候,嫁了人,对萧源影响也不大,但房里伺候的丫鬟却要马上顶上来,萧源就把书房里侍奉笔墨的两个丫鬟朝饮、夕餐提上来,又选了布儿和一名叫芬馨的绣娘提成了大丫环。双喜、双福以前虽然领的是二等丫鬟的月钱,但并不在房里伺候,现在布儿等人都当了大丫鬟,两人就进房伺候了。
“我上次编的一个五彩结络怎么不见了?”萧源纳闷。
“姑娘忘了上次练儿郎君来的时候,见那个络子漂亮,硬是不肯放手,你让他带回去了?”朝饮进来笑着说,练儿是萧家长子嫡孙。是上至大长公主、下到自家姑娘的心头宝,是萧家每个人都捧在手心呵护的珍宝,长公主生怕小曾孙年纪小,福气给多了会折福,让家里的下人都直接唤他的小名,故下人们都叫他练儿郎君。
“我都忘了。”萧源笑着摇头,这小子不知道从她这里刮去多少东西,她哪里记得住。
祝氏对萧源说:“姑娘,喝了豆浆该去给大长公主请安了。”自从萧源去年来月事后,祝氏对萧源的身体照顾的就更jīng心了。
“嗯。”曾大母从过年后,jīng神明显不如前几年了,以前最爱小辈们在自己面前热闹,可现在孩子们就是在她面前玩闹,她看一会就会不知不觉的睡着了,这qíng况看的萧源心酸不已,她前世的奶奶,去世的前几年和曾大母的qíng况差不多。虽然萧源安慰自己,曾大母今年已经九十二岁了,就是在现代都是老寿星了,更别说古代了,可她心里还是不舒服,所以她现在基本上有时间就腻在大长公主身边。
萧源到大长公主房里的时候,她已经起身了,“曾大母。”萧源笑着环住大长公主的腰身,小脸贴在她的背部。
“都是大姑娘还撒娇。”大长公主点点她的小鼻子,“吃过了吗?”
“没有呢。”萧源摇头。
“姑姑——”软糯糯的声音自门外响起,大长公主和萧源听到这个声音同时面露喜色,盯着门口,就见一个白白嫩嫩的小团子跌跌撞撞的从门口滚了进来,还真是滚进来的,因为小团子被门槛绊了一下,幸好房里铺满了厚重的地衣。小团子滚进来后,四处望望,见众人都含笑望着自己,并不过来哄自己,他瘪了瘪小嘴,顺溜的从地上爬起来,迈着小短腿,口齿清晰的喊道,“高大母、姑姑——”
练儿前天刚满两岁,走路迄今为止还不太稳,但说话已经很流利了,家里对他的长辈,他都喊得异常清楚,还会亲亲抱抱,别说女眷了,就是萧珣都被小孙子哄得团团转。家里唯二能制得住他的,也就是他的父母——萧泽和陆神光了,别家都是严父慈母,这对夫妻,教训起孩子,一样的不手软。让萧源看了就心疼,才多大的孩子,能懂什么?打了也记不住啊!
“哎,我的小心肝。”大长公主笑着等他跑过来后,才把小ròu团子抱了起来,对着他脸颊上两块ròuròu亲了亲。
“姑姑——”小练儿同高大母互动完,努力的往姑姑软软香香的怀里爬,小肥爪里还是握着一些捏烂的桂花,“桂花,给姑姑——”小娃娃吃力的表达完自己的意思,仰起小脑袋,“亲亲——”
52书库推荐浏览: 看泉听风 宅斗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