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_董无渊【完结+番外】(120)

阅读记录

  可对顾氏,她从这个前朝六宫争斗的胜利者身上看不到一丝光芒。

  以前看不到,现在更看不到。

  在应邑荒唐放肆的时候,顾氏选择了推波助澜,在还能为应邑扳回一城的时候,顾氏选择了缄言自保,在应邑身故之后,顾氏又摆出一副为幼女伸张正义,报仇雪恨的脸面来…

  直至今日,行昭这才当真信了宫里头事关先帝的传言——元后辞世,先帝选择女人时便更看重容貌了,在前朝的后宫碾压争斗中,美色即是那柄最致命的武器。

  所以以顾氏的心力才智,才能矬子里头拔高子,脱颖而出。

  “王嫔是当真为三娘的陡然辞世伤心担心,母后既也觉着王嫔说得好,臣妾便赏王嫔一樽白玉如意吧。”方皇后笑一笑,未待顾太后出声,便转头吩咐蒋明英,“过会子行早礼散了,记得从库上找一樽出来,本宫记得是往前临安侯府送上来的,你仔细且翻一翻…”

  偏着头想,一边想一边又同王嫔说道:“好像上头是鸳鸯戏水的纹路,是和田玉,瞧起来通通透透的,正好给老二的婚房多个摆件儿…王嫔还不给太后娘娘行个礼道个福,谢过太后娘娘的赏吗?”

  王嫔虽不晓得自个儿被方皇后当成了枪使,却知道这也是在给她个台阶下,连忙轻捻裙裾,屈膝福身,算是了断今日的这段恩怨了。

  顾太后胸口一梗,如今的方礼待她当真是半分颜面也不要了!

  原本在口舌之争上,方礼还会退让…

  顾太后手蜷得紧紧的,方礼是个沉得住气的女人,为了拿到六司的管事权,她整整筹谋了三年。

  梁平恭身亡,三娘身亡,下一个倒霉的会是谁?是她还是贺琰?

  她不敢去赌这个时间!

  顾太后眼神从仪态万方的当今皇后,缓缓移到了坐在杌凳上团着一张小脸的小娘子身上,神色未动,语气却放柔和了很多,边拿手指了指行昭,边言带思怀:“…哀家记得应邑这么大的时候,十分喜欢张朝宗的芙蓉工笔画,悬着腕日日描也描不厌…如今想起来恍如隔世,总还以为一把撩开罩子,便能看见梳着双丫髻,绞了齐刘海,穿着一身桃红高腰襦裙的小娘子坐在炕上描着画儿,认真极了的模样…”

  方皇后心头陡然升起一股凉意,顾太后的目光像扎在ròu上的刺,yīn冷得让人疼到了骨子里。

  方皇后没开腔,坐了满殿的妃嫔哪个敢搭话,陆淑妃是晓得点内qíng的,心头惶惶然,顾太后这是要做什么?自己失去了幼女,便也要叫别人尝尝失去至亲的苦痛吗!不由自主地身子向欢宜那处靠了靠,若是有人想对她的儿女做什么,她便能窜出去一把挠花那人的脸!

  正文 第一百四二章 对峙(中)

  凤仪殿静悄悄的。

  谁也想不到竟然是顾太后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已经永眠于地下的应邑,她既然想摆出一副慈祥母亲的面容来,为何不给化为一抔huáng土的幼女留下最后一丝颜面呢?

  “应邑长公主原是喜好张朝宗的字画?”

  陆淑妃轻蹙眉头回之,带着五分惊愕五分惋惜:“臣妾殿里原是挂着一幅的,可惜不是芙蓉的工笔画儿,是写意的山水画儿…若是叫臣妾早些时候晓得,一准儿托付皇上帮臣妾放在应邑长公主的陵寝里…”

  淑妃言罢,方皇后眼神深深地落在其上,若说这寂寂深宫的悠长岁月里,谁一直相伴她左右,蒋明英算一个,陆淑妃算一个。

  王嫔先头触了顾太后的霉头,如今只顾低着头端着小盅轻啜几口茶。

  陈德妃却暗恼叫淑妃抢了先,嗫嚅了嘴,轻张了口,想了想还是选择将嘴闭上,她一辈子都没陷入过朋党之争,绝不可能在如今形势未明的状况下,贸然下注。

  是,方皇后一惯手腕灵活,占据先机,可皇帝一向遇到顾家的事儿便会退让。

  老娘和婆娘争起嘴来,谁输谁赢,这可不好判!

  “哀家与皇后说话,淑妃cha什么嘴。”顾太后眼神往右一蔑,显得十足轻慢:“都是宫里的老人儿了,这点规矩也不晓得,这些天儿就守在自个儿宫里好好抄上几卷经书吧。”

  一道说话儿,一道将眼神重新落在了行昭身上:“小娘子都是见风长,几日不见便又长了一头,温阳县主快过来,让哀家瞧一瞧…”

  行昭沉下心来,余光里瞥到了方皇后抿得紧紧的唇角,耳边又闻顾太后的催促。小娘子垂首敛眉,捻着裙裾轻轻起了身,眼神落在光洁的青砖地上,连人影都绰约可见。

  行昭眨了眨眼,便能看见自己的身影模糊不堪地投she在砖面上,再眨眨眼,整个人好像陡然变得清晰起来。

  她心里隐隐约约好像知道顾太后要做什么了。

  逞口舌之利有什么用处?还不如将一副牌面极大的筹码握在自己手里头——顾氏眼光短浅,小家子气重,凡事只懂得往女人的道上去想,可这一次用一种女人间争斗的方式去赢。不,去保住自己在这一副局面的不败之地,好像用得很是相得益彰。

  顾太后手伸了出来。肤如凝脂,指甲上还染着一层火红的薄薄的丹蔻,红艳艳地好像鲜红的血迹。

  却叫行昭无端想起了林公公说应邑身故后,顾氏几次哭厥过去的传闻。

  自私是有瘾的,永远戒不掉。一生如影随形。

  行昭收敛了思绪,乖巧地屈膝福了福,语声稳重:“臣女给太后娘娘问安,望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顾太后笑着让小娘子起来,同时顺势牵住了小娘子的手:“记得你这个县主还是应邑帮你求的,说是一见你就喜欢。若不是小娘子与应邑没什么血缘亲眷。哀家倒想让你过继到应邑膝下,这样算起来县主的名头才名正言顺。”

  话音一落,就像有一块沉甸甸的铁块儿砸在凤仪殿的青砖地上。

  行昭感到骨子里陡然发冷。她对应邑最后的那一丝怜悯被她的这个已经疯癫了的母亲磨得底儿都不剩了。

  方皇后身子猛然向前一倾,持重端庄的皇后险些将木案上的几碟儿点心扫落在地上。

  “皇上见到母后还有心思说笑,定也会安慰。”方皇后面色一沉,侧首看了看自鸣钟,目光环视四周。“时辰也不算早了,今儿个重阳是阖家团圆的好日子。可惜今年怕是要遍cha茱萸少一人了。你们若有心思便陪着淑妃抄抄大悲咒,算是全了与应邑长公主的一番qíng谊…”

  众妃齐声称是,又谢过方皇后教诲,便有人知机起身告退了,身子还没站起来,却被一声“慢着!”吓得停住了动作。

  顾太后手腕一垂,扣紧行昭,扶着丹蔻缓缓站起身来。

  指尖长长的,尖尖的,细细的扣在小娘子ròu里,行昭吃疼,却面上不显,连脸都被火烧过,这点疼算什么?

  “皇后晓得哀家从来不会说笑…”也不晓得顾太后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力气,一把便将行昭扯了过来,压低了声音:“将临安侯长女过继到应邑膝下的主意是有些荒唐,哀家晓得皇帝也不能答应,所以哀家便想了个折中的办法…”

  老妇人的声音低得像手指压在古琴上悬而不决的颤抖。

  方皇后深吸口气,亦是扶着蒋明英起了身,站得直直的,居高临下地望着顾太后,静待后言。

  “若是将温阳县主养在慈和宫,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哀家亲自来教养,既是给临安侯体面,也是给小娘子体面。”顾太后笑着说得缓声慢语:“温阳县主是皇后的外甥女,可也是临安侯贺家的嫡长女,大周惯有朝中重臣家的小娘子送进宫来养在太后身边的例子,前朝的黎贵妃便是自小养在何太后身边的,小娘子的教养养得比皇家正经八百的公主还体面,左右凤仪殿到慈和宫也只有半柱香的路程,皇后尽可以每日过来瞧一瞧…”

  果不其然!

  这是顾太后惯用的手法吧?

  将她捏在手心里,皇后会顾忌行事,贺家会顾忌,这个要求不算太高,寂寥失子的太后想将朝臣的女儿接进来养在身边,用来打发闲暇时光,任谁也说不出有什么不对来!

  行昭气得牙酸,抬头看了看侍立其旁的其婉,小丫头登时将头垂得低低的,微不可见地向后挪了两步,然后身形便隐没在了八仙过海琉璃屏风后。

  “母后身子不舒坦了好些时日了,阿妩还是个不知事的小丫头,唯恐冲撞了您!”方皇后昂首拂袖,一头朝行昭招手:“阿妩不许叨扰了太后娘娘,快回来。”

  行昭手头一挣,顾氏力道却用得更紧。

  行昭一仰脸,正好看见顾氏轻耷拉下来的眉眼,有的人一老便变得慈祥起来,可有的人一老,脸上的皮ròu松垮了下来,便显得愈加刻薄,顾氏便是后者,当引以为傲的容颜逐渐老去时,原本圆润的下巴变得尖利得像一把尖锥,原本高耸的鼻梁却在没有血ròu的脸上显得异常突兀。

  行昭心头一梗,成熟的人做傻事会让人会心一笑,可傻人做傻事却让人警惕着随时自己也会被拖进深渊一般的泥潭!

  顾氏不放人,行昭垂了垂头没继续往下说,这个时候她说什么都是僭越!

  若是落了把柄在顾氏手里头,只会让qíng形陷入更加被动。顾氏为何选在这个时候发难?不就是算准了方皇后会顾忌满殿的妾室,要端着架子维持正室颜面!

  “老小老小,母后何必小孩子脾气。”方皇后轻声一笑,踱步上前,绛红绣鞋在裙裾之下若隐若现,行昭低头紧紧瞅着,眼见着绣鞋停在了距她三步之远。

  “皇后明白哀家并未说笑!”顾太后冷哼一声,措辞qiáng硬地重复一遍,“哀家给贺氏颜面,皇后莫给脸不要脸!”

  “母后无非是想含饴弄孙,阿妩年纪小,又非天家之人,养在慈和宫不伦不类,累得母后也会遭人闲话!”

  “谁有这个胆子闲话慈和宫!”

  “外人是没这个胆量说出来,却能在心里头默默想!天家之中又不是没有适龄乖巧的小娘子,平阳王家的小娘子,令易县公家的长女,往后的四皇子妃,二皇子妃,哪一个不是乖乖巧巧,正好能供您解闷的?”

  “哀家只想养温阳县主!皇后莫非是想忤逆哀家,这么一点心愿都仍旧推三阻四,莫非是怕哀家养不好一个小娘子!”

  “您是掌过六宫事宜的…臣妾又怎么会怕您养不好一个小娘子?可是一想到可您膝下的长公主却是…”

  “bào,毙,而,亡!”

52书库推荐浏览: 董无渊 宅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