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正在看奏章,瞅了瞅那些简牍。
“宗正辛苦。”他说,“待采选之家,都在里面了么?”
“都在里面了。”刘奎道,停了停,补充么,“陛下,尚书已将采选诏书拟好,还请陛下……”
皇帝颔首:“朕知晓了,宗正下去吧。”
刘奎不再多言,行个礼,退出殿外。
尚书许嵩正在殿外等着,见刘奎出来,一脸询问之色。刘奎看了看他,摇摇头,苦笑,“陛下还未答复。”
许嵩了然,亦苦笑。
他做了两朝尚书,采选之事,并不陌生。先帝曾采选三次,他经手两次。每次采选都是皇帝下令,尚书拟诏,然后派内官往乡间采选即可。而此番,却是格外麻烦。
皇帝继位之后,久久没有采选,在大臣们苦劝之下方才同意采选。
这也就罢了。
皇帝同意采选之后,太卜定了吉日,许嵩这里刚刚拟了诏要发出去,皇帝忽然又说,且等一等,让宗正先将待选的名册jiāo与他过目。
司隶的良家,确有记录,但都在各郡县官府之中。往常,内官们到了各地,由当地官吏呈上名册,径自去各家拜访便是,从来不必先收罗名册。但既然皇帝吩咐,众人也只有照办,忙碌一番之后,终于将名册呈了来。可采选的日子,又推后了几日,太卜那边又要重新贞问……这事连许嵩自己也想不明白,这位皇帝比起先帝,雷厉风行,最恶繁文缛节,作为尚书,他一直是很赞赏的。可为何单单采选这事,要弄得这般麻烦,总让人觉得他犹豫不决?
刘奎也纳闷。
自己这个宗正,是跟皇帝一起上任的。他知道皇帝让他当宗正,是看他为人踏实,而当了宗正之后,他也一直想好好做些事,所以,敦促皇帝采选立嗣,他十分有热qíng。但皇帝总是一副心不甘qíng不愿的样子,好不容易让他答应了,又这个要求那个要求,让人摸不着头脑。
采选不好么?当然好啊。司隶之中的女子,温柔可爱,选的又都是良家子,几百上千个伺候着自己,谁不喜欢?那……皇帝究竟在想什么?
正揣着一肚子心思,忽然,内侍小跑着追来,说皇帝召他回去。
刘奎讶然,忙与许嵩行礼作别,匆匆往回走。
“宗正,这册中都收了些什么?”皇帝晃了晃手中的简册,面色不豫,“一个弘农郡,就这百十人?”
刘奎听得这话,诧异不已,忙道,“陛下,臣等在京畿诸郡中阅视,凡十三以上二十以下良家子,容貌端丽而未嫁者,皆载还后宫。弘农郡虽不过百十人,品貌皆是上乘,陛下……”
“二十以下?”皇帝冷冷道,“朕堂堂天子,只配得二十以下的么?”
刘奎愕然:“陛下之意……”
“换了。”皇帝道,“下限提至十八,上限提至二十五。”
刘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咽了咽喉咙,道,“陛下,十八至二十五岁,这般年纪还未出嫁的良家子,那不是嫁不出去了么……”
“嫁不出去又如何。”皇帝将简册丢在案上,“你以为朕不知?每每有采选风声出来,民间便多嫁娶之事,为何?乃是许多人家不愿女儿入宫,宁可将就些也要将女儿先嫁了,好好的喜事,弄得怨声载道。”
“可这岁数也太大了……”
“朕也不小了。”皇帝淡淡道,“嫁不出去,正好来宫中做事。身为天子,当为民分忧,去吧。”
宗正语塞,见皇帝一脸坚定,面色复杂地行了礼,告退而去。
******************************
因为采选,被搁置了一段日子的王萦婚事又被重新提起,一连两日,又是派人询问又是权衡利弊,忙得热火朝天。
事关重大,连王缪也匆匆从长安赶了过来,与家人一起商量。
“吴家不好,虽富裕,那家的夫人我却见过,甚是不好相与。萦得了这么个姑氏,岂不要受欺负!”
“那韩家更不好了,夫妇二人都是势利的,除了几分利,什么也看不上眼。 ”
“我看冯家不错,家底好,脾气也好。”
“冯家连个吏都没出过,怎配得上萦?”
“那李家呢?家产与这边相当,也做过官,夫妇二人见过萦,都挺喜欢。”
“可他家公子……”陈氏瞅了一眼门外,小声道,“嘴边有一颗大黑痣,萦肯定不喜欢!”
众人说了一轮,选了又选,终是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定不下来。
戚氏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两天下来,头疼得卧chuáng。
她看着徽妍和王萦,长长叹口气,“选个婿嫁个人,怎这般麻烦,你们一大一小,母亲这心也不知何时能cao到头……”
徽妍和王萦相觑,皆是苦笑,各不说话。
王缪看了看她们,一狠心,道,“这么拖着亦是害人,我看这般,冯家、李家、张家,虽各有缺憾,大致却是过得去。做三根签,让萦来拈,抽中谁便定了谁。”
众人听了,都觉得这般也好。
王萦却面色变了变,立刻道,“我不抽!”
“抽不抽由不得你。”王缪虎起脸,“你自己也无主意,莫非拖到宫使来了,接你进宫一辈子做宫人?”
王萦眼圈又一红,委屈地大颗大颗掉眼泪。
徽妍看看她,道,“你若不愿,就这么办。三根签,你说哪根,我替你抽。”
王萦知道自己已无退路,哭着说,“这些人,尔等当时也不满意啊……”
陈氏叹气:“此一时彼一时,萦,你看姑氏都卧病了,你莫非还要她cao心么?”
王萦不说话,倚在徽妍的肩上低低抽泣。
徽妍亦知此事实在为难,正想说些宽慰的话,王璟却从外面进来。
“你这是从何处回来?”陈氏见他风尘仆仆,忙起身相迎。
“陕邑。”王璟拿起案上的一杯水,灌下,来不及擦gān嘴,看着众人道,“采选之事,有了大变故!”
“变故?”众人皆讶。
王璟颔首:“我想打听清楚些,去了一趟府衙,尔等猜如何?府衙的人说,今上此番采选,改了年纪,要十八以上,二十五以下。”
徽妍听得这话,愣了愣,心忽而一沉。
众人面面相觑,未几,也突然明白过来。
“如此说来,”戚氏看着徽妍,有些不可置信,“却是你在采选之列?”
徽妍瞠目结舌,紧问王璟,“兄长这消息确实?”
“确实!”王璟道,“我识得县中户曹郑林,还特地去问过。他说此事还未昭告,他们是昨日接的命令,整理出本县十八至二十五岁未嫁的良家子名册,以待宫使。他还将名册给我看,你的名字就在其中!”
此事犹如水面落下大石,众人哗然。
对于王萦,众人自然庆幸不已,可对于徽妍,又有些尴尬。
徽妍坐在席上,面色不定。只觉此事如同一出戏,闹腾得可笑。
“二姊,你……你愿入宫么?”王萦有些不好意思,小声问徽妍。
“徽妍,”王缪拉着她的手,“你若不想入宫,趁还未张榜,还是……”
“不必。”徽妍低头沉吟,片刻,抬眼,道,“我明日就去长安一趟。”
“去长安?”众人不解,“去做甚”
徽妍看着他们,缓缓道,“去求见陛下。”
☆、第14章夜月
第二日,徽妍乘着车,从弘农出发,一路赶往长安。
起初,母亲和兄长觉得她这般举动太唐突,唯恐她惹怒的了皇帝,不肯让她去。
但徽妍对他们说:“我见过陛下两面,言谈许久,他并非蛮不讲理之人。当朝自开国以来,颇重孝道,先前宫中请我做女史,我以服侍母亲为由推拒,那边也并未为难。母亲,兄长,我此去不过向陛下陈qíng,其中分寸,我自然知晓。”
戚氏和王璟知她心志,既不愿为了躲避采选而匆匆嫁人,也不愿采选入宫,想来想去,亦只得如此。
“你若真能见到陛下,切记万万不可卤莽,那是天子,他若说不许便不许,争不得。”戚氏不住嘱咐。
徽妍有些紧张,路上,她将说辞准备了一套又一套,细细修改,力求稳妥。
母亲和王璟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徽妍想起皇帝曾对她说的话,的确觉得他是个通qíng理的人。而且自己已经二十四岁,选进宫去能做什么?去做女史么?徽妍早已经推辞过了,而皇帝并未qiáng求。
待得到了长安,徽妍先去长乐宫,找到了张挺。
张挺见到她,十分高兴,寒暄一通之后,徽妍告知了自己的来意,张挺吃一惊。
“女史不愿采选?”他问。
徽妍道:“妾归汉时,乃一意服侍母亲,实无意入宫。”
张挺沉吟片刻,颔首,“也罢。我见陛下十分念着太傅旧qíng,女史若直接向陛下陈qíng,确是捷径。不过女史果真要如此么?我听闻陛下采选之令下来之后,稚龄之女免征,大龄之女亦有了去处,民间无不欢欣。说实话,以女史品貌,恐怕乃是佼佼者,弃之岂不可惜。”
徽妍莞尔:“多谢内侍,妾在匈奴八年,对皇宫荣华,已无贪恋。”
张挺只得不再多言,但一口答应下来。他办事不含糊,当日就领着徽妍找到了徐恩。
“女君要见陛下?”徐恩讪讪,“可陛下昨日去了上林苑,不在宫城之中。”
徽妍讶然,与张挺对视,有些失望。
“如此,不知陛下何时回来?”徽妍问。
“这……”徐恩苦笑,“小人也不知。或两三日,或四五日,从无定时。”
徐恩前番自作聪明,被皇帝训斥,他一直引以为戒,再不敢擅作主张。但见徽妍露出踌躇之色,又有张挺qíng面,他也不好把事做绝。
“这般,女史可留在长安等候,陛下一旦回来,小人即刻派人告知,如何?”他问。
徽妍想了想,也只有如此,感激地向徐恩一礼,“多谢内侍。”
徐恩笑笑:“女史客气。”
*************************
夏日来临,长安经历了几场雷雨之后,艳阳高照,蓝天澄澄,白云高高地堆在天上,仿佛新打的丝絮。
上林苑的章台宫里,郎官们趁着闲暇,拉出赤白两队人来打蹴鞠。
围观的人很多,宫中不当值的人几乎都跑去看,围在场边喝彩助威,声音一làng高过一làng。
皇帝在宫中听到声响,也被勾起了兴趣,走到场边去看。
附近郎官们见到皇帝来,皆收敛起随意之态,忙列队行礼。皇帝却摆摆手,走到众人中间,一道在场边围观。
皇帝到来,场上的人更是高兴,太阳光下,蹴鞠高高飞起,好像惊鸿掠过,未几,飞入网中。
52书库推荐浏览: 海青拿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