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在月色之中,倒是有点点晶莹,煞是好看。
他没有随时带调料的习惯,只能将鱼儿将就架在火上烤。
他抿了一小口,暖洋洋的感觉便传遍了周身,月色撩人,将湖色映成银白一片。
远处的毛驴已经接受了现实,老实地吃着草,不时抬头对月高歌一曲。
“今夜月色真好,不知水底的人在做些什么。”沈家童子鬼使神差地说了一句。
随后,打了一个酒嗝,他连忙捂住嘴,四下打量,见得洞庭湖面,风平浪静,水波不兴,才战战兢兢地放下手来。
他悄悄告了声罪,啐了一口,轻言道:“百无禁忌。”
不多时,木枝上的鱼儿散发出浓郁的烤肉香气。
他大口吃起来,吃着吃着,却忽然有些心酸。
家中的爹娘,生来就患有隐疾的发小,巧笑倩兮的少女,与书声郎朗。
每个人就像是走马灯一般出现在他的眼底。
还有大胡子的虬髯客,一顶斗笠,高歌国风,踏入漫天烟雨之内。
也有身背宝剑,身着月白道袍的道人,言谈之间,化作一道璀璨的剑光,御剑而去。
还有品性醇厚,无言无语的好友。
他微微眯着眼睛,苦楚之味,随着米酒化开,如同心头的郁结,不可纾解。
他们终将如何?
我又如何?
他忽然起了一股意气,抓着酒坛子,将一整串的鱼骨头撒入篝火之中,站起身,踢开一块石头,一瘸一拐地走到了湖畔。
此时,水天一色。
此时,波澜不惊。
他望向湖边,此时,又有几尾青鲤鱼摇着尾巴,到了他的面前。
他痛饮了一口米酒,将酒壶一倾。
高声说道:“愿尔等水族,得饮此酒,他日化龙!”
“愿我来时,当有脚踏青云之志!”
酒入湖湘,惊起碧波,如烈,似火。
作者有话要说:
没有错,明月清风一心养老的沈道友,小名就是狗娃儿??(??ω???)?春兰秋菊夏清风,你就叫狗娃儿吧。
第17章 泳思(二)
水天一色。
少年摇摇晃晃,望着波光粼粼的洞庭湖,不由得记得早几日,学堂所学的古文来。
借着酒意,少年脚步蹒跚,放声高歌道: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他兴致高涨,好似要把往日郁结的意气统统当着这沉默不语的湖泊,诉说个一干二净。
他喘了口气,走了两步一下子跌倒在了树下。
他提起酒壶,自顾自地往自己的嘴里倒了两口,却发现,剩余的琼浆早已落入了湖川之中,他颇觉扫兴。
想要大喊一声:“再来三百盅,今日不醉不归!”
可却万籁无声,无人相知。
当无知愚昧之时,他尚可以无忧无虑,但睁开眼,望向花花世界,他只觉得无数寂寞与苦寒包裹住了他。
湖上明月,依依照人。
他垂下一只手,不知今日酒中掺了愁绪,还是本身便是思幽化水,往日千盅不倒的他,竟是有几分醉意。
他靠在树干上,轻声说道:“寂寞啊,猿兄。”
他一合眼,无人回应,无人知会。
颇有阑干拍遍之感。
可就在他满心愁绪之时,
忽然,耳畔却毫无征兆地传来了一阵阵水声。
这声音初始极小,但渐渐却声势浩大了起来。好似是九天银河旋落。
他可以听到此起彼伏的潮澜声响,如同万马嘶鸣。
沈家童子挣扎着坐直了身子,想要瞧上一眼,却又合上了眼睛。
他的脑海里一阵阵晕眩,但仍是强撑着身子,高喊道:“天外常求沈童老,洞庭偶遇酒仙人!”
渐渐的,潮声像是又靠近了些许,此时,散尽的湖水,如上下旋落的瀑布,奔流不止。
“嗯?”一声醇厚的鼻音,从湖畔之外远远传来。
童子惊异不定,顿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正当他心绪不宁之时,天外只听一声笛声,悠扬而来。
童子觉得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掌,轻巧地触碰过他的皮肉。
初听之时,如同春风拂柳。
童子默然不语,似是沉浸在了一曲春笛之内。
忽然,笛声急转而下,一时之间,宛若金戈铁马,陈列于兵阵之前。
童子嘴角嗫嚅。
轻声和道:“曾落金钗换桃酒,西月登楼,金谷同游。”
一个清润的男声,好似梦幻,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锦裘素冠留兰舟,呓语向问,一片惊鸥。”
沈家童子迷迷糊糊地睁开眼,他听到两句犹如玩笑一般的句子。
那是不知何人留在稻香楼的墨宝,他早上跑来上工,临窗的一张桌上,用一长条石头,压着一张纸。
他觉得有趣,大有江湖义气之息,便背了下来。
没成想,天涯无处无知己,竟是有人应和。
52书库推荐浏览: 路过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