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这信外面还似模似样地用火漆封了口,季怀直几乎是憋着笑把信拆开来,颇有兴致地将里面的信一张一张地在案上排开,这才将目光落在杨大公子的习作上。
“噗!”
虽然嘲笑自己的小伙伴不大好,但是季怀直看着杨大公子的习作,还是忍不住……这么文绉绉的语调——季怀直都能想象,杨文通写信的时候,到底是怎么个抓耳挠腮的情形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可以的、可以的,小伙伴还知道引用名人名言开头。
“……我大魏国富兵强,然上下皆深明礼义教化,与邻修好。然四野之蛮夷,不能感念朝廷恩德……”
以前怎么没发现,杨文通的脸皮这么厚呢?还“深明礼义教化”,要是他真有一天被教化着读书了,韩国公估计得跪谢苍天。
哎?不过话说回来,杨文通前些日子,似乎还真去读书了……季怀直略微走神了一瞬,但又很快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到眼前这七扭八歪的字迹之上。
“……如今赤狄南下,侵我国土,致使百姓流离、黎民失所……”季怀直本来还在嘲笑杨文通这拿腔拿调的语气,只是眼风扫过这一句时,他倏地顿了一下,重新在后八个字上逡巡了一番
——百姓流离、黎民失所。
季怀直将这八个字默念了一遍,面上笑容渐渐收了起来,愧疚沉重涌上心头。
先前收到战报之时,他心里更多的还是对战败的气愤、对失去国土的不甘……至于战死士卒、波及的百姓,他虽是想到过,但也只是在脑海中浅浅地掠过罢了……
季怀直抿紧了唇,继续看了下去。他眸光一字一句地扫过接下来的内容,神情越发地严肃起来,抿住的唇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眉间也现出了浅浅的褶皱。
等看到最后一句,“卑臣愿随军北上,以尽绵薄之力”时,他的面色已经不是一句难看便能概括了的。
简直胡闹!
杨文通自小娇生惯养的,武力水平估计也就能比他强点。战场那是什么地方?!杨文通要是真的跑上了前线,妥妥的是给人送菜去了。
他连忙招呼了一旁的李福伺候笔墨,想趁着安王的部队还未走远,下个旨把人给召回来。
只是,季怀直刚刚写下几个字,忽地笔锋一顿,悬起手腕,垂眸看着眼前明黄的绫绸布,发起了怔。
半晌,他忽地转头,指了指面前的绸布,对李福道:“换一张罢。”
作者有话要说: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孙子兵法》
第9章 系统
季怀直本想直接给安王下旨,把自己的那个不省心的小伙伴给直接召回来,但是他刚写了几个字,忽然意识到:这种打着为对方好的旗号,不顾对方意愿,独断专行的做出决定的做法……实在是相当让人讨厌。
北上是杨文通自己的选择,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得自己接受。虽然在季怀直眼里,他只是个十八岁生日还没过的未成年小屁孩,但是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他早该担起了自己的那份责任了。
季怀直面上的表情愈发严肃了起来,他无意、也没有能力对抗这个时代,而且也不能一辈子护着自己的小伙伴,不过他还是能做点什么的。
大笔一挥,就下了一道旨意:封韩国公世子杨文通为卫指挥佥事,随军出征。
有这么个正四品的职务在身,总不用他冲锋陷阵吧……
然后,季怀直又提笔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安王的,托他照顾一下自己的朋友;另一封是给杨文通的,大意就是,能干就干,不能干就麻溜地滚回来,别在那儿捣乱。
……
半月后,蓟州传来捷报:魏军于北登大败赤狄,斩首虏敌三千九百余级……
随着捷报而来的,还有一封看起来就十分厚重的信,季怀直不用想都知道这是谁送来的。展开之后,杨文通那招牌似的歪歪扭扭的大字就映入眼帘。
这字迹,似乎比上次好一点了?
季怀直不确定地想到。
他甚至还饶有兴致地,将上次杨文通写得那封告别信取出来,二者对照了一番——
虽然是一样的丑,不过……这次还是有点进步的,起码整齐了很多。
季怀直心里头,诡异地冒出了一股“孩子成长了”的欣慰之感,但他很快就把这个念头给摁了下去——自己才十六岁呢!季怀直表示一世算一世的,他拒绝将前世的年龄计算在内。
杨文通这回倒没跟上次一样,文绉绉地扯了一堆,而是通篇大白话,还带着许多语气词,兴奋之情跃然纸上
——不,与其说是“兴奋”……不如说是“嘚瑟”。
“……安王殿下命我带人迂回包抄赤狄军,一个照面就打掉了他们将近一千人……”然后还特意补充道,“……我还亲手射死了三个……”
诸如此类的邀功之举,洋洋洒洒地写了十几张。里面但凡有“亲手”两个字,都被他写得格外地大,强调意味十分明显。
52书库推荐浏览: 岁既晏兮 爽文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