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灼_朝灯不空【完结+番外】(8)

阅读记录

  一个朝代的衰败,竟要一个女人来背黑锅,天下岂有此等道理!慕唯清为尹柔忿忿不平。

  不过,他心中还有一点疑虑想不明白,那便是襄帝的谥号。

  襄者,助也。

  若他真如史载,昏聩无能,沉湎酒色,又何必予他如此褒称?

  当年元帝入紫皇城,火烧无双台,所有典籍付之一炬。手中这本周史,可以说全是太史院一面之词,慕唯清实在不敢尽信。

  还有文贵妃的封号,为何不是称道美貌之辞,而是一个文字?

  这其中,恐有隐情。

  慕唯清决心查清此事,为襄帝与文贵妃正名。

  他不欲惊动太史院,便逐个暗访朝中老臣,投其所好,问得元帝入紫皇时的些许线索;又走访栗家桥附近世代居住的人家,了解栗家桥兵变之事;到最后,甚至索性收拾几件行装前往尹柔的家乡——蜃州桐栖县继续访查。

  这一查,竟查出尹柔之母于熙宁五年被胡人掳走之事。

  慕唯清抽丝剥茧,步步深入,终于知晓当年内情。

  文贵妃确为仵胡细作,只因胡人以其母性命相胁,故而不得不设计入宫,向胡人泄露军机。

  贵妃,不才苦心孤诣还你清白,寻到的却是你通敌叛国的证据,这可教不才如何是好啊?

  慕唯清在桐栖住了月余,浑浑噩噩回到慕府,始作《尹柔传》。

  传未成时,却有一年迈妇人前来求见,自称知晓襄帝与文贵妃当年内幕。

  慕唯清不敢怠慢,忙延请她入室一叙。

  谁知这一叙,竟扯出一段惊天秘辛。

  “贵妃每每向胡人传递情报,均与实情有所出入,目的便是不使家国受创,百姓流离。襄帝早有觉察,只是从未点破,就连贵妃,也是在元帝破城那一日才知襄帝知晓她的身份。”

  檀板一磕,书人语止。襄文其事,诸君欲知个中真相,且听明日文妃秘史。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可爱的收藏!

  ☆、第六章 南无靖观书有悟 寒江雪赏字无心

  折扇轻阖,说慕唯清听了那神秘老妇的一番说辞,不禁大惊,连忙追问:“婆婆所言可属实吗?”

  鹤发老妇扑通跪地,“事关家国,妾身不敢妄语。不瞒大人,妾身祖上便是贵妃宫中媵人,当年情景,吾家世代口耳相传,却惮于天家威势,每每不敢直言。当年唐军入城,无双台的大火烧了三四日,足见元帝灭周国史之心,如今还请大人为贵妃做主。”

  慕唯清眉目稍动,忽又一凛,“可襄帝为保文妃,杀害朝廷重臣,又该当何解?”

  “大人明鉴,那上申侯自恃位高权重,早有谋逆之心,襄帝这才托故杀了他,与贵妃无关。当日唐军入宫,襄帝意欲自戕于谪星台,贵妃立誓绝不独活,推倒了殿内所有灯烛,将妾身先人撵出殿外,只求她将实情传之后世。元帝上谪星台时,襄帝与贵妃已然不知所踪,元帝疑为天助,适才以襄字作为襄帝之谥。”

  那老妇言之凿凿,说得声泪俱下,绝不似信口雌黄。况且,她不过一介平凡布衣,断无编造谎言为前朝妃子平反之理。

  “婆婆放心,不才定为贵妃鸣冤昭雪。”慕唯清扶起老妇,“还请婆婆将贵妃生平与不才细细道来。”

  “是,大人。贵妃惊才绝艳,有校书咏絮之才,故而襄帝亲为赐号:文。当年……”

  嘉和元年八月,《尹柔传》成,长安上下争相传抄,洛阳纸贵。

  尹柔之名,数日内便从祸国妖妃转为贞烈贤妃,与栗妃栗之然齐名。

  那边厢,南无靖上疏请废邓美人,却屡屡被拒,这日提及琉姝皇后小产系邓美人所害,又被秦翾飞痛斥,想起慕唯清那为尹柔歌功颂德的传记便怒火中烧,到慕府兴师问罪。

  “慕唯清,你作的这是什么传?”南无靖重重把一卷白宣摔在桌上,“这下皇上非但不废黜,反而愈加看重那会写诗的邓氏了!你这样居心叵测,袒护歹人,究竟意欲何为?”

  慕唯清被问得一愣,旋即也恼了,不答反问:“靖,当年翾飞执意要我入翰林,后来却又改变主意,你可知为何?”

  “为何?”南无靖怒色不减。

  “我对他说,我入翰林,日后若为谏官,必当冒死直谏,不理朝臣非议;若为史官,必当秉笔直书,不顾皇家颜面。”

  南无靖闻言怔住,无言以对。

  “我慕唯清,自认笔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如实所写,对得起天地良心。旁人从中读出什么,与我无关。”

  “唯清……”

  南无靖垂眸,似有所悟。他一素只当慕唯清是只爱诗词歌赋的闲散性子,不喜官场纷争,尔虞我诈,却不知他竟是这般刚烈,当真傲骨。

  “你我从小一起长大,我竟疑你,最是该打!现如今,若论这丈夫之志,圣人之怀,比之于你,我却当真是自叹弗如,而且,弗如远甚。”

  自是,此二人终于冰释误会,再无嫌隙。

  夜来,南无靖重读《尹柔传》,感悟良多,为诗一首。

  残茶退更漏,夜凉剑在手。

  襄皇有遗恨,文妃潜幽愁。

  天地识伉俪,史笔掩风流。

  君恩应似海,臣心不如舟。

52书库推荐浏览: 朝灯不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