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苏夌觉得有什么地方似乎又超出了他的设想。
御痕道:“劳白楼大人费心了。其实大可不必为草民煞费苦心。”他看向周礼桓,“陛下早有把握我迟早会回来,又何必戏耍于白楼大人?”
周礼桓道:“意已决?”
御痕道:“陛下何必明知故问?”
温苏夌听不太懂了,问道:“御太医,你此话何意?”
御痕道:“我是回来请求陛下将厉司交给我的。”
温苏夌道:“厉司?”
御痕道:“陛下留下厉司不杀,便是知道我会为了厉司而回宫。”
原来又是这样。似乎每一件事都在周礼桓的掌握之中,他却无一例外地在周礼桓面前一如既往地愚蠢着。
御痕道:“陛下,既然已经留下了厉司,便将他交给草民吧。他并非有意谋害公主,他的目的是草民。当初,即便你确实有一瞬间怀疑过草民,却还是保护了草民,我想要将厉司带出去的心情,陛下该很了解才是。”
温苏夌听懂了御痕的话,但是他无法理解,他提出疑问:“御太医,这怎么能一样呢?”
然而,周礼桓却道:“你走吧。我会派人将他送给你。御痕,保重。”
御痕如释重负,朝周礼桓跪下,郑重地磕了三个头。他说:“陛下,你也保重。”
周礼桓仿佛并没有带什么情绪,离开。
温苏夌将御痕送走,去了御书房。
他看着周礼桓在烛光下平静得有些无情的眉眼,忽然觉得,这个人,即便似乎总是能运筹帷幄,却还是有些孤寂得让人觉得可怜。
他又心软了。
因为御痕回过宫却又离开了的消息在宫中逐渐传开。一些议论也在悄然传散,说即便张皇榜道歉了,他们的陛下,还是留不住御痕。这样代表了什么?
岚邑天子,是否逐渐留不住人心了?
温苏夌很生气,仿佛被人质疑了自己的私有物品一般,他下令侍卫队,见到有胆敢嚼舌根质疑陛下者,无论官阶大小,一律拿下严惩。责任由他来担。
然而,尽管流言像风一样,愈发猛烈张狂,温苏夌却还是没能抓到一个人。
他冷静下来,终于开始意识到不妥。
——*——
王量下了马车,进得府中书房,背后传来一个欢快的声音:“丞相大人!”
王量被吓了一跳,回过头一看,差些没被气出病来。
温苏夌一身夜行衣,神情似乎还有些自豪。他说:“丞相大人,您丞相府的守卫比公主府上的还警觉,但是我还是进来了。”
王量一口气不顺:“你你你……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温苏夌一看老人家要生气了,赶紧说正事:“丞相大人,我是有正事找您的。来来来,快坐下。”
王量吹胡子瞪眼地坐下:“你这个无法无天的臭小子,丞相府都有胆子闯了?当真是狗胆包天!来……”
温苏夌赶紧道:“丞相大人!您先别生气呀听我说。我怀疑,有人故意在宫中造谣中伤周……陛下,有人想谋反。”
王量的眼神高深起来,他看着温苏夌,道:“有人想谋反?”
温苏夌点头:“不错。丞相大人,我们要再演一出戏,像剿灭周卞一样,剿灭那些胆敢谋逆犯上的乱臣贼子。如何?”
王量捻须,眼神深邃。
——*——
“臣有本奏。”
王量出列,道。
周礼桓道:“宣。”
王量道:“陛下,近年来,我岚邑连连遭乱臣贼子兴风作浪,颇有时运不济之嫌。依臣之见,陛下应亲回高凉祭祖,以求岚邑先祖庇佑,来年风调雨顺。”
此言一出,众臣皆倒吸了口凉气。
这王量也不愧对这丞相之名,先是痛批天子,再是直言岚邑时运不济。当真是不怕触了这天子逆鳞。
只不过,这陛下,经过周卞事件后似乎倒也确实转变不少,冷则冷矣,倒是不再见先前那股傲得死人的自负。
不知是祸是福?
当下,廷上一片寂静。
周礼桓沉吟片刻,道:“丞相所言有理。便依丞相之言,择日到高凉祭祖。朝中事务,便由丞相代为管理。孤祭祖期间,一切皆以丞相马首是瞻,不得违抗。”
众臣齐声高呼:“臣,遵旨!”
——*——
“统领!统领!大人!大人!啊!大人……”
吴黥一边跑一边气喘吁吁地喊。
温苏夌:“……”
待吴黥喘完气,他问道:“怎么?”
吴黥道:“大人!陛下要去高凉祭祖,去一个月呢。是丞相大人提议的。您觉得妥么?”
温苏夌心中咯噔一声:“什么?高凉祭祖?”
他觉得大大的不妥。
温苏夌急匆匆地去找王量,然而王量闭门谢客,翻墙也翻不进去了,王量早有防范。
温苏夌心中恐慌:明明说好一起演戏,为何要单独行动?在这种时期将周礼桓支到高凉祭祖?那岂非朝中空虚无人易攻难守?难不成……王量便是这幕后最大的黑手?师父所说,要倾覆岚邑之人,便是王量?他勾搭错人了?他……打草惊蛇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三祭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