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蛇记_周不耽【完结】(111)

阅读记录

  端木墉道:“假若我再提供八十万石粮草,十万弓弩藤甲,将军是否能在今年之内将北燕狄夷赶出焉支山以东?”

  作者有话说:

  第69章 啮臂之盟(下)

  雒易心中一凛,却到底没有被这天降惊喜砸晕头脑。他不动声色地端起茶盏在唇边,徐徐吹拂去茶汤上一点浮末,微笑道:“我固然知道端木先生是富甲一方的巨商,然而今年天不佑齐,开春以来旱情不断,国中仓廪空虚,无粮可购,这八十万石粮草当从何出呢?”

  端木墉神色不变,道:“国中无粮,那便向境外求购。”

  “可在这个节骨眼上,难保境外商人不会自居奇货,漫天要价。我听说在宋、鲁等地,哪怕成色一般的粟米,也从十铢一石飙升到了三十铢一石……”

  “他要三十铢一石,我给他五十铢,不仅要好,更要快。而且偏偏要向宋、鲁、郑、卫等临近国家尽数收购。”

  雒易沉吟道:“先生是想抢在敌军就地购粮之前,买尽邻国官民囤积的粮草,让敌军无粮可购?”

  “不错。”

  雒易哈哈大笑,向端木墉抱拳道:“端木先生高风义举,实在令人动容。”他轻描淡写地笑道,“请恕雒某无知,值此关头,才晓得端木一族的家底竟然如此雄厚,竟能与诸国相抗衡。”

  端木墉当然听得出这绵里之针,笑道:“将军误会了。这件事,绝非是我端木氏所能一力承担的。事实上,愿意出金援助的商人并不知端木一家。他们深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对于父母之邦,自有一份休戚与共的觉悟,国难当头,当然要倾家荡产以报效。”他见雒易眸光微动,立刻补上一句:“所谓‘为善不欲人知’,这些人究竟是哪些,也请将军不必放在心上。只要将军信得过我,我所允诺的,定然如数达成。”

  雒易道:“我听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何况是奔走四方以逐毫末之利的商人?端木先生慷慨豪爽若此,总不会是打算对雒某分文不取的罢?”

  端木墉道:“雒将军所说一点不差,我确实对将军有所冀求。”他顿了顿,笑道:“请问将军可知,稼穑耕田,其利几何?”

  雒易一怔,端木墉自答道:“旦起暮息,劳作终年,可得利十倍;若辗转诸国,贩卖珠宝金玉,可得利百倍——然而,这天底下最赚钱的买卖,却还是……”

  他前倾上身,目光灼灼,轻声道:“扶持一个即将登临大统的一国之主。”

  雒易勾起唇角,似笑非笑道:“端木先生这是把全副身家都压在我身上了?”

  端木墉坦然笑道:“我相信将军定然不会让我空手而归。”

  端木墉赤裸裸地暴露出内心的欲求。须知齐国商人虽然富甲天下,但和雄厚的经济实力相比,其政治地位却十分卑下。在齐国甚至有法律明文规定,商人乘坐的马车必须用革皮车帷、木制车檐遮挡起来,才能经过朝市,“以其对家国民众无寸功也”。仔细想想,端木墉着意在此革旧鼎新的关头选择阵营,以期获得政治上的回报,似乎并无任何不妥。雒易心下顾虑稍去,抬颔赞同道:“既然是无利不起早的商人,做这笔买卖一定是有利可图才来的。既然如此,我还要再请端木先生做一件事——请你携重金珍宝即日出发,为我游说重贿诸国王室。”

  端木墉一愣,道:“将军要我游说诸国联军,劝他们从齐国撤兵?”

  雒易轻晃盏中琥珀色的清茶,笑道:“诸国角力,从来不局限在疆场之中。以端木先生高妙的口才和商人的嗅觉,定能为我拔城于尊俎之间,折冲于筵席之上。”

  端木墉苦笑道:“话虽如此,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将军何故对端木如此敲骨吸髓?”

  雒易大笑道:“端木先生不妨将眼光放得长远些!你出三成的本钱,尚且有一成的风险;何不多投入一倍的本钱,让我还你一个毫无风险可言的回报?”

  端木墉略一沉吟,啧然道:“将军真是说价的好手。好,我答应你,但是我有一个条件,此行须要有一个人与我一同——”

  雒易断然拒绝道:“不行。”

  “……”

  端木墉轻咳一声,窘迫道:“雒将军,我还没说我要的是谁。”

  雒易冷冷地说:“除非你要的人不是沈遇竹。”

  “这是为何?”

  雒易烦躁道:“沈遇竹只不过是个少不更事、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怎么能经得起长途颠簸,舟车劳顿,还有那群阴险毒辣的政客们的刁难呢!”

  “……”端木墉心酸道:“将军,不瞒您说,我也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雒易以不容置疑的手势阻断道:“不必多言。其他所有人我都可以给你,除了沈遇竹——”

  话音未落,帷帐一掀,有人迈进来,简短地应道:“我会去。”

  端木墉喜形于色,雒易却是郁结于眉、满面寒霜,冷冷斥道:“沈遇竹,你不了解各国的形势,根本无法膺此重任,就不要给端木添乱了!”

  沈遇竹淡淡道:“沈遇竹能不能膺此重任,将军一试便知。”

  雒易紧蹙眉头,看沈遇竹走过来,捡起案上算筹,在案前列出诸国方位,朝雒易伸手示意道:“便以联军中的卫国假设,若将军是卫君,此番配合燕国率军攻齐,根本目的是什么?”

52书库推荐浏览: 周不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