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_王晋康【完结】(2)

阅读记录

[科幻探险] 《临界》作者:王晋康【完结】

作者简介

王晋康,著名科幻作家。1948年生于河南南阳,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兼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河南作协会员。迄今已发表短篇小说80篇,出版长篇小说《生死平衡》、《生命之歌》、《少年闪电侠》、《拉格朗日墓场》、《死亡大奖》、《时间之约》、《十字》、《蚁生》、《与吾同在》及短篇集50本,计5D0余万字。他的作品在中国科幻文坛上独树一帜,风格苍凉沉郁,冷峻峭拔,富有浓厚的哲理意蕴,深受读者喜爱。

——谨以此文献给我仰慕的一位科学家。但本文不是报告文学,人物情节均

有虚构1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90年6 月22日,因为此后数月令人惊怵的日子

是从那天开始的。那年,我14岁,姐姐文容16岁,爷爷文少博78岁,奶奶楚白水

75岁。

离亚运会开幕还有整整三个月,在北京随处可以摸到亚运会的脉搏。街上到

处是大幅标语,高架桥的栏干上插满“迎接亚运”的彩旗,姐姐和我的学校里都

在挑选亚运会的自愿服务人员,公交车司机在学习简单的英语会话。只有爷爷游

离于这种情绪之外,仍是独自呆在书房里埋头计算。那天早上,奶奶比往常起得

更早,作好早饭,拿出一套新衣让爷爷穿上,昨晚她已逼爷爷去理了发。她端详

着穿戴整齐的爷爷,笑道:“哟,这么一打扮,又是一个漂漂亮亮的老小伙啦。”

姐姐和我都起哄,说爷爷真漂亮,爷爷帅呆啦。爷爷像小孩子一样难为情地

笑着。爷爷老啦,确实有点“老还小”的迹象,笑起来像小孩一样天真。他在生

活琐事上一向低能,现在更离不开奶奶的照顾。爷爷生于豪门望族,当年的文家

二少爷也曾是风流倜傥。但他从英国留学归来便选择了一项最艰苦的职业——地

质勘探。50年的风雨已经彻底改变了他的气质,现在,从外貌看来,他更像偏远

农村的乡村老教师。

爷爷马上要去位于复兴路北的国家地震局(我去过那里,是一幢能抗7 级地

震的大楼)作报告,报告的具体内容爷爷对我们严格保密,他一向严格执行《地

震预报条例》的规定。不过据我猜测,这次报告很可能涉及亚运会期间的震情。

别人开玩笑说,我家实行隔代遗传。爷爷是国内著名的地质学家,国内几个

大油田的发现都有他的功劳,连他的学生中还很有几个中科院院士呢。奶奶是有

名的医学生物学家,中国消灭了天花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中有她很多心血。可

惜爸爸那代人没继承他们的衣钵,不过这个传统让我和姐姐接续上了。虽说在1990

年说这话还嫌太早,但至少在我和姐姐的学校里,我们已是有名的地震专家和病

毒专家了。

我父母常年在外地(大庆油田),自从爷爷奶奶退休并定居北京后,我和姐

姐一直住在爷爷家。那时爷爷还没有搬家,住在平安里一所小四合院里,房子十

分破旧,下雨时首先要用雨布遮盖爷爷的那台286 电脑,然后收拾满桌满床的大

部头书籍:地震学、世界地震带挂图、古地磁学、地球固体潮、20年中国地震台

网观测报告汇编、病毒学、医学免疫学、血型血清学、干扰素治疗……爷爷奶奶

似乎比退休前还忙,尤其是爷爷,每天埋头于电脑前认真计算着。夏天,破旧的

纱门挡不住蚊虫,他干脆弄两只水桶把腿脚泡进去,一来防蚊叮,二来降温。冬

天房子像冰窖,他把一只小火炉放在桌边,手冻僵了,就在火上烤一会儿。这种

情形一直持续到石油物探局专门为爷爷配置一台取暖锅炉为止。

常常有他们的学生来这儿探望,或请教。他们常常先站在天井里大声问好,

然后再进屋。凡是爷爷的学生,都是称呼老师、师母好;凡是奶奶的学生,则是

称呼文老师、楚老师好。我和姐姐发现这条规律,常躲在一旁验证,百试百灵。

我和姐姐并没有刻意去继承爷奶的衣钵,但他们的知识不知不觉就传给我们

了,因为这些知识一直弥漫在空气中,潜移默化地渗入我们的血液。比如,姐姐

常常流利地告诉同学,病毒都是采用超级寄生,利用被攻击细胞的核酸来繁殖,

所以,任何药物包括抗生素对病毒基本是无能为力的,只能依靠人类在千万年进

化中产生的特异免疫力,疫苗的作用则是唤醒和强化这种免疫力。不过,人类对

病毒的战争已经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功,天花病毒已经全歼,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全

歼已经提上日程。为什么先拿这两种病毒开刀?因为它们只寄生于人体,没有畜

禽的交叉感染渠道。现在,中国卫生部正在部署围剿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大战役,

将从93年开始,连续数年对8 亿儿童进行免疫。奶奶虽然已退休,卫生部的轿车

仍然常来把她接去,参加某个重要讨论。姐姐笑着对奶奶说:“奶奶,别把鞑子

杀完了,留两个给孩儿杀杀。”

这是说岳全传上岳云的话。奶奶笑道:留着哪,病毒的全歼可不是二三百年

能干完的事。

我也常常对同学举办地震知识讲座。我说地震是人类最凶恶的自然灾难,20

52书库推荐浏览: 王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