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中旬,英国烟草公司为三五牌香烟作的广告也给中国观众留下的深刻印像。这则广告没有情节,只是一大批太空站里的工作人员聚集到舷窗前,观看外面的太空美景。只见随着地球的自转,嵌在大地上的闪闪发光的"555"商标出现在观众面前。
在那以后,中国的一些广告人也曾选用过科幻题材或高科技画面作为广告创意,但由于没有把握科幻艺术的特性,在细节真实方面作得不够,拟人化、童话化的色彩很浓,很难达到前面两个外国榜样的效果。
也有一些企业利用科幻电影作软广告的例子,比如在可口可乐公司赞助的一部科幻片中,来到地球的外星人就用可口可乐来疗伤治病。
值得期望的是,尽管国产的科幻片可能还要很长时间才能与中国观众见面,但几十秒长度的出色的科幻式广告却有可能先行一步,让中国观众眼前一亮。
第二部分:创作篇
丛林里的游击队员亲密无间,同甘共苦,但是行事没有规则,胜得难以保障。理论的匮乏使我们缺乏指导,规则的变换令我们无所适从,因而混乱是会发生的,我们很难为虚无而战!因此--是建立一套中文话语的科幻理论的时候了。
--星河《站着说话的新生代》转引自《科幻时空》99、2期
第六章 科幻艺术的本质
回目录
第一节:科幻艺术的定义
第二节:科幻艺术与主流艺术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科幻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如何理解科幻之幻
第五节:科幻文学与其它文学体裁的关系
一节 科幻艺术的定义 第六章
"科幻小说是20世纪很奇怪的一种文类,对于定义特别具有自觉性。虽然其他的人不见得这么敏感,但科幻小说的作者对如何定义它们特别具有意识。"(王建元谈科幻小说,转引自《台湾科幻小说大全》481页)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科幻艺术长期处在"非主流"、"亚文化"的位置上,在夹缝中生存。没有准确的定位,就没有坚实的发展基础。
当凡尔纳、威尔斯、爱伦·坡等先驱开始创作科幻小说时,这个新兴的文学样式并没有统一的名字。他们的作品被不同的编辑和评论家赋予"科学神话"、"科学传奇小说"、"科学浪漫小说"、"推测性小说"、"未来小说"等名称。甚至有过一个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名称--"伪科学小说"!1926年,当雨果·根斯巴克创办《惊奇故事》杂志时,将这类小说定名为Science Fiction。这个名称最终成为"行业标准"。在中国,Science Fiction曾被译作"科学小说"。解放后,根据苏联的有关名称,将这类小说定名为科学幻想小说。在同行们的日常应用中,这个名称被一缩再缩,先是"科幻小说",最后干脆简称"科幻"。近来大陆有人撰文,呼吁将科幻小说改回为"科学小说",以博得科学界的认可。但"科幻"这个称谓已经得到广大读者认同,几乎没有更变的可能。
台湾科幻界也是在不约而同中使用了"科幻小说"这个中文译名。最初,科幻小说在台湾也有诸如"科学小说"、"科学传奇"、"未来问题小说"等名称。"据我所知'科幻'这个名词,大约在1969年,隐地在中华日报副刊发表一篇评介,就已经使用了,很可能是他首先创用的。当时我还觉得怪别扭的,等于是新发明的中文缩写体,"(黄海《科幻小说的写作》、转引自《台湾科幻小说大全》502页)
了解"科幻小说"这个名称的发展简史是很重要的,因为它说明,"科幻"只是个约定俗成的概念。目前许多关于科幻的定义和争论,都来源于对这个词汇本身的望文生意。比如"科幻小说,顾名思义,既是科学,也是文学"(《世界科幻名著精选》前言)。世界上不存在既是科学又是文学的东西,至多只能说对于科幻艺术的学术性研究是科学课题。此外如"科幻小说姓'科'还是姓'文',科幻小说应该'科'多一些还是'幻'多一些"之类的争论,抛开其它背景不谈,望文生义是个重要原因。甚至个别对科幻艺术不了解的人,看到"科幻"这个最简单的称呼后问笔者,科幻是不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
长期以来,象"科学幻想小说就是科学+幻想+小说"之类的定义一直占据着许多人的头脑。这种望文生义的作法阻碍着对这门艺术的深入认识。想要为科幻小说下个准确的定义,一定要去阅读大量作品文本,从它的创作实践中去寻找答案。而这个方式简单,内容枯燥的功课却是相当一批爱对科幻艺术发表议论的人不愿意作的。相比之下,望文生义、咬文嚼字毕竟要方便得多。
翻开中外关于科幻小说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定义。其中既有比较严格的定义,如"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体裁的小说以真实或想象的科学理论的发现为基础。"(《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4卷720页)。也有一些纯经验性的定义,比如"凡科幻杂志上选用的作品就是科幻小说。"、"类似于凡尔纳、威尔斯、爱伦·坡等人作品的小说就是科幻小说。"(根斯巴克语)不过,无论哪一种定义,都还没有得到哪怕是大部分科幻界人士的一致赞同,并成为"行业标准"。
52书库推荐浏览: 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