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之路_郑军【完结】(53)

阅读记录

  一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如果还没有搞清楚,就不可能建立稳固的理论基础。而弄清科幻小说的内部分类,对进一步搞清科幻小说的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我们了解大象的全貌,才能知道象牙、象鼻、象腿、象尾等并不代表大象,也才能为大象下一个整体的定义。

  当然,面对科幻文学事实上确已存在的内部分类,有些科幻界人士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比如以下两个论点:

  "科幻小说大体可以分两种:一种是走通俗路线,娱乐的;另一种比较有哲学意味,"(郑文豪《台湾科幻小说精选》451页)

  "可以划分出'认知'和'审美'两种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前者的代表人物应当是阿西莫夫,布拉德伯雷、克拉克则是后者的典范。"(严蓬 《关于郑文光科幻小说的审美分析》转引自《郑文光70寿辰暨从事文学创作59周年》)

   台湾科幻作家张系国也提出过一个分类方法:

  "一,探险科幻小说:叙述人在时间空间中的各项探险故事。

   二,机关科幻小说:叙述新奇的科技发明对人类可能带来的影响,如机器人、飞碟、死光枪、爱情机器等。

   三,社会科幻小说:预测人类社会未来的可能发展,也讽刺社会不合理现象,如《一九八四》、《美丽的新世界》等。

   四,幻想小说,以幻想为主,科学的成份减少或完全没有,包括三种,乌托邦科幻小说、鸳鸯科幻小说、文艺科幻小说。"

  张系国甚至将卡夫卡的小说视为科幻小说的典型。

  在《科幻的分类》(《科幻世界》96、4)一文中,吴定柏先生介绍了国外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结论。比如,有的将科幻作品从外在形式上分为"趣味性作品、预言性作品、社会评论性作品";有的从主题思想上将其划分为"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两类;有的依照题材不同将其划分为"技术、人类利益、社会学和末世学"四类;有的则直接根据科幻构思所属的科学门类进行划分。

  但总得来说,与科幻小说丰富的创作文本相比,科幻界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论探索是不够的。

  分清科幻小说的内部门类在实践方面更具有重要作用。不同门类的科幻小说有不同的创作规律。除象凡尔纳、克拉克等极少数的天才科幻作家可以全面地(当然是自发地)把握这些规律,在几乎每个门类中都写出优秀作品外,大多数科幻作者是办不到这一点的。他们最好的选择是自觉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门类,深入钻研,"一着鲜吃遍天"。对于科幻杂志和科幻小说出版商来说,了解科幻小说内部分类的知识就更重要了。因为不同门类的科幻小说有着不同的读者群,有时读者对象差别巨大。搞清这个分类,其作用类似于营销学里的"市场细分"。

  从逻辑学的角度,要进行划分工作必须先找到划分的依据。总的来说,以上分类在确定划分依据方面作得都不够深入,以至于分类的结果含糊不清。在科幻小说这个大范畴里,进一步划分小概念的依据不只一条,可以包括历史渊源、本身特点、创作规律和社会意义等几方面。本文根据这些划分依据进行综合判断,认为科幻小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大门类:预言式科幻小说、科普式科幻小说、艺术科幻小说、传奇类科幻小说。

一节 预言式科幻小说  第七章

  这类科幻小说的最早渊源,是一些哲学大师用文学手法表现其理论体系的著作。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等等。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大凡纯概念式的探讨,本身便是既远离现实又异于现实的,这一点与科幻小说有内在的一致性。同时我们也可以很直观地理解这些哲学家的创作意图:用文学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哲学观点,其影响力远胜于纯粹的学术论文。而且在细节方面的描绘,在创作的自由度上,学术文章也不及这类传奇性的作品。这也是后来催生预言派科幻小说的主要创作动力。

  在晚近一些的渊源中,威尔斯是最重要的一位。他不仅是科幻小说家,而且是现代未来学的创始人。他的科幻小说包含了很多本人的学术观点。随着未来学的发展,这门学科已经由泛泛地谈论一些整体上的社会发展趋势,演化为具体预言某个社会领域的未来进程,也为预言式科幻小说提供了更多创作素材。

  一些自然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也偶尔创作个别作品,为自己的研究扩大影响。如齐奥尔科夫斯基便将他的分级火箭原理写成科幻小说。后来在科幻小说领域中也出现了如《太阳风帆》、《天堂的喷泉》等专门预言某个具体技术发展的作品。另外还有如心理学家,开行为科学一派先河的斯金纳创作的行为科学幻想小说《沃尔登第二》等个别例子,是为了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

  冷战时期,西方学者们写了一些精确描述"核冬天"之类灾难的预言作品。这些作品一次次提醒着人们的理智,在普通民众心目中牢固建立了核战争等于人类集体毁灭的概念,为人类最终告别核战威胁建立了某种舆论上的"防火墙"。如今,关于人口危机和环境危机的科幻作品也在不时为人们敲响新的警钟。这些都体现着预言派作品社会价值。

52书库推荐浏览: 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