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之路_郑军【完结】(54)

阅读记录

  在中国,预言科幻小说这个门类只有极少的代表作品。十几年前,刘兴诗的《美洲来的哥仑布》便是罕见的一例。该作品作了一个历史学方面的预言:根据苏格兰地区发现的印弟安式独木舟,预言数千年前,美洲印弟安人随海潮漂流到达欧洲。这篇小说不仅描写了这样一个具体的科学预言,而且描写了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判决性实验。因而在表达科学思想方法上具有相当的价值。稍后则有水坝专家,两院院士潘家铮先生写的一些以水坝为题材的科幻小说。

  目前,科学预言式科幻小说在中国的主要代表是王晋康。他的《生死平衡》预言了西方现代医学某些基础性的缺陷将导致的危机。《亚当回归》、《义犬》、《豹》等一系列作品预言了科学必将改变人类自身的大趋势,并对此作出乐观派的阐述。其独立的思想观点,迥异于克隆羊多利诞生后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怀疑气氛。当然,作为综合性的科幻作家,王晋康在其它门类的科幻小说中也有出色成就。

  在主题、情节、文笔这三大小说要素中,一般预言式科幻小说在后两方面很难有多少出色之处,因为它们多出自学者之手,而非文学家之手。但在主题方面则有巨大的优势。某种意义上讲,它们都是"主题先行"的作品。只是这里"先行"的主题不是作者自己也不理解的现行政策,而是作者本人自发探索出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在本学科领域拥有领先的地位,并且因为它们的文学性而获得较大的社会影响。也正是因为创作这种科幻小说,要先有货真价实的科学预言,后有文学作品,所以在科幻小说中,这个门类的作品是最少的,几乎可以用屈指可数来形容。但它们的影响力却很大,可以说写一篇是一篇。这正是它们在主题方面的优势所至。

  尽管预言式科幻小说数量极少,并且多是学者们在从事学术工作之余的业余创作。但它在科幻小说这个总体中却具有重大意义。科幻小说是科学与文学这两个传统上极难沟通的领域彼此融合的结果,而当今的预言式科幻小说代表着这个融合过程中科学界一方作出的努力。这类小说在科学方面的严谨和完备往往是纯科幻小说作者达不到的。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的精神内核往往存在于科学家们的实践中,所以对于这些精神内核,科学家也比文学家更有深刻体会。因此科学家们写出的科幻小说能更为准确地体现这些精神价值。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学者们不用其它文学样式来表达自己的成果?比如现实主义题材的文学等等。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尖端学术成果都是"未来完成时"的,在文学里,只有科幻小说是它最合适的艺术载体。而且,学者们创作预言式科幻作品,更多地是探索他们的学术成就会带来哪些社会影响,这也与科幻小说的一惯主题相同。

  如果在科幻艺术内部来讨论此类小说中预言的价值问题,应该持比较严谨的观点。在相当一部分公众眼里,科幻小说就是货真价实的预言。科幻小说家赢得"预言家"美誉的原因,其实与算命先生差不多:"科学幻想小说作家的预测往往是错误的,但他们偶尔正确的预测引起了公众的注意。"(《科幻之路》三卷457页)如果真要给科幻小说本身戴上严肃预言的桂冠,势必要用严格的统计资料来证明:在科幻小说史上出现过的那成千上万种假设,最终兑现了多少?百分比是多少?显然科幻小说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支持科幻文学的人常举出某某科幻作品中的预言最终兑现,或者说似乎最终兑现的预言作例子,来证明科幻文学的神奇。这种作法是不妥当的,因为这是在考较作者的科学水平,而非文学水平。而且这样作就把科学预言小说推入一个两难境地:如果作品中的预言落空,作品就没有价值;如果作品中的预言兑现,作品也会象过时的新闻一样没有价值。其实,优秀科学预言式作品尽管写的是未来,但主要还是要影响当代人,启发当代人来开始或阻止某种事件的进程,或某个事物的产生。

  这个问题也告诉大家,如果一个科幻作者要创作预言式科幻小说,需把重点放在个别科学进步成果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上,而不要放在预言本身在完成时间与完成可能的精确上。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长处:丰富情节、塑造人物,用艺术形象来表达科学预言。"科幻小说可以把时代超越到将来去,找出科学极端发展下对人类带来的冲击。"(张系国《台湾科幻小说精选》450页)凡尔纳作品中的某些科学预言虽然被后来的科学发展证明为错误,比如宇航技术最终以多极火箭为基础,而不是采取发射炮弹的方法,但这些作品却流传至今,读起来仍有艺术魅力。而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中国科幻作者写的一些如今看来非常准确的预言式作品却没有流传下来,正是因为上面这个原因。

  

  

  由于作者文学功力的高低不同,科学预言式科幻小说的读者面有大有小。但它的基本读者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从这类作品中吸收的主要是学术观点,得到启发。而这类小说比相关学术论著的优势,在于它们能尽快地将作者学术观点的影响由本专业的同行扩展到更广泛的知识阶层中。

二节 科普式科幻小说  第七章

52书库推荐浏览: 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