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纯文学的分类方法,一般长篇小说篇幅总在几十万字之间,以二三十万字为主。自凡尔纳、威尔斯开始,这种"普通长篇"构成了科幻史的骨架。与超长篇情况相似,写得起这样篇幅作品的总不会是业余作者,所以国内罕见有此类作品。象乔良的《末日之门》和梁晓声的《浮城》这样典型的普通长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作者有职业作家的便利条件。最近海洋出版社出版了几部如此篇幅的作品。另外还有一些偶尔出版科幻小说的出版社推出一两部这样的作品,如《情有可原》、《二十五世纪的人》等,出版之后旋即消失在茫茫书海之中。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能够持续地生产出普通长篇作品,同样是大陆科幻创作进入职业化的标志。"长篇小说由于篇幅长,内容广,描写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画面丰富,没有相当生活积累和艺术准备的作家便很难问津。这种体裁被认为是文学中的重武器,甚至被称为'当代的史诗',受到读者的欢迎是很自然的。"(《五玉碟》前言)华夏出版社出版)(三)袖珍长篇
指篇幅在十万字左右的长篇作品。这是中国科幻界特有的一种类型。
倪匡的小说是袖珍长篇的典型,他的几乎全部作品都是在十万字左右,且几十年不改。对于现代都市生活的读者来说,这样的篇幅非常适中:太长没有时间读,太短不过瘾。对于有阅读速度的白领读者来说,十万字一般可读一个小时左右,正好是下班或下课以后休息大脑的精神快餐。
但倪匡的"袖珍长篇"都是系列作品,把全部卫斯理故事片加在一起,有数百万字的规模。就是较短的系列袖珍长篇,如《亚洲之鹰》、《非人协会》等,把其全部作品加在一起,也有几十万字,等于是一个长篇。在这样长的篇幅里,刻划人物、交待背景等都可以做得很从容。倪匡作品得以流行,掌握好篇幅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后继者黄易也写下类似的系列袖珍长篇《凌渡宇》。
在大陆科幻界,出版袖珍长篇也是一个潮流,进来看到的一些科幻丛书,如天狼星丛书、金手指丛书、以及江苏少儿、福建少儿出版的科幻丛书,都是接近十万字的作品。但大陆出版科幻袖珍丛书,主要是因为出版商都是少儿出版社或者科技出版社,没有出版文学"巨著"的经验。很多出版社这样作的目的近乎于"试探市场",不好就收。
而对于作者来说,创作这样篇幅的作品往往并非自其本意。要么削足适履,把本该写真正长篇的题材压缩;要么"灌水",把本可以写得很精的短篇拉长。而且没有出现一个象卫斯理故事那样的系列化袖珍长篇。因此,从大陆科幻作者的角度说,写袖珍长篇是一种被动作法,主要是满足出版社的要求。尚未看到对此等篇幅把握自如的例子。所以大陆"袖珍长篇"的市场并不看好。(四)中篇
中篇是大陆科幻作品中最缺乏的一类。但主要原因不是作者不创作中篇,而是找不到发表场所。期刊杂志以一万字左右的短篇为主,单行本则以"袖珍长篇"最流行。恰恰没有中篇科幻的发表园地。实际上许多中篇科幻都被编辑剪裁为短篇发表。
在纯文学界,由于刊物容量大,一本期刊上常常可能发表几个中篇。这个条件在目前科幻界还不具备。(五)短篇
世界科幻史上哙炙人口的短篇不少,更出现了星新一这样专以短篇见长的科幻作家。至于中国大陆,短篇是科幻小说创作的主要产品。不过,与袖珍长篇一样,大陆主要出产短篇科幻,也是因为出版方面的原因:科幻刊物上不刊登中长篇。在这些短篇中,经常见得到象《亚当回归》,《克隆之城》这样本可以写成长篇的题材,看起来不象短篇,倒象故事提纲。
总得来说,大陆作者对短篇科幻的真正规律把握得还不是太深入。"短篇小说是最难写的,因为它要求作者语言表达清楚、简洁。写科幻短篇小说就更难了,因为一篇精彩的科幻故事,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独特的文体风格,还要有对未来世界可者另一个世界的具体描绘。这些细节的描绘必须令人信服。而这些是一般小说的作者常忽略的问题,因为他们常认为读者对这些日常琐事了如指掌。"(《致中国科幻朋友》转引自《科幻世界》94、1、31页)(六)超短篇
即两千字左右的短篇。这样的篇幅与纯文学界中的小小说相比已经不算短,但由于科幻作品必须分出一部分篇幅介绍知识背景,超短篇几乎是科幻创作的下限。因为纯文学作品可以在几乎不介绍背景的情况下,靠作者的"心领神会"达到艺术效果,而科幻文学不可以。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科幻大潮中,经常可以见到超短篇的身影,但今天已经绝迹。由于必须在很短的篇幅内既介绍科学知识,又展开故事,刻划人物,写超短篇和写超长篇一样,可谓当今科幻创作的尖端课题。笔者听说有两家报刊的科幻栏目要两千字左右的科幻小说,试之再三也没写出满意的结果,所以深知其中的难度。而且那两家报刊都没有得到多少合乎篇幅要求的投稿。一家后来刊登的都是数千字的普通短篇,另一家偶尔登一两个超短篇,因无后续稿件而作罢。重庆的舒明武在这方面有较长时期的探索,他的超短篇科幻小说成为科幻刊物上的一个特色。
52书库推荐浏览: 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