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界里,也有一些人不赞成职业化写作,(或用在一些人眼里稍含贬意的词:商业化写作)。有的人把科幻创作的职业化与作协的官方作家体制混为一谈,认为那会大大束缚科幻作者的活力。而如果把商业作者体制作为科幻职业化的基础,又担心由此带来的功利和浮燥会使作者的水平下降,生产大量粗滥之作。当然,此类意见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目前年轻一代科幻作者多出自科幻迷队伍,过于看出激情和朝气蓬勃在科幻事业中的作用。其实,任何一种事业要想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靠得都不是激情和爱好,而是运作良好的体制。
不要忘记,自凡尔纳起,西方科幻的大厦就是由卖文为生的人支撑的。举凡我们熟悉的世界级科幻大师,如阿西莫夫、海因来因、米切尔·克莱顿等,都是商业作者。总体来说,商业化写作的利远远大于弊,尤其是在中国科幻创作尚未成形的今天更是如此。它不仅可以解决科幻作者们自我提高的问题,而且科幻创作体制一旦形成,会吸引大量新手和纯文学界、通俗文学界人士加入,届时巨大的竞争压力也会促进而不是削弱科幻创作水平的提高。
二节 科幻作家的专业素质 第十四章
尽管"科幻作者"尚未成为一个职业称号,但不乏有人讨论科幻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比如叶永烈的自述就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除了广博的科学知识、丰富的想像力和扎实的写作基础,叶永烈认为:'一个科幻作家应该经历一些常人不曾经历的事情,这样,幻想才能更真实'1984年,他为了体验凡尔纳《气球上的五星期》的滋味,曾瞒着母亲乘坐了一回热气球。'半空中风力很大,气球也摇晃得厉害,而且脚下有一种虚浮的感觉,仿佛气球随时都会坠落下去,心都悬起来了。'下了气球,想想真有点后怕,回家又被母亲表责备了一顿,但叶永烈没后悔,'我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扳着手指向我们历数自己的'冒险史':在卫星发射中心穿过宇航服;下过潜水艇,和水兵们一起出海;乘坐过还在试制中的气垫船;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那种C46运输机,到苏式'米6'、'米8'直升机,到最豪华的波音客机都坐过。他还云过罗布泊。'不到沙漠,就不会知道;在那儿晚上赤着脚走一圈,就算是洗了脚。'"
"叶永烈还认为,科幻作家应该跟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广泛交流。他采访过不少在冷僻领域孜孜以求的科学家,比如研究蚊子、跳蚤、虱子、苍蝇、蜻蜒等昆虫的专家,他们的研究成果都能激发科幻小说家的创作灵感。"(《叶永烈--小灵通的爸爸》原出处:《申江服务导报》)
北京的科幻作者们充分利用身边的有利条件,组织了去兴隆天文馆的参观,到西藏考察等活动。这都是科幻作者们自发地进行职业素质训练的事例。
在这里,笔者提出一个科幻作者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标准。这个标准中不包含个人生活阅历的积累,因为那是创作个性化的基础,也不可能统一要求。但在知识结构方面,科幻作者们倒是可以建立一个相对一致的标准。
一 全面了解中外科幻的发展状况。既要了解科幻艺术的历史,又要把握它的最新动向。既要了解科幻文学,也要了解科幻影视、科幻美术等姐妹艺术。必须作到对科幻艺术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如数家珍。这是专业科幻作家的最基本的知识要求。只有熟悉前辈的艺术成就,才能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至少保证你的创作起点不至于太低。偶而读了一两篇科幻作品就开始"照猫画虎",这样的作者虽然勇气可嘉,但终究难成大气。经常可以看到所谓新人新作在重复前人的创作,这里面很大程度上是阅读面不够所至。
二 有相当于高中以上水平的扎实的基础科学知识
要使读者感受到作品内涵的丰富,作者的知识面必须包容读者的知识面。那么,中国科幻读者的知识面又有什么特点呢?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后一站。一个人进入大学接受专业教育,或从事专业性社会劳动,他可能"术业有专攻",但在自己的专业之外,他对其它领域知识的了解,也就在高中水平。所以,科幻作者有高中水平的基础科学知识,能保证他的知识面不低于绝大部分读者的知识面。
另一方面,科幻作品中的科学知识一般比较浅显,基本上就是高中课程的水平。作者有高中水平的基础知识,也可保证他不至于在作品中出现知识上的低级错误。
三 了解当今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动态
这类知识构成了科幻作品的现实基础。只有不断追踪科学发展的脉搏,作者的题材才能开拓,才不至于因掉在科学发展实际水平后面而闹笑话。科学的发展始终对科幻作品的新颖性形成挑战。台湾作家张系国,日本作家光濑龙都是计算机专家。在他们的科幻作品中,都有"计算机吐出穿孔纸带"的情节。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完稿于1962年,当时激光技术刚刚诞生,其功率尚不能烧穿纸片。而在作品最终发表的1979年,激光武器已经成了现实。科幻作品应该跑在科学发展前面。但你必须不停地跑,才能保持这种领先位置。
专业科学家当然也要了解科学发展的前沿阵地。但他们与科幻作家的任务不同,专业科学家的了解要求专精,科幻作家的了解则要求广博。
52书库推荐浏览: 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