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之路_[美] 詹姆斯·冈恩【完结】(621)

阅读记录

  在《再谈目前问题》的第二章中,布利希提出了批评的基本原理:“是作者将实质、形式和自我意识赋予一个文学运动,但是正是批评家在阐释和描绘这一运动,常为其指引方向,有时候(这一提法有待商榷)使其升华……”在《目前的问题》的前言中,他说,一个科幻小说批评家的作用(正如在其它任何方面一样)在于“要求编辑和作者都应知道最低能力的标准”,“向非专业读者说明那些标准是什么”。在《再谈目前的问题》的前言中,他把一个优秀的批评家比作“一个听觉灵敏、热爱他那如日中天的本行以及对那一方面的技巧有博大、深透的认知的人”。

  那就是布利希,在此基础上他又增添了许多他对科幻小说之外的文学的认知,尤其是对同代的文学巨匠的认知,其中首推詹姆斯·乔伊斯。他也是一位颇有才华的作家,1958年因《良心问题》而获雨果奖。他创作了二十部科幻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飞行中的城市》四部曲(1970),包括《地球人,回家》(1955),《他们该有星星》(1956)、《时间的胜利》(1958)和《星球生活设想》(1962)。这些也被人称为他的“流动农业工人”系列故事。在逝世前,他完成了一部题名《如此认知之后》的壮观的三部曲,该三部曲由关于罗杰·培根的历史小说《米兰比利斯博听》(1964)、《良心问题》、《黑色复活节》(1968)和《审判后的一天》(1971)组成——最后两部小说他视为一体。他既是一位多产的短篇小说作家,亦是一位短篇小说批评家。他最杰出的短篇小说有《豆茎》(1952)、《表面张力》(1952)和《电子信号》(1954)。后来,他把这些重新改写成长篇小说:《泰坦的女儿》(1961)、《苗苗星星》(1957)和《时间的梅花阵列》(1973)。他晚年移居英国后写了星际旅行小说《星际旅行》一至十二集和《该死的斯波克》(1970)这些小说本应使他更孚众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他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就是《共同时间》,这是受《科幻小说季刊》之托为封面插图配写的,发表于1953年。小说将首次“成功的”星际飞行这一科幻主题和潜意识象征的创作糅合在一起。1967年在发表于《科幻小说论坛》的一篇文章中(此文后来收编在《搜索奇迹》的第二版),戴蒙·奈特向茫然不知所措的布利希指出了小说中的弗洛伊德式的诠释。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对象征的诠释最好还是停留在潜意识层次上为好,但是很明显,小说既叙说了解释星际陌生环境的难度,又在讲到人类星际旅行的艰险的同时,以同样的笔墨描叙人的境况。

《共同时间》[美] 詹姆斯·布利希 著

 

  ……日子日复一日地缓慢地过去,正如空间时日在无休无止、平淡无奇中往复循环。时间,以及无数的时间片断!

  我的吊床如同钟摆,随着船只沉闷的摇晃而摆动,送走了一个又一个钟点,告别了一个又一个时代,它知道已经历经了多少沧海和桑田。

    ——赫尔曼·马尔维尔于忏悔日

  一

  别动。

  这就是卡拉德醒来时最先想到的,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救了他一命。他躺在原来的地方,身子系在靠垫上,倾听着引擎的浑圆的嗡嗡声。那声音本身出了毛病;他不应该听到超速运转的声音。

  他在心里想:它已开始了?

  此外一切看上去正常。DFC-3已越过常速,达到了星际飞航速度,而他却依然活着,飞船仍在飞航。飞船此时应该是在以22.4倍于光速的速度飞行——刚好是每秒4157000英里。

  卡拉德对此似乎并不怎么怀疑。前两次试航时,就在超速运转即将切入的霎那,飞船如离弦之箭,向半人马座主星飞驰而去;据光谱学分析,它们消失之后中断的一秒钟内的留影显示出多普勒频移,这一移位出现在海特尔预料的开始加速的瞬间。

  问题并非是布朗和塞利尼没有在正常情况下起飞,事情很简单: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听到他俩的消息。

  他非常缓慢地睁开了双眼。他感到眼睑沉重得可怕。从他对坐榻给他的皮肤造成的压力来判断,引力属于正常,然而,要活动眼睑看来几乎是枉费心机。

  他屏心静气,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睁大了双眼。仪表盘就在他的面前,横越他的胸膈上方,依附在支点上。除移动双眼外,他的身体的其余部位仍纹丝不动——他是以最大的耐心移动双眼的——他察看了每个仪表。

  速度:22.4宇宙速度。

  操作温度:正常。

  飞船温度:37摄氏度。

  空气压力:778毫米。

  燃料:一号箱满,二号箱满,三号箱满,四号箱尚余十分之九。

  引力:1克。

  日历:已停。

  虽然他的双眸似乎也在徐徐地凝聚目光,他仍将双眼紧紧地盯住日历。当然,这不仅是一个日历——这是一只万能钟,是专门为了向他显示预期抵达双星所需的十个月时间的流程、也为了使他能看清以秒计算的时间的流逝而设计的。但是对此已不容置疑:秒针已静止不动。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