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拉任性,但是好说话。她从小习惯要求别人立即满足自己所有的愿望,同时如果请求她忍让,并且答应给予她比她所要的更多的话也容易让步。
“说定了,”薇拉吸了口气,“不过你别迟到,我没有钥匙,别让我像个傻瓜似的在门外站着。”
“你放心。”他亲昵地笑了一下,“快回家去吧。”
无论怎样也猜不透阿尼斯科维茨同加利娜认识之谜。娜斯佳所有的时间都有一种感觉,在这件案子上不管抓住什么线索,一切仍旧如同一盘散沙。说法一个接一个被否定,值钱的东西既没被偷走,也没有被用赝品偷换。在小偷和走私犯的圈子中,没有人听说过斯马戈林院士的藏画。没有人光顾过珠宝商。阿尼斯科维茨楼内的邻居们也没在死者门口碰到可疑人。在这上头花费的时间很多,但是一无所获。事情毫无进展。就连早年认识一个普通家庭妇女这一句看似胡说的话中,也没有查出眉目。
但是娜斯桂没有动摇。此外,她习惯于最后见分晓。如果从叶卡捷琳娜·维涅迪克托芙娜方面找不到答案,可以尝试走另一条路,从捷列辛家那方面入手。诚然,消息来源不很多,严格地说,只有伊拉一个。
“当然可以问,”斯塔索夫对娜斯佳说,“但是未必能有什么结果,加利娜·捷列辛娜丧失了记忆。六年前她的两个女儿都还大小,不一定知道母亲认识的人,最小的男孩就更不用说了。只看伊拉知道什么。”
“斯塔索夫,没有你我应付不了,”娜斯佳陪着笑脸央求道,“你那个姑娘如此孤僻,未必愿意同我谈话,一切都拜托你了。”
但是弗拉迪斯拉夫大失所望。伊拉尽力回想,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母亲和父亲认识的人当中有叶卡捷琳娜·维涅迪克托芙娜·阿尼斯科维茨这么个人。斯塔索夫还真的记下了伊拉所能想起来的捷列辛周围所有人的名字。
“你同他们接触接触试试看,”他向娜斯佳建议道,“也许,他们认识你说的那个老太太。”
好主意。先试试接触接触再说……
同曾经跟捷列辛家过从甚密的人会面,给娜斯佳留下了沉重而苦涩的印象。她不理解,怎么能发生一个14岁的小姑娘孤立无援地生活这种事情,竟然没有一个成年人支持她一下。
伊拉最先想起来是博热诺克夫妇,过去曾与捷列辛娜家住在同一幢楼里,还在他们搬到索科尔尼基之前。博热诺克太太是个爱吵架的阿姨,常常会为随便一个话题朝别人大喊大叫,她之所以这样不是因为记仇,而是对她不理解的事情的一种防卫反应。由于她的大脑先天不足,又没受过训练,她懂得很少,以至于她总是从早到晚大喊大叫。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了解情况而害怕上当吃亏,使得她老是一张口就说“不”字。相反,博热诺克先生活不多,嗓门不高,躲在妻子用以吓唬对手的高声大嗓后面坐享清闲,日子倒也过得自在,没有什么特别的难题。
“加利娜出嫁之前,我们同她就是朋友,后来渐渐疏远了。照我看,她的灵魂出窍了。”
“这是什么意思?”娜斯佳感兴趣地问。
“是说她完全疯了,”博热诺克太太挥了一下手说,“开始相信上帝了,不知为什么,总是念叨救世主。”
“难道信仰上帝是发疯的标志吗?”娜斯佳吃惊地问。
“不,可您怎么看?”博热诺克太太马上冒火了,“这是丈夫影响的她,他也上教堂。弄得她晕头转向。”
“你们从来没有听加利娜说起过叶卡捷琳娜·维涅迪克托芙娜·阿尼斯科维茨吗?”
“没有,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是个什么人?”
“根据我的情报,这个女人认识加利娜,在发生不幸时,她说过:‘我就知道,这件事情不会有好结果。’您怎么看,这句话说明什么?”
“不,您怎么看?当然,是说她信仰上帝。我相信,她是在这个基础上发疯的,因此才把孩子们都害惨了。”
“出事之后,您去看过加利娜吗?”
“没有。看她干什么?”博热诺克太太反问。
“你们是朋友,在一幢楼里住了多年,难道您就不关心她的大女儿伊拉?”
“不,你的评论很有意思,”她又提高了嗓门,“难道我们应该把她接到家里来吗?我们自己有两个孩子。”
“不是这个意思。伊拉被送进了寄宿学校。但是在遭遇不幸和父亲去世之后,只剩下她孤身一人,你们就没有想过你们的朋友一家需要帮助吗?”
“不,听您的意思,好像这一切是我们的错,难道是我们把孩子从窗口扔出去的?”
她像装甲车一样刀枪不入。对她来说,原则上不存在“别人的悲哀”这个概念。
“除您之外,捷列辛家还有别的朋友和要好的熟人吗?”
“莉季娅·叶芙捷耶娃,也是我们过去的邻居。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在斯塔索夫根据伊拉·捷列辛娜的谈话中记下的名单中,有莉季娅·叶芙捷耶娃的名字。但是,她所提供的情况也很少,至少她没有听说过叶卡捷琳娜·维涅迪克托芙娜。的确,从叶芙捷那娃的谈话可以明白,加利娜·捷列辛娜结婚两年后,很快就同自己的女友们疏远了。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