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人_王晋康【完结】(2)

阅读记录

  [科幻探险] 《养蜂人(王晋康科幻小说短篇集一)》作者:王晋康【完结】

  副研究员林达的死留下许多疑问。警方从一开始就不相信是自杀,但调查几

  个月后仍没有他杀的证据,只好把卷宗归到“未结疑案”中。引起怀疑的主要线

  索是他(?)留在电脑屏幕上的一行字(他是在单身公寓的电脑椅上服用过量安

  眠药的),但这行字的意义扑朔迷离,晦涩难解。

  养蜂人的谕旨。不要唤醒蜜蜂。

  很多人认为这行字说明不了什么,它是打在屏幕上的,不存在“笔迹鉴定”

  的问题,因而可能是外人敲上的,甚至可能是通过网络传过来的。但怀疑派也有

  他们的推理根据:这行字存入记忆的时刻是13日凌晨3 点15分,而法医确定他的

  致死时间大约是13日凌晨3 点半到4 点半,时间太吻合了。在这样的深更半夜,

  不会有好事者跑到这儿来敲上一行字。警方查了键盘上的指纹,只发现了林达和

  他女友苏小姐的。但后来了解到,苏小姐有非常过硬的不在现场的证据——那晚

  她一直在另一个男人的屋里。

  这么着就只有两种可能:或者,这行意义隐晦的字是林达自己敲上去的,可

  能是为了向某人或警方示警;或者,是某个外人输进去的,但他绝不会是游戏之

  举而是怀着某种动机。不管哪种可能,都偏于支持“他杀”的结论。

  调查人询问的第一个是科学院的公孙教授,因为他曾是林达的博士导师,林

  达死后又曾在同事中散布过林是“自杀”的猜测。调查人觉得,先对观点与自己

  相左的人进行调查是比较谨慎的,可以避免先入为主的弊病。当然这只是原因之

  一,是那种比较讲得出口的原因。实际上呢……人们都知道警方的一条原则:报

  案人的作案可能性必须首先排除。

  公孙教授的住宅很漂亮,他穿着白色的家居服,满头白发,眉目疏朗。对林

  达之死他连呼可惜,说林达是他最看重的人,一个敏感的热血青年;他还算不上

  最优秀的科学家(因为他太年轻),但他有最优秀的科学家头脑,属于那种几十

  年才能遇上一个的天才,他的死亡是科学界的巨大不幸。至于林达的研究领域,

  他说是比较虚的,是研究电脑的智力和“窝石”。他的研究当然对人类很重要,

  但那是从长远的意义而言,并没有近期的或军事上的作用,“绝不会有敌对国家

  为了他的研究而下毒手”。

  谈话期间他的表情很沉痛,但仍坦言“林达很可能是自杀”。因为天才往往

  脆弱,他们比凡人更能看穿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也常常因此导致心理的失衡。随

  后他流畅地列举了不少自杀的科学天才,名字都比较怪僻,调查人员未能记录

  (保存有录音),只记得提到一人是美国氢弹之父费米的朋友,他搞计算不用数

  学用表(那时还没有计算机),因为数学用表上所有的数据他都能瞬间心算出来

  (这个细节给调查人员的印象很深)。但此人30余岁就因精神崩溃而自杀。

  公孙教授说:“举一个粗俗的例子,你们都是男人,天生知道追逐女人,生

  儿育女,可你们绝不会盘根究底,追问这种动机是从哪儿来的。但天才能看透生

  命的本质,他知道性欲来自荷尔蒙,母爱来自黄体胴,爱情只是‘基因们’为了

  延续自身而设下的陷阱。当他的理智力量过于强大,战胜了肉体的本能时,就有

  可能造成精神上的崩溃。”

  调查人员很有礼貌地听他说完,问他这些话是否暗示林达的死“与男女关系

  有关”。很奇怪的是,公孙教授的情绪在这时有一个突然的变化,他不耐烦地说,

  很抱歉,他还有课,失陪。说完就起身送客。调查人员并未因他的粗暴无礼而发

  火,临走时小心地问,他刚才所说的电脑“窝石”究竟是什么东西:“肯定那是

  极艰深的玩艺儿,我们不可能弄懂,只是请你用最简单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大致的

  轮廓。”

  公孙教授冷淡地说:以后吧,等以后我有了时间。

  第二个调查者是林达的女友苏小姐。她相当漂亮,可以说是性感,那时天气

  还很凉,但她已经穿着露脐装,超短裙,一双白腴的美腿老在调查人的眼前晃荡。

  两个调查者对她的评价都不高,说她绝对属于那种“没心没肺”的女人。林达尸

  骨未寒,她已经谈笑风生了,连点悲伤的外表也不愿假装,甚至在调查人在场的

  情况下,她还在电话里同某个男人发嗲。

  苏小姐非常坦率,承认她和林达“关系已经很深”,不过早就想和他拜拜了,

  因为他是个“书呆子,没劲”。不错,他的社会地位高,收入不错,长得也相当

  英俊,但除此之外一无可取。幽会时林达常皱着眉头走神,他的思维已经陷入光

  缆隧道之中,无法自拔,那是狭窄、漫长而黑暗的幽径。他相信隧道尽头是光与

52书库推荐浏览: 王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