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人_王晋康【完结】(93)

阅读记录

  “好吧,明晨7 点来饭店接我,我们尽量早点出发。”

  “放心吧,绝误不了你的事。”他把出租车停在灯光辉煌的门口,一位穿红

  色制服的男侍者恭敬地拉开车门,请客人下车,又接过司机递过来的行李。

  2 第二天,他们赶往圣贞女孤儿院。若昂已经有经验,提前准备了面包和饮

  料,两人在车上对付了早饭和午饭。一路上若昂开得飞快,速度表的指针几乎没

  有低于80英里。到下午,路面开始变坏了,而且越来越糟糕。在7 岁的巴西之行

  的记忆中,除了奔放的桑巴舞、热情漂亮的混血姑娘外,加达斯也清楚记得城市

  周围的贫民窟,那简直是凄惨的地狱世界。这些年,巴西经济腾飞后,这种极度

  的贫困已经消失了。

  不过在这次行程中,他发现“富裕”和“现代化”还未扩散到远离城市的乡

  村,路边的种植园还保留有1 00年前的旧房舍。

  “到了,已经到了。”若昂兴高采烈地说,一路辛苦好像没有使他疲劳。孤

  儿院位于坎塔雷拉山的浅山区,显然是一个过去的种植园改建的。树木郁郁葱葱,

  有巴西南部的雪松、巴拉那松,也能看到野扇棕、卡托莱娜椰子树、野蕉树,其

  它一些树木加达斯就不认得了,若昂介绍说有肥猪树和巴西坚果。

  孤儿院占地极宽,绿树丛像无边的海洋,其间撒着一些简朴的平房,还有一

  些印弟安风格的圆顶草屋。

  进了庄园的大门,汽车又开了很长时间,在一栋三层小楼前停下来。这儿显

  然是过去种植园中叫做“大厦”的主建筑,是种植园主住的地方。若昂熟门熟路

  地奔进去,上到二楼,快活地喊着:“鲁菲娜嬷嬷,我又给你送来一位尊贵的客

  人!”

  他们来到院长办公室,一个瘦小的女人含笑迎过来。她显然是一个卡博克洛

  (白人同印弟安人的混血种),大约50岁,头发已近乎全白了。加达斯曾听独眼

  埃德说她可能是修女,一路上若昂也一直在称鲁菲娜嬷嬷,所以,加达斯已经把

  她认定是修女了。实际上她不是。她穿着色彩强烈的连衣裙,巧克力色的皮肤,

  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同她握手时能感到手心的厚茧。她的动作很轻快,不像50

  岁的年龄,睿智的目光中充满笑意。

  她久久地同客人握手:“欢迎你,远方的客人。”

  “你好,鲁菲娜嬷嬷。”加达斯也使用了若昂的称呼。“我是美国华盛顿邮

  报的记者加达斯。比利,听说了圣贞女孤儿院的善举,想对贵院作一个详细的报

  道。”

  “谢谢,希望你的报道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为孩子们寻找养父母。若昂对这儿

  已经很熟悉了,让他领你参观吧。晚上请住我们的客房,若昂知道在哪儿。等参

  观过后,如果有什么问题再来找我吧。”

  “谢谢。”

  若昂第二天没有走,领着加达斯参观。孤儿院确实很大,加达斯用一个上午

  只参观了很少一部分。这儿分成许多家庭,规模大小不等,每个家庭有一个“妈

  妈”领着,孩子们大都在3~8 岁之间。参观的第一个家庭,家长是年轻的尤蒂娜

  妈妈,管理着30个小孩。“他们是前天刚从非洲送来的,还不能适应这儿的生活。”

  尤蒂娜解释说。的确,这30多个黑人孩子骨瘦如柴,有的肚腹膨大,显然是营养

  极度不良。他们的表情都是胆怯的、畏缩的,呆呆地坐在地上,尤蒂娜耐心地鼓

  励他们参加游戏。

  另一个家庭有60多人,年迈的约娜妈妈微笑着坐在一旁,孩子们正分成几拨

  玩“捉野牛”,吵嚷得像一池青蛙。他们衣着简单,但肤色健康,显然与前一拨

  孩子大不相同。若昂又领他到了一座类似非洲部落议事厅的宽敞的草屋中,屋内

  没有什么家具,只有一地玩具。几十个4~5 岁的小猴崽们或坐或趴,非常专注地

  玩着。多少有点特别的是,这儿到处都是螺丝刀、尖嘴钳等常用工具,不少玩具

  被拆得四零五散。

  “大部分拆散的玩具他们都能装起来,”这个家庭的齐安诺妈妈自豪地说,

  “实际上孩子们还发明了不少小专利呢。比如电子狨家庭──你知道巴西的狨吧,

  是世界上最小的猴子──电子狨不需要人去‘喂养’,而是在互相关怀下长大,

  会自动建立起群体的秩序。只有在秩序向恶化的方向发展时,才需要小主人去教

  育它们。”

  “我知道,”加达斯很有兴趣地说,“我还答应为妹妹买这样的玩具呢,原

  来是这儿的专利。”

  “你妹妹喜欢吗?”

  “简直入迷了!她已经拥有几十只了。”

  两人在这个家庭中和孩子们一块儿吃了晚饭。晚饭是粗食,是巴西人过去爱

  吃的苦薯粉糕饼、黑豆、烤玉米和甜山芋。若昂吃得津津有味,他告诉加达斯,

52书库推荐浏览: 王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