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岛的秘密_[挪威]托尔·海尔达尔【完结】(58)

阅读记录

  这份手稿使用的是智利小学生的抄写本,纸张已经发黄,字迹也已褪色。本子上每页都写着古怪的朗戈—朗戈符号;工整地描着小小的鸟人像、鬼怪像及其他稀奇古怪的符号。对我们来说,这些东西并不陌生,因为在复活节岛的神秘象形文字中也曾见过。我翻了翻,发现其中有几页尽是难以辨认的象形文字,而有几页却像小字典:左面一栏工整地写着朗戈—朗戈符号,而每个符号的右边标着用初学者歪歪扭扭的罗马字母拼成的复活节岛波利尼西亚语的字义。

  我们围坐在蜡烛旁,对着这本褪了色的朗戈—朗戈书稿,惊讶得连话也说不出来。很明显,这本书并不是“村庄艇长”为了故弄玄虚而编造出来的。同样清楚的是,如果书写这些神秘符号的人确实掌握朗戈—朗戈符号的秘密的话,那么,对于解释复活节岛古老象形文字来说,这本普普通通的掉了封皮的小书就具有巨大的价值。

  我注意到,其中有一页写着“1936年”几个字,于是就询问“村庄艇长”,这本珍贵的手抄本是从什么地方搞来的。他说是他父亲去世前一年交给他的。他父亲既不写朗戈—朗戈文字,也不会写现代文字,但“村庄艇长”听父亲说,这本书是父亲亲手抄成的。父亲比着一本破旧不堪、爷爷写的旧抄本一笔一画临摹下来。“村庄艇长”的祖父是位博学之士,能在木板上刻写朗戈—朗戈文字,刻写完毕后还能吟诵这些经文。那时,岛上一些当地的专家还健在,他们曾流放到秘鲁被迫充当奴隶。在那里,他们学会了书写现代文字。其中有一个人帮助他的祖父把这些古老符号的神圣意义记录下来,以防失传,因为奴隶贩子前来袭击时,这些老一辈的专家几乎都与世长辞了。

  面对这本手稿,阿坦及“村庄艇长”的妻子也同我们一样感到非常惊奇。手稿的主人自豪地向我们说,到目前为止,他从未让别人看过这本手稿。他把书稿放在水泥袋里,藏入自己的洞穴。每当他怀念父亲时,才偶尔把书稿拿出来。他决定在这本手稿散失前重抄一本,但他又觉得把这四十一页娟秀的符号一一临摹下来,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建议让摄影师把这本书借走,照下相来,再送他一本复印本。他犹豫了好久,终于同意了。这本丢失了就无法弥补的书稿,就是这样保存下来的。因为考察队的轮船开走后,一天黑夜里,“村庄艇长”驾着小船出海了,至今下落不明。也许这本书稿依然藏在他的洞穴里,而洞穴的入口处已经失传;或许这本书稿随着主人一起漂向遥远的大洋了。

  正文 把仇人置于死地

  ( 本章字数:2526 更新时间:2008-7-10 13:15:11)

  按照当地的标准,这时天色已经很晚,我说我们是否该走了。但是,“村庄艇长”却还留我们坐一会儿,他知道还不到11点,因为附近有头母牛一到11点准会哞哞地叫。我并没有听见母牛叫声,不久,我们起身告辞,那位黑发妇女手拿蜡烛帮我们照到门口。阿坦再次谨慎地让摄影师扶着他的肩膀,走过这块满地乱石的田野。我们很快返回吉普车。看车的恩利克正伏在驾驶盘上酣睡。我们把他摇醒,乘坐吉普车继续沿车辙向北,朝麻风病防治站的方向驶去。接着,一拐弯儿,沿着确实是由牲口踏出来的小路向本岛腹地行驶。天很黑,“小路”在哪里,全凭我们主观臆测。一路上,阿坦只好从车上伸出手指路。他的手上缠着白色绷带,这是他患血毒症后留下的惟一标记,用它在夜晚指方向倒挺合适。

  车行半小时后,我们离开了普那保,把发髻采石场远远抛在后面。阿坦打个手势叫我们停车。在坎坷不平的路上,我们被车颠簸得很厉害,因此,车刚刚停下,六个人赶忙下车,舒展舒展双腿。后面远处的村子黑洞洞、静悄悄的。毛毛细雨已经停止,天空中又布满闪闪群星。“村庄艇长”仰望夜空,悄声说,我们都很“幸运”,因为雨不下了。这番话出自一位复活节岛岛民之口,埃德和我听了都觉得非常特别,因为旱季中的阵雨总是受到岛民欢迎的。阿坦又热切地说,他深信一切都会很顺利,因为塔胡塔胡姑母拥有神力广大的马纳,她不但嘱咐他该如何行事,而且亲自在洞口准备了土灶。

  我们得先越过一堵乱石堆成的高墙,才能步行前进。到了这里,阿坦接过摄影师的全部摄影装备,帮他翻过这道屏障。我心里很害怕,担心有人会摔下来,弄塌墙顶。果真如此,当地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当做不祥之兆。翻过墙,有条小路,他们叫我用手电筒仔细照着,给他们带路。但是,不久我只得停下脚步,因为电池用完了。阿坦兄弟俩紧张地问我出了什么事,我竭力安慰他们。但是,他们仍然十分不安。最后,摄影师把他的手电筒偷偷地塞给我,我又能继续带路了。

  小路绕过了一块玉米地。地里有几块多石地段,光秃秃的没长玉米。最后,小路通到了一个地方。后来阿坦告诉我说,那个地方叫玛泰米亚。玛泰米亚是复活节岛居民给火星起的名字。我竭力想辨清方向,但是,除了我脚尖儿前的手电筒光外,四周很黑,只能依稀看到星星下三座圆形小山的轮廓,此外什么也看不见。这三座小山中有一座在我的正前方,另外两座在右边。

52书库推荐浏览: [挪威]托尔·海尔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