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目不忘_半截香【完结】(58)

阅读记录

“呃……过三天?”
“三天,嗯?”
“……那两天?”
“两天?”
“呃……那……”
两人说话的声音最终还是渐渐消失在唇边。
仙人掌在石头fèng里盯了半天,最终还是乏味地翘着尾巴走了。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
王敬武他们来的时候,正是距离汪医生走后的第一个月整,外面温度越来越高,植物也全部都枯死了,但是平台上的温度却开始变得适宜。
余泽他们决定在平台上开垦出来一片地方种些蔬菜。
这段时间大家都休息了好长时间没事做,尤其事关饮食这种中国人的头等大事。
所有人都挤到平台上出谋划策,有人qiáng烈要求种点儿辣椒,有人qiáng烈要求小葱,有人要求茄子,有人要求huáng瓜,总之零零总总,恨不得把全世界的食物全都种在这一亩三分地上。
最后没办法,梁诚决定除了一些必备的蔬菜,其余种点儿东西给大家调剂一下饮食,具体种什么由大家匿名投票决定。
反正他们从农业站弄回来的种子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能不能种出成果,全看天意。
就是在投票的这天,众人在平台上坐了一圈儿,正说得兴高采烈,忽然有人指着远处的天空:“你们看!有飞机!”
只这一声,所有人都静了,齐刷刷地抬头。
只见溶dòng西北角,也就是他们从行知小学来的方向,有一个飞行物正缓缓往这边来。
然而余泽看这东西的第一眼就提心吊胆起来,因为这个飞行器显然不是飞机,而是一架看上去有点怪异的飞艇。
他连忙组织人先把学生送回dòng里,大多数人都疏散开,这时候那飞艇还在缓慢地往这边来,不知道是不是打算在他们这里降落,速度也越来越慢。
“它看起来是想降落吗?”
“不知道……我们这儿没他们的位置……”
“他们是什么人?”
“看……好像上面有个国旗?!”
余泽眯起眼睛,只见那飞艇前端,好像是有个国旗的标志,很熟悉的红色,五星红旗。
他们已经很久都没见过这个标志了。
除WATA的人外,所有人转瞬间狂欢起来,被疏散了人也听见声音狂奔出来,冲着飞艇不顾一切地大喊:“我们在这儿!在这儿!”
他们将手边纸条和外套全部抛向空中,劫后余生与遇见同胞的喜悦刹那间传遍所有人。
余泽和赵修平被人群冲散了,分开之前,余泽转头看了他一眼,两人都皱着眉头,格格不入地冷静。
飞艇的速度很慢,十几分钟后,它才悬停在溶dòng平台的上方,从上面放下一根绳梯,下来好几个人。
领头的中年男人穿着陆军军装,大约有三十多岁,带着一种整肃的军人气质。
他下来之后环顾四周,立刻大步朝余泽走来:“您好,我是中央一号避难所搜救指挥长王敬武。”

第58章

“我救了不少人,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要求看我的证件。”王敬武将证件塞回去的时候,笑着对余泽说。
事实也是这样,当余泽提出要查看证件的时候,他不得不顺着绳梯爬回飞艇拿了证件再爬下来。
他的搜救证一看就是近期赶制的,还很新,因此王敬武还贴心地提供了他的□□,正是余泽他们曾经去过的那个部队驻地的军官。
“不过这玩意儿早就没用了,作废了。”他感慨地说。
余泽:“军队改编了吗?”
王敬武:“不,是裁军了。世界范围内各国自发裁军,现在军人很少,而且大家标签都打在胳膊上。”
他指了指自己左臂:“有微型芯片,高科技,完全无法伪造。每个人都有一个,防止敌人混入避难所。”
余泽点头表示理解。
要说王敬武能发现他们,也是一个玄妙的巧合。
当时丧尸cháo爆发的时候,大多数人都逃难去了北方。
因为人力有限,所以搜救也多在北方进行,现在渐渐往南部转移,也多是搜救城市,对周边地区尤其是野外搜寻得比较少。
如果不是汪医生他们在行知小学遇到搜救队,要余泽他们真正见到王敬武他们也不知道要再过多久了。
王敬武说,因为汪医生那边有一个病人急需治疗,同时避难所也确实缺医生,所以先派小艇把他们送去避难所了。
王敬武严肃地看着余泽:“汪医生说让我来找一个姓余的年轻人,说是我一定会想见到你。而且他说为了让我尽早信任我,专门给你写了一封信。”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对折好的信纸,一边说:“其实这才是我准备好的‘证件’。”
余泽打开那张纸,只见上面寥寥几个遒劲的钢笔字,确凿无疑是汪医生的笔迹:希望我们告别之后总有机会再见。
余泽反复看了几次,终于将信纸妥当地收好:“希望他一切都好。”
汪医生从溶dòng离开的时候,余泽还十分担心他的安危,没想到过了一个月就这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不得不说是天意。
王敬武:“一定的。汪医生把你们的事qíng都告诉我了,丧尸、内部冲突、鼠疫,而且救了这么多孩子,你们都是国家的功臣。”
余泽笑了笑:“过誉了。”
-
飞艇的大小有限,不可能将这么多人一次xing全部运去避难所,所以王敬武他们就在溶dòng里住下,等待中央避难所加派人员过来。
住在溶dòng里的这几天他们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对dòng中的每个人加以排查。
他带了十几名搜救队员,随身携带设备与过去公安局的户籍系统联网,确认每个人的身份,并发放临时身份卡。
身份卡已经安排了他们将来去避难所之后的临时住址,听王敬武他们说基本生活条件都还不错,温度也很适宜。
dòng里的大多数人都为即将到来的新生活而惊喜万分,余泽却一直冷眼旁观。
王敬武说汪医生把很多事qíng都告诉他了,那他说了多少?
余泽的病说了吗?他杀掉□□犯的事qíng说了吗?
最重要的,鹰组的事qíng说了吗?
王敬武这人看起来好相处,实则半点口风不透,不知道是在等余泽主动去jiāo底,还是想着要在住在溶dòng的这几天发现什么。
他对赵修平和梁诚在这里的权威视而不见,却只和余泽jiāo涉,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还是仅仅因为汪医生的引见而已?
余泽完全不知道。
这天上午,平台处正在查验最后一批人的公民信息,桌子上摆了电脑,桌后排了长龙,三个工作人员负责登记录入。
“我没有身份证号。”李源坐在王敬武他们的电脑对面,语气僵硬地说。
“身份证号是所有成年人必须要的。小兄弟,要不你再想想?或者你以前的住址也可以。”
李源心qíng显然很不好。
工作人员还没说两句,他就bào躁地站起身,啪一声将需要填的表格拍在桌子上,直接就走:“说没有就没有,走了走了兄弟们。”
他一挥胳膊,鹰组人向来同仇敌忾,其他人立刻也跟上,顷刻间走了一大批,队伍短了一截,负责登记的搜救队员一下子就愣了,手里握着笔,窘迫地朝王敬武投来求助的目光。
王敬武正在看之前季业明和牧鸿一起做的丧尸gān扰器,对这东西很感兴趣,看见那边的骚乱,脸上也不动声色,对余泽笑说:“你的人脾气挺大啊。”
围着的一圈人静了静。
余泽环顾四周,注意到所有人都在看自己。
他将gān扰器的开关关上,知道这件事必须谈不可了,面无表qíng地说:“我们借一步说话。”
他一路带着王敬武在溶dòng里七拐八拐,最后gān脆选了最里面季业明的房间。
余泽给王敬武搬出一个凳子,两人面对面坐着。
“你们这里安排地井井有条,是我进行搜救工作以来见过的最有序的地方了。不管是物资安排,卫生条件,还是对未来的规划。”王敬武率先说。
余泽坐在他对面,手里把玩着之前从部队驻地带出的那个日记本,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他们的一切确实安排得不错,余泽有这个自信。
但是这着一切是有条件的。
如果不是鹰组刚开始的武器与人力资源,还有赵修平在鹰组中拥有的权威,他们很难构建一个这样的避难场所。
没有一个qiáng-权人物,大家在这种qíng况下很难做到自发组织协作,连鹰组在的时候,都有石伟那种人在从中作梗,更别提如果没有鹰组,会是什么qíng况。
大家彼此不服,争夺物资,很容易搞得分崩离析,各逃各的命,最后谁也活不成。
“我想知道,中央避难所的条件怎么样?他们会怎么对待幸存者?有公民身份的……或者是没有公民身份的人?”余泽问得很谨慎,也估摸不准自己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回答。
现在qíng势严峻,就算王敬武把中央避难所的条件夸出花儿来,余泽心里也清楚这已经不是和平时期,避难所的物资不是取之不尽的,没有那么多的爱播撒给赵修平他们那样没有国籍的人。
更何况这些人的出身还有很大的疑点。
王敬武坐在他对面,听见余泽的问话,就知道今天的谈话肯定短不了。
于是他也就没有摆出之前郑重的样子,而是解开军装衣领最上端的扣子,将袖子挽起来,感叹道:“我等你这个问题真是太长时间了。”
王敬武看上去有快四十岁的样子,不过据他说,他自己其实才三十多一点,和梁诚赵修平差不多大,只不过“丧尸比较愁人”,所以这一年来才老得格外的快。
他眼尾处眼皮微微向下,看余泽的时候,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对他说:“……因为丧尸cháo刚发生的时候,很多人逃难跨越了国界线,现在地球上的大多数国家互相之间都有协议,出于人道主义原则救助他国公民,这已经是一个共识……”
“……另外还有一些犯罪分子的问题……”
“……关于无国籍人员的问题,虽然比较少见,但是协议上也做出了规定。如果自愿加入我国国籍,对于一些在丧尸cháo中有贡献的人,我们可以优先考虑接受其入籍申请。尤其――”
说到这里,王敬武的目光饶有兴致的看着余泽:“尤其是在有重要人员担保的qíng况下。”
说着他还开了一个玩笑:“你也知道,我国国籍向来非常非常地难拿,现在的机会几乎是百年一遇,我建议你考虑一下。”
虽然qíng况特殊,但这也不失为一个事实。
余泽苦笑了一下:“我们恐怕不认识什么重要人员。”
王敬武看着他,缓缓地说:“汪医生向我介绍你的时候,专门说过――请恕我唐突――但是你所患的疾病对军方来说确实用处很大。”

52书库推荐浏览: 半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