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到了中学毕业的年纪,孩子就不参加这场聚会了,照片上找不到所谓的年轻人——高中生或大学生的他们。
我也是上高中以后就不去了。有一阵子好像是母亲和外婆两个人去,但外婆过世之后是什么情况,我就不清楚了。
总而言之,外婆的娘家辽阔极了,大到能够轻松容纳这么多人住宿。
话虽如此,我也从来没有俯瞰过整栋房子,完全不清楚整体的状况。而且也没有平面图,不知道房间数目和大小、占地的多寡。
那是生活空间拘束狭窄的都市人的感受无法掌握的规模,广阔得甚至没办法把它当成是一户人家。
或许是因为孩童身形矮小,感觉更是巨大了。
不管是走廊还是房间,一切都很大,非常大。
像天花板就高得离谱,简直就像体育馆。
可是即使处在这种不合身形的格局中,看到和摸到的毕竟都还是伸手可及之物。
除了广阔的印象以外,玄关的模样我几乎全忘了,但我还想得起来脱鞋处的木框那油亮亮的黑色木纹。嵌在雪见纸门①上的玻璃透花图案是乘在船上的人,还有奇形怪状的茶柜里面装着黑色的茶托等等,这些我都没有忘记。
那栋屋子好像在十年前拆掉了。
家族轮替了两代,可能也有遗产税之类的问题吧。好像重新改建成一栋和土地相比还算大的房子,土地则是分割出售,现在也盖起了公寓。田地也不见了。
就在房子拆除前后,亲戚也不再众会了。
最后一次的家族集会,我想应该是外婆么弟的丧礼。外婆么弟是她那一代最后离世的,从此以后,即使亲戚中有人过世,好像也不会连年轻人都参加了。
说是年轻人,但辈分从底下算起来还比较快的我也已经年过三十了。当时的孩子到了现在,完全没有往来,到了他们的儿辈,我想更是彼此完全没见过。
这些是有关于那栋古老大宅的回忆。
日式房屋很冶。吸湿和排湿性虽然优异,但无论在材质上或结构上,保暖性都称不上好。
宽阔的地方更是寒冷。
即使每个房间都放上暖炉?还是难以温暖整个家。
像是走廊和大客厅,无时无刻都冷飕飕得,寒冷彻骨。
对于只在冬季造访的我而言,外婆的娘家就是冶飕飕的地方,就是冬天。
寒气逼人的冬之家,聚集了近十户的家族。
有那么多人在这里过夜,想必一定吵翻天了;然而在我的印象里,冬季聚会是十分安静的。
吹过寒冬田地而来的干冷风声。
远方传来的小溪潺潺声。
偶尔掺杂其间的雪声。
雪花嘶嘶堆积。实际上雪并不会发出声响,外婆娘家的所在地也不是会下雪下到积雪的气候,但是晃过窗外的白色小点,在年幼的我心中显然是会发出声响的。
换句话说,
那里就是如此寂静。
话虽如此,因为也有许多小孩,一闹起来,还是会吵得天翻地覆。
鬼捉人、捉迷藏、摔角、家家酒……
不管是在广阔的屋子里,还是更辽阔的庭院里,我们玩遍了这类游戏。
大客厅有一架比较大的电视,我们也会聚集在电视机前玩闹。
玩扑克牌或日式纸牌,还有各种莫名其妙的游戏。
我大概是年纪第二小的。我记得还有一个小婴儿,所以我应该是第二小的没错。那个小婴儿也在不知不觉间不再是婴儿,开始跟我们玩在一起了。我忘记他的名字了,不过他是个灵敏得像只猴子的孩子。
当时真的很快乐——我想。
因为我记得……我很期待去外婆的娘家。一到秋天,我就迫不及待冬天的到来。和一年只见得到一次面、大我一些的许多孩子一起玩耍,有着异于平时玩耍的乐趣。
至少直到小学低年级左右,我都很期待去外婆的娘家。
不过,
住在外婆娘家时,也并非成天都在玩,而且我也不是只期待能和亲戚的小孩玩耍。
因为没有特别决定日期,所以每一家抵达和离开的日子都不同,有时早到一步,有时留到很晚,每年都不一样。没有其他孩子的时候,或是玩累了、玩腻了的时候,我总是会去某个地方。
那里是我特别中意的场所。
地点位在大房子的角落,我想是最边缘的一个小房间。
其他房间每间都很大,即使是小房间,我想也有十张榻榻米以上。而且只要拆下纸门,房间要多大就有多大;可是只有那个房间不一样。
那里大概……有六张榻榻米大吧。
它位在漫长走廊的尽头处,不晓得是做什么用的,是仓库或储藏室吗?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类似茶室的房间吧。
不过里面没有任何可以泡茶的设备。
这里和其他房间不同,除了入口的纸门以外,全是京壁②,没有壁宠或壁柜,什么都没有。
小窗一扇、药柜一只、像长衣箱的箱子一个。
是一间感觉不到任何风情,杀风景的单纯和室。
唯一可以算得上特征的地方是……
角落的墙上开了一个洞。
不知道是老鼠啃出来的,还是小孩子恶作剧挖开的,京壁下侧邻接踢脚板的部分崩落,开了一个三角形的洞。
洞里一片漆黑。
虽然一片漆黑,但也没有什么空间——应该吧。
墙壁另一头应该就是隔壁房间,可是我觉得那个洞并非像隧道一样贯通整堵墙。我完全不记得——或者说根本不知道隔壁是什么房间,可是如果洞贯通墙壁的话,里头看起来应该是亮的,因为墙壁并没有多厚。
洞没有贯穿,所以应该只是京壁被挖开了一些而已。
可是小时候的我把它当成洞穴,称它为洞穴。
——洞穴房间。
我很喜欢洞穴房间。
洞穴房间晒不到太阳,通风也很差。
然而不知为何,里面打扫得很干净,榻榻米总像刚换过似地青翠极了。是家里有人经常更换榻榻米吗?也可能像榻榻米被家具遮住的部分总是维持翠绿一样,因为晒不到太阳,所以没有褪色罢了。我猜这房间并不常使用,后者的可能性很高。
一打开纸门,榻榻米的味道就迎面扑来,房内充满了蔺草香。
里头寒气彻骨,因为没有暖气也没有人气吧。
我发现洞穴房间,是几岁时的事?
不管如何回溯记忆,都回想不出来。
不过比对其他记忆,至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就经常出入那个房间了。
我记得我们模仿那年流行的电视英雄节目,所有孩子在整个家里到处跑。
那个时候我们一边吵闹,一边在走廊跑来跑去……
也跑进了那个洞穴房间。
——这是什么房间?
——好小。
——好臭。
——这里有洞耶。
因为这里是洞穴房间啊。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京极夏彦 京极夏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