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次郎先生,欢迎欢迎。不知先生来访,抱歉让先生久候了。」
「不不,扰您会客,还请老隐士多多包涵——」
先生可是为了百物语来的?老人说道:
「不知老夫借给先生的书卷,是否有派上用场?」
与次郎正欲回答,却发现老人依然朝小夜定睛凝视。
若不介意,还请先生入屋详谈。这下,一白翁方才低声说道。
【肆】
噢?
原来如此,先生果然独具慧眼。
没错,正是如此。百物语这东西,其实不过是出教人心生畏惧的戏。与其说是迷信,其实是符合道理的。
没错。原来与次郎先生也做如是想?
诸位先生,尤其是揔兵卫先生,不时对正马先生所陈述的西洋知识百般挑剔,但真理其实无东西之分。
不仅如此,亦无古今之分。凡古人所言、古人所信者,皆不该以迷妄斥之。凡对古人合理之事,对今人亦是合理。或许说明或解释方式略有出入,但水往低处流这类道理,古时如此,如今亦然。即便到了异邦,亦不可能有任何不同。
只不过,主张所有西洋知识均是崭新、正确,的确有待商榷。
但凡西洋知识均斥之为无稽,并视陈述者为假洋鬼子而不加理睬,亦是有失公允。不论是古是今,亦不论出自何人之口,凡真理者,均是正确无误。总而言之,所谓天然摄理,本就是无可改变。
人伦世理,岂可能简单改变?
是的。
没错。应是神经过敏所致。
因此,一如正马先生所言,对真理无须过度拘泥于特定法式。只要效果相同,即便形式有异,亦属有效。
没错。
只要原理相同,采任何法式,结果应是大同小异。但诚如正马先生所言,择一众人均可遵循之法则,的确重要。
即便不知正确法式,但百物语这东西应是广为人知。
于夜中聚众陈述怪谈,而且须述足百则。
房内益渐昏暗。
述足百则将起异象。
噢,请容老夫更正。
应是——据传将起异象。
没错,并非注定将起,而是据传将起。
正是如此。诚如揔兵卫先生所言,并不会起任何异象。
仅是口头陈述,岂可能发生任何事儿?不过,就气氛与内心所感而言,与会者的确能产生某种仿佛有异象将起之心境。
没错。
任何人均无例外。
不过是为此而设的戏码。诚如正马先生所言,这规矩任何人皆知。在夜里渐暗的房内聆听接连不断的鬼怪故事,会带来何种情绪,想必任何人均不难想象。
没错。
故此,老夫稍早表示这并非迷信,但就某种意义而言,百物语依然是个迷信。不,或许该说,是种借佯装迷信方能成立的戏码。
先生认为这道理实难理解?
是的。举例而言——若能确定述足百则将起异象,会是什么样的情况?若能证明述足百则将起不祥灾祸,将会是如何?
没错。
诚如先生所言。
如此一来,任谁都无胆尝试。
当然要敬而远之。
欲一窥可怖事物的好奇,绝非出于乐于遭逢危险、灾难、或不幸的心境。观看令人厌恶、催人作呕、令人不忍卒睹之事物的欲望,绝非出于对令人产生不快之事物的喜爱。
无人乐于观看令人厌恶之物,亦无人乐于遭逢不幸之事。
凡为人者,皆知自己不想看见或遭逢某些事物。但若能确定不祥后果可以回避,出于好奇,仍可能放胆一试。
没错。绝对无人勇于正面面对不祥异象。
顶多只敢偷窥一眼。先是略事窥探,若不愿再观看下去,便能立刻停止。是的,得先确保安全,一窥可怖事物的好奇心方可能涌现。若无法确保安全,对此就该敬而远之,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正是如此。
若真能起异象,任何人均无胆尝试百物语。
但若将起异象一说若仅是传言,人们可就乐于尝试了。
若气氛真的变得过于骇人,便可就此打住,以确保安全。
没错。故此,并无人知晓真相。不过,凡人通常均视此为不可能,认为此事绝无可能发生,毕竟是毫不合理。但既然有此传说,便教人认为或许不妨一试。
此即老夫所指的佯装迷信。
是的。正是如此。
就连古人,理应也知进行百物语怪谈会绝不至于起任何异象。话虽如此,却仍有此传说。
没错。
的确是暧昧不明。
也不知究竟是虚是实。
是夜是昼。
是明是暗。
是的,正是如此模棱两可,宛如筑罗之海(注:出现在日本中世文学作品中的假想海域,据传位处日本、朝鲜、中国之间)。
百物语就是这么回事儿。
没错。故此,百物语书卷所采用之手法,便是反此道而行。
是的。最初的百物语书卷乃是咄本,即滑稽本(注:咄本为江户时代将流行笑话集结成册的书籍,亦作滑稽本)是也。
不不,老夫并未将此类书卷借给先生。
没错没错。内容多陈述幽魂现身、或妖怪出没一类奇谭,再斥之为无稽一笑置之。亦即借世间绝无此事的态度,主动将模棱两可之百物语予以推翻。
借此,读者得以宣泄心中郁闷。
没错,读来当然教人心神畅快。
发现世上既无异象,亦无鬼怪,任谁当然都要安心大笑。
是的。接下来问世的,则是反此道而行的书卷。
这可有趣了。
即便无人尝试百物语,坊间怪力乱神之巷说依然不绝于耳。有人便煞有介事地将此类传说加以详实记载,佯装此类怪谈乃真有其事。哪管此类故事是虚是实,皆拟史实撰法加以记述。没错没错,正如与次郎先生所言,若不如此撰述,读来可就不骇人了。有人便是采用此法,记述连篇百物语逸闻。
如此一来。
是的,大致上便是如此。虽知世间绝无此事而欲一笑置之,但尝试百物语,却仍可能碰上令人不寒而栗之异象,甚至可能教人丢了性命。
这传言究竟是真是假?
若果真如此,结果将是如何?
噢,除此之外,此类书卷亦以百物语为题。可见体裁乃拟古传之百物语法式,仅是改口述为笔述,如此而已。
当然,进行百物语什么也不会发生。而此类书卷中之记述,也均是难判真假。犹如摇摆于虚实之间,究竟是创作抑或实录,根本是无关紧要。
没错。
原来先生还记得。
老夫欲出版者,即此类百物语书卷是也。
此乃老夫长年之夙愿。不过……
是的,到头来还是没能如愿。多年间,老夫仅为生计随手写些人情故事、滑稽趣闻、乃至无趣至极的谈情说爱故事,最后流于倦怠,索性封笔。唉。
年纪轻轻便过起退隐生活,二十数年后,方才惊觉自己年事已高。如今,已是个如假包换的隐居者。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京极夏彦 京极夏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