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之魔_[美]丹·西蒙斯【完结】(59)

阅读记录

  理查把这两把短冰镐交给我,然后摩挲着满是须茬的脸颊和下巴。虽然那天早晨我们从那家非常差劲的旅店弄了些热水,但是他还是懒得刮胡子。

  “我开始有些明白了。”他说。

  我拿着这两把武器似的冰镐手柄,把那两个非常锋利,如同镐头似的东西晃来晃去。我想象着这些又长又弯曲的镐头穿透一个法国人的头盖骨是怎样一番情形。

  “你是怎么发现这个地方的……伊德沃尔山谷?”理查问。他向后伸着脖子,仰头望向垂直的冰崖,此时,上午快过去了,在阳光的照射下,那里闪闪发光。突出的板石和悬冰就悬挂在我们的头顶之上,可怕极了,仿佛这巨大沉重的突出冰石随时会坠落到200英尺之下,砸在我们身上。这块突出岩冰太宽了,压根儿不可能脱绳攀登,岩石的宽度至少是让-克洛德身高的双倍,而且因为结了冰,宽度又增加了5到6英尺。凭借理智的方式,根本没可能爬上这块垂直突出岩冰的最后8英尺左右的冰壁。

  “我找英国的冰川攀登者打听过,问他们哪里是英格兰和威尔士最好的冰川。”让-克洛德答。

  “英国有攀登冰川的人吗?”理查问。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假装惊奇或惊讶的语气。我一直相信理查认识英国所有的登山者。法国和德国的大多数登山者他肯定也认识。

  “倒是没几个。”让-克洛德说,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

  “还有什么?”理查一边问,一边指着依旧十分鼓鼓囊囊的袋子,听上去十分着急想看里面会有什么古怪的东西突然冒出来。

  让-克洛德・克莱罗克斯转过身,后退几步,把手搭在眉头,和理查一起举目张望那面几乎垂直的冰壁,以及我们上方差不多200英尺处那道令人胆战心惊的突出岩冰。“接下来,”他说,在越来越大的风中,他的声音几乎不可闻,“……接下来,我们三个人今天就要爬一爬这面冰壁。从下到上。也包括那块突出的岩冰。一直登顶。”

  好吧,我得实话实说。那一刻,如果不是我肯定我的丝绸内裤和新买的羊毛提灯裤会冻成又长又非常不舒服的冰锥,我没准会被吓得尿裤子。

  “你他妈……不会……是……认真……的吧……”我对我这位身材矮小、从前的法国好朋友说。这是我生平第二次说“他妈的”这几个字,当着我这两位新结识的登山伙伴说自然是第一次。

  J.C.笑了。

  *

  J.C.从最大的袋子里拉出三个非常结实,却是用轻革做成的……“安全带”,这个词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不过前面的带子在胸口中央交叠在一起,配有金属挂钩,而整个宽带上还有很多挂钩……当我和理查犹豫不决地用力拉着安全带套在身上的时候,让-克洛德则尽量抬高左腿,把他那带有12个爪的前踢式新冰爪踢进冰壁里,然后用他那两把短冰镐带有镐头的一端劈凿,我注意到短冰镐通过短皮带和环连接在他的手腕上,然后他缓缓站起来,直到最后,他身体的重量完全靠那只硬挺的的左脚登山靴支撑。他的安全带发出叮当声,这是因为他在上面别了很多他自己设计的钢质工具,包括另外一件放在皮套里的破冰工具,很多发亮的挂钩,一大包冰锥,还有其他几袋叮当响的东西别在他的带子上。一大卷绳子吊挂在他的肩膀和胸口上,此刻,他正一边向上爬,一边慢慢地把绳子放到他身下。

  他向下拉右手中的那把短冰镐,急速抖动,从冰里拔出来,然后用带镐头的一端深深劈凿进上方4英尺的地方。此时J.C.全身的重量依旧靠左脚支撑,我觉着这么做倒是没什么难度,然后他抬起右脚踏住上方几英尺的地方,扭动左脚上的前踢冰爪,将其拔出冰层,然后凭借双臂的力量向上拉升身体。他使劲将左手里的冰镐深深凿进比右边冰镐所处位置更高的冰壁里,然后抬起左脚,登踏进寒冰之中。

  J.C.站在那面冰壁6英尺高处,就和他站在城市里的人行道上一样悠闲轻松,他扭着身子看看后面终于把安全带套好了的理查,说:“如果这是珠峰北坳下方的冰壁,我们就必须给其他登山者和挑夫做好攀登准备,你觉得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开辟出必不可少的踏脚处?”

  理查眯着眼睛向上看。“这里太陡了,无法开辟踏脚处。而且还有那块突出的岩冰……根本是不可能的。挑夫上不去,即便有固定绳索也不成。”

  “那么好吧。”J.C.说,站在那笔直的冰壁上,他甚至连粗气都没喘,“那我们就带一个去年桑迪・欧文串起来给挑夫用的百英尺绳梯似的东西。挑夫可以顺着它跟着我们登山。”

  “那也是在马洛里自由攀登冰川竖坑,也就是冰壁上的一道裂沟之后,”理查说,“他们还装了一个滑轮,以便把装备拉上去。”

  “可假设有人能够只凭借凿出踏脚处这种方式就能登上这座冰壁,”让-克洛德不依不饶,“第一次攀登需要多长时间?”

  理查有向上看了看。阳光照射在垂直的冰壁上,十分刺目。他用力拉过护目镜戴好。“三个小时,”理查说,“或许四个小时,或许五个小时。”

  “七个小时,”我说,“起码需要七个小时。”

  J.C.笑了笑,又开始一边用冰爪楔入冰面,用短冰镐凿冰壁向上爬。每隔30英尺他会停一停,用他的镐头带尖的一端在他上面或面前的冰壁上凿出一个小洞,然后从别在安全带上的包里拿出一个12厘米到18厘米长的冰锥,用手旋拧冰锥,且总是按照尾部倾斜向上的角度,也就是向下倾斜着将之拧进冰壁之中,据我的判断,冰锥与他的重力和引力的方向呈现45度到60度角。有时候,冰太硬了,冰锥无法完全被旋拧进去,J.C.就使用冰镐镐头的尖端或从他的带子上拿出一种破冰工具,伸进冰锥的孔里,从而发挥更大的杠杆作用,将冰锥彻底推进冰中。

  每固定住一个长冰锥,他就咔哒一下套一个挂钩在上面,然后用他自身的重量来测试其是否结实,而绑在登山靴上的冰爪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冰壁。

  即便每隔10码左右他就要停下来,把起到保护作用的冰锥插入冰壁之中,可他还是像只蜘蛛一样向冰壁上方爬去。有时候他需要使劲儿把两把冰镐都凿进冰里,然后使用双手把不易旋拧进冰壁里的冰锥弄稳固。这两把冰镐仅用一根两端叉开的拴绳连接在一起,这根拴绳则从安全带胸口部分的一个挂钩中穿过,连接着他手腕上的一个挂钩。

  随着他越爬越高,我也越来越难看清楚他是如何移动的。他把他的绳子穿过安全带胸口和腹部部位一连串复杂的结中。从理论上讲,如果他从冰壁上掉下来,他的绳子会延缓他的下坠趋势,可如果他又向上攀登一步,在他还没来得及插入另一枚冰锥之前,他真从他所处的高度摔下来,那么在绳子卡住最近一个嵌入冰壁的冰锥的孔眼之前,他可能已经垂直摔下了60英尺。就算有很好的立足点和绳索拴系点,能够把拴在一个已经垂直跌落了60英尺的人身上的绳索拴牢在拴系点上的登山者几乎寥寥无几。向下的拉力太大了。而且在那样长距离的滑落之后,跌落的速度将非常快。

52书库推荐浏览: [美]丹·西蒙斯 丹·西蒙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