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一万年_宝巨【完结】(51)

阅读记录

  “那东南区域,是我们最后商量好的地盘划分,整个东南区域都归李真。”

  “那是李真曾经捡破烂地区的旧址。不准进入。现在谁都不准进去了。要好好保存着。”

  “谁说捡破烂不能出人头地?我们的同行李真,以前就在东南区域那块捡破烂,三年,捡出了一个状元,厉害不。”

  “……”

  每日,不少杭城郡的百姓,甚至是相邻郡城的人,或个下辖县的人慕名而来。

  去钱塘谷参观那被红绳圈起来的东南区域。瞻仰‘破烂状元’曾经三年淘金的旧址。

  只是因为一个状元的名气,就连恶臭漫天的钱塘谷里,都耀耀生辉。就连那些破铜烂铁,大家都觉得似乎在闪烁金光。

  有些人趁着没人,从钱塘谷那被圈起来的地方里,偷摸的捡回去一个破烂。挂在自家还在上学的子女的卧房之中,说是让自家的子女也沾沾状元的龙气,但更多的目的却是激励自家的子女也如李真般刻苦。

  学习累了,便抬头看看挂在屋里的破烂废品,想想李真曾经三年自供自读的场景,心里便又有了动力。

  丝毫不夸张,整个九州对于状元的追捧远超一万年前的巨星。是狂热的,是疯狂的。

  有商人找到了李真,愿意出五十万币,收购李真曾经居住十六年的那个破烂窝棚。

  也有商人找李真,愿意出十万币,收购李真堆在墙角的那一大摞的旧书。

  之所以如此值钱,是因为李真的这个状元实在太过坎坷,他考上了状元的故事被酒肆勾栏的说书人,编成了情节曲折的故事,只是稍作加工,竟然与真实情况错差不大。

  从卧薪尝胆,到自供自读,到黄浦赶考,到燕子矶生死大劫……

  闻者落泪。他们才知道,李真的这个状元来的真的不容易。

  一个人,究竟是如何在天崩地裂之中悍然而立的?

  一个人,又究竟是如何在困境之中重生的?

  一个人,他又是如何在孤苦的黄沙漫天中,一个人孤独的赶考,一个人孤独的受难,最终一朝成名天下知的。

  ————

  第三天,已经被强行拉到府衙去居住的李真,穿上了张猛为其购置的珍贵丝绸袍服。沐浴焚香,迎着朝阳走了出来。

  对门,齐愣子一身金戈铁马大踏步而出。两人相视一笑。

  “早啊状元。”

  “早啊差人。”

  “……”

  铁蹄声滚滚而来,远处席卷沙尘漫天。

  一千余皇宫正经禁军悍然冲进杭城郡,欢歌燕舞中变得肃静:

  “圣旨到!”

  第30章:南辕北辙

  已经做好了沐浴焚香的李真大踏步走出了府衙,身后跟着杭城郡府衙的一众大小官员。

  全城百姓皆尽赶来,然后跪在了地上,满眼羡慕的看着李真。整个杭城郡有史以来,唯一一个接到圣旨的人!

  头戴金硫平顶冠的传旨大内官人,昂首挺胸的站在府衙门口俯视一圈整个杭城郡,朗声道:“李真接旨。”

  李真早已听说了规矩,连忙左手拍三下右臂,右手拍三下左臂,寓意‘净尘’。

  然后对着中州方向抱拳拱手。再对着圣旨四拜一叩。为‘稽首四拜礼’。

  “民,领旨。”

  李真叩首后,又站了起来,他无需跪着领旨。只是站在那里,低着头就好。

  大内官人看着李真,朗声道:

  “浩瀚九州,荀天子令:东南州彗星出世,为九州大兴之兆。复兴五项学术新意,使朕老泪纵横。好你个百年来,天上地下九州第一状元郎。宣你速速进京,有太多话想询问你。

  令,沿途各路每过一镜,当地州督、郡主亲迎、相送、陪护。使状元风采横穿九州,验证朕登基以来唯一亲自批分状元,是否风采少年。毕。”

  李真深吸一口气,上前三步,单膝跪地:“民,领旨。”

  大内官人笑了笑,将圣旨卷好珍重的放在李真的手中。

  李真接过,转身又交给了齐愣子。

  身边犹如战神般打扮的齐愣子立即帮他接过,装在了提前准备好的乌木盒子里,然后双手怀抱在胸膛上。

  众人起身,全都沉默的看着李真。

  李真心知,此去遥遥无期了,从杭城郡踏出的这一刻,以后便很难再回到这生我养我之地杭城郡了。

  心潮澎湃中,李真面对杭城郡众多百姓,双膝跪地,一叩首:“李真感谢十六年来,家乡亲朋好友善待我、呵护我之恩。”

  百姓沉默,讶然。

  李真二叩首:“李真感谢一路走来,教我、育我、指引我的老师们、教习们、长辈们,知遇之恩。”

  此言一出,人群里响起了剧烈的啜泣之声。

  公立高中的一众人等,捂住了嘴巴,肩膀不断的耸动着。想要放声嚎啕大哭,却又不敢发出丝毫的声音。

  校长不断的擦着眼泪,沧桑的眼里一片欣慰之色。消极了二十年,终于有飞龙从这里腾空了。

  不断有人发出啜泣之声,静默的看着李真。

  李真对着杭城郡三叩首,郎喝一声:“李真感谢十六年来,生我、养我、承载我的这片土地。谢杭城郡,养育之恩!”

52书库推荐浏览: 宝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