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小女子父女二人来到江边解缆登舟,朝对岸划去。大江之上夜色茫茫,小船破浪而行。小女子想到马上要去杀人时不由得有些害怕起来。船到江心小女子突然放下船帆问父亲道:“咱们过江杀人,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父亲诧异地说道:“不是说过了吗,事到如今,别无他法,怎么能是假的呢?”小女子哭着说:“孩儿心中有些害怕,我……不去了。”父亲长叹一声,“没办法,只好先送你回去了。”说着拨桨调转船头。父亲刚把船头转过去,小女子却又把船调转了回来。父亲不解地问道:“你这又是为的什么?”小女子哽咽着说道:“孩儿我舍不得爹爹呀。”父亲听罢顿觉心中一阵酸楚,忍不住老泪纵横。这些年来父女二人相依为命,只求过个安生日子,不想却被那些贪官、豪门逼得没有活路,女儿小小年纪也跟着遭受牵累,到如今有冤难伸、有家难归。想到这些,父亲心里越发悲愤难禁,不由得把脚一跺,决心拼它个鱼死网破。那天夜里,小女子和父亲摸进了丁府。劈死了丁三豹,杀了跟着丁三豹的十几个家丁和那个管家。从此,小女子和父亲便踏上了亡命天涯的艰辛之路。
萧恩双手抱拳,团团作了一个揖,“事到今日,在下也不作隐瞒,萧恩只是在下的化名,在下实名阮小七,乃是当年水泊梁山之人。当年梁山众兄弟接受朝廷的招安后,为朝廷四处征战,后大小头领都被授予了官职。兄弟因不愿为官,便辞去官职,带着女儿桂英回到故乡一带,找了个僻静的渔村,改名为萧恩,重操打鱼的旧业,过着自食其力的隐居生活。只是没有想到,如此受人欺凌,无奈之下这才动手。大家给评评理,我该不该杀这些人?”
萧桂英娓娓说道,声音里有一种让人说不出情绪,让大家的心里都有了一股悲壮之气。
“因小忿而杀戳,要朝廷法度何用?”那个之前对着萧恩冷笑的汉子终于站起身来,“在下王中孚,受命协助缉拿要犯萧恩。在下并不赞同这种做法,无论身受何种冤屈,都不是杀人的理由。”
“杀得好,杀得痛快。”之前一直趴在桌上睡觉的一个大汉站起身来,“在下并不赞同王兄的说法,大好男儿,自当自强,何必把自己的性命放在别人的手上。”大汉说着走到萧恩身前,双手一拱,“在下女真人完颜阿骨打,萧兄这等人材,不如随兄弟北去,纵马天地之间,打鱼捕猎,无人欺压,何等快活,何必受那些小人这种鸟气。”
此时女真人尚未崛起,屋内之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女真人是什么来头,在什么地方而居。
“世无法度,必是蛮荒之地。”王中孚直视完颜阿骨打。“谁要触犯大宋律法,我王中孚必将真绳之以法。”
完颜阿骨打回身看着王中孚,“哼,有我完颜阿骨打在此,倒要看看阁下有几斤几两,敢对萧兄无礼。”
邓子奇闪身在王中孚身前,说,“大言炎炎,也不怕闪了舌头。你若有种,就动手试试。”
就在王中孚和完颜阿骨打针锋相对时,毕榫和文晶镜、郝云飞三人却在低声交头接耳。
文晶镜奇了,说,“今天可是奇了,今晚在这个荒野小店里,怎么聚集了这么多一个个都是大有来头的人物?!”
毕榫说,“卖什么关子,还不赶快说来听听。”
文晶镜说,“咱们一个个说过去。先说第一个萧恩,他虽算不上历史名人,但在日后的名气却是很大的。水泊梁山的阮小七加上《打渔杀家》中的萧恩,哪一个都是响当当的。”
毕榫说,“难怪刚才听萧桂英说的事就觉得很熟悉,只是一下没有反应过来。原来是从京剧《打渔杀家》中跑出来的。这么说那个花逢春就是水泊梁山的小李广花荣之子,与萧桂英有婚约的那位了?!”
文晶镜点点头,“这第二位也是大名鼎鼎的,杨家将后人杨再兴,日后岳飞手下的一员大将,一个武艺超人的英雄。京剧《小商河》说的就是他的故事,《岳飞传》里也有他的事迹表述。”
------------
第七章 :遥远的传说:五十八、名人相聚
毕榫说,“杨再兴,这人我知道,岳飞手下最为神勇的将军,最后死在了小商河里。”
文晶镜说,“第三位就更厉害了。王中孚,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嚞,字知明,号重阳子。后人称之为王重阳,道教全真道创始人。”
郝云飞吐了吐舌头,说,“这一位我知道,在金庸的武侠里有他,建了一座活死人墓,被称为天下武功第一的中神通。我一直以为是家虚构的人物,没有想到历史上真有其人。”
文晶镜说,“王重阳在历史上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王重阳,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后迁终南县刘蒋村。王重阳自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了进士。公元1138年,他应武举,中状元为官,易名世雄。王重阳是中国历史上寥寥几个身中文武双进士者之一。在47岁那年,他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他隐修终南山,在鄠县刘蒋村附近掘地为穴,居于其中修道,榜其所居为“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七年,独自乞食,东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数年后,广收门徒,组织建立了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后又云游四方,在山东、河南等地传道,王重阳善于随机施教,尤其长于以诗词歌曲劝诱世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他有七位著名的弟子,在道教历史上称为北七真,又称全真七子。其弟子遵从师命,各立门户,分创遇仙、南无、随山、龙门、蝓山、华山、清静七大流派,徒众遍布全国。王重阳揉合儒家和道、释的思想,主张三教合一。指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认为“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十年携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4人返归关中,卒于开封途中,弟子将其灵柩运回鄠县,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庵。后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元世祖封王重阳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后又加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
52书库推荐浏览: 老琚啊老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