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拐点
越往南行,便逐渐感到了气温升高。海水几近沸腾,炙热的太阳把皮肤烧烤得卷曲起来,最后便一把把脱落,露出其下鲑鱼一样的腥红脂肪。坏血病已开始袭击水手。医士忙着把随船携带的中草药取出,配好后煎汤给大家服食,但船上已然出现了死者。
林观又一次感到焦虑和厌倦。探索新世界的艰难是他不曾料到的。船队在大海中显得更为孤独。但慢慢地,天气又凉爽下来。季节似乎在发生变化。不知不觉,三个月过去了。一日,林观看到船队右侧出现了一处巨大的岬脚,仿佛是一颗巨大的星球忽然从星系的某条旋臂上叛逃而出。海岸到这里便不再往南延伸了,而是朝北回转过去。
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时林观忽然产生一种感觉,就是船队似乎终于来到了世界的尽头,预感中要发生的事情终要实际发生了。就在这么想时,两万七千名水手齐齐一声呐喊,犹如在海天之际扯响几百个巨雷,天空顿然煞白不堪,像张死人的脸,四面八方先是跳神般排开巨浪,而后滚出状若蛟龙的苍色大雾。十几米外的邻船,立时便看不见了。各船只好用击鼓来联系,但鼓点密集地响了一阵便萎顿下去,听起来气若游丝。
宝船上的人们异常恐惧,担心着船队被另一世界的罡风吹散。这个时候,最好的水手都丧失了航行的可靠感觉,连金碧峰大师也目瞪口呆。
面对天文地理卜的突兀转折,作为帝国象征的庞大船队踌躇不前,似乎就要在瞬间覆灭。副使们担心地对郑和说:“是否还要继续前行?”林观听见,众人的声音已近于失真。
往常,遇上这样的险情,三宝太监一般会笑道:海上风波,此乃常事。不经历风浪,哪能见陆地?没有帝国舟师闯不过去的险阻!但这回,他只是幽幽地说了一句:
“海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是的,就是这几句话,林观当时正站在郑和的身边,所以绝对没有听错。他记得郑和这么说时,脸上呈现出罕有的痛苦表情。郑和就像是一个深陷牢狱的叛逆思想家。
林观把这几句话作了完整的记录,写入了航行日记。至今林观都觉得这不像是三宝太监的惯常言语。不过,他不好意思把这种异样的想法告诉别人。他只是又回忆起那天早上郑和寒冷的而不似他本人的目光。
某种虫蚀般的畸变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林观不安地想。但这种变化将扩大到什么范围呢?
归根结底,郑和到底在做一次什么样的航行,而船队到底又航行到了什么地方呢?它是否正在脱离帝国的控制?
面对仿佛已经不是海面的海面,林观突发奇想:这大概真的是三宝太监一次思想之旅啊,或者说是三宝太监在他的思想中旅行。脑海中的波涛,竟是何等汹涌!每一个想法的激荡,都化作一片太空。但这纯粹由思维所营造出来的彼岸,目前还杳无影踪。
此时,林观真想化作一只飞虫,钻进郑和那火蛇腾飞的蜂巢大脑里去!
这是他第一次对七下西洋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但别人心中是否也有同样的疑问,他却毫不知情。
就在这时,传来了郑和坚定的声音:“点灯!”主桅上挂起了一盏日晷般的红色灯笼,刹那间挑破浓雾。随后,各船也都照样施行。一时间,林观看到前后左右浮动起了无数亮点,船队直若在群星之间航行!水手们齐声大喝,船儿振奋如陆上骏马,首尾相连昂首奋进,闪电般绕过了风浪大作的岬脚。回头望去,洋面竟玻璃一样透明清晰,海空了无一物,千里风光在望,却哪里有狂涛和浓雾。
郑和从舱室里探出头来,脸色像害了一场大病。他眺望着那渐渐远去的岬脚喃喃自语:
“好望角。”
“好望角?”副使李兴诧道。
“是的,好望角。”郑和目不转睛,一直看着那岬脚消逝。一个闻所未闻的名字。但大家沉默了一会儿,都用吟唱昆曲般的长声齐声吆喝:
“好望角!”
“它就叫好望角。”
“不错,好望角。”
“我们通过了好望角。”
这大约就是世界的拐点啊,林观想。
这时他吃惊地看见,郑和眼中泪花一转。他似乎不愿被人注目,连忙掉转头去,回到了船舱中。
四、秘密使命
若有神助,船队驶过了惊涛骇浪的好望角。新的旅程这才真正地展开了。
在过了好望角的当晚,郑和下令休整。查点表明,仅有两艘粮船和一艘马船在经过好望角时失踪。船队在距岸不远处落篷下锚,水手们举行了盛大狂欢。大家摆酒设宴,沿途各国贡奉上船的女人都分配给了男人。这是难得的销魂时刻。狂欢持续到下半夜,才逐渐散去。
然而,帅字号船上的正使府中却灯火通明,当官的都没有休息。
林观清楚地记得,就是在这个闪耀着异域红星的夜里,和风轻送,郑和再次召开了高层会议。
其时,困乏的船儿卧泊在幽静的水里,一尊尊如同沉睡的巨鲸。旧世界的风暴远匿,耳畔只有孩童絮语般的涛声。
三宝太监向大家诉说了一个惊人秘密。林观作记录的手,不禁频频抖动。
郑和说:“你们还记不记得第一次下西洋时那个深夜造访的阿刺必人?”
52书库推荐浏览: 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