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超真实的恐怖故事_悬疑志编辑部【完结】(183)

阅读记录

  话虽然这么说,当天我就给老沈烧了纸。每天晚上我巡夜时经过平房,总是念叨几句。万一世界上真有鬼存在,万一生前的恩怨死后也不能消除,而人与鬼的隔阂如此之深,我们只有通过他们讲的那些细节来间接证实了。若是有人据此说我迷信,说我胆子太小,我倒要冷冷问一句:

  换了你们,敢不这样做吗?

  超真实恐怖档案29 邪歌

  口述人:庄秦

  身份:大学教师

  惊悚值:AAAAA

  真实性:★★★★★

  关键词:乡野传说、水鬼、邪恶力量

  第一章

  这件事发生在三年前,当时,我带着两个学生,一男一女,男的叫龙飞,女的叫安画,来到川渝鄂交界处的一个乡村,进行田野调查。

  对了,我得介绍一下自己。我叫庄秦,大学教师,在N大带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民间风俗的沿袭与变迁。这次我带龙飞与安画去西南乡村要进行的田野调查,则与民歌有关。

  大家一定听过一首叫《龙船调》的民歌吧?女声唱,“——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吗?”男声接,“——我来推你嘛!”可能大家不太清楚,这首歌主要流传于湖北利川,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全球最优美的25首民歌之一。

  而在与利川交界的川渝地区,则有一部分当地人将这段歌词唱为,“——妹娃要过河,哪个来背我吗?”“——我来背你嘛!”

  推与背,仅有一字之差,但其中蕴含着多层意义的差别。

  所谓龙船调,原是利川群众逢年过节划采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描绘的是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经渡口,请艄公摆渡过河的一幅生动画面。艄公用粗竹竿撑船,一个“推”字,便将艄公的撑船动作描绘得淋漓尽致。

  而把“推”改为“背”,整个故事都变了。

  可以设想一下,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走到渡口无法过河,于是大声问:“妹娃要过河,哪个来背我吗?”然后,一个小伙子跑出来,自告奋勇道:“我来背你嘛!”在这幅画面里,少妇与艄公不再是雇主与雇工之间的关系,而衍生出了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男与女之间有可能产生的一种关联。

  我带着学生来到的这处乡村,村子附近流行的龙船调,歌词里唱的便是“背”而不是“推”。至于我为什么要如此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这个字将在接下来的故事里,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再回到我讲的这个故事里来吧。

  介绍一下我的两个学生。男学生龙飞,长得非常帅气,个头算不上高,但眉清目秀,头发蓄到了肩膀上。不过,他缺乏一点儿阳刚之气,乍一看甚至还略有一些阴柔的气质。女学生安画则完全不同,她留着短发,头发一根根竖立在脑袋上,做事也风风火火,今天能办完的事,决不会留到明天。

  他们与我来到这个叫雪融的小村落时,也曾问过我,这次的田野调查究竟要侧重于何种细化的研究目标。我含糊其词地告诉他们,这次我们要调查的就是民歌在不同地区的千差万别,以及人们对当地民歌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听了我的回答,龙飞立刻吐了吐舌头,好奇地问:“人们又会对当地民歌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当然是喜欢啊!”

  安画则打断他的问话,自顾自地大声说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所说的‘当地人当然会喜欢当地的民歌’这个论点,必须通过一番细致的田野调查才能得出结论。”

  “什么样的田野调查?”龙飞问。

  我插嘴答道:“安画说得很对,我们就从这儿流传的民歌展开田野调查。在来之前,你们都学过那首《龙船调》,歌词是‘背’,而不是‘推’的那个版本。”

  说到这里,我们正好走到一处河滩。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卷着白浪的小河,河滩上遍布形态各异的巨石。河不宽,但水流湍急,一条小船横在岸边,正等待着过河的客人。看得出这是个小渡口,河对岸就是雪融村。

  我笑了笑,对安画说:“好了,你就在这儿放声唱那首‘哪个来背我吗’版本的《龙船调》吧!”

  第二章

  “现在就唱吗?”安画问。

  我点点头,又转过头对龙飞说:“等到安画唱到‘哪个来背我吗’的时候,你来接下一句,就是‘我来背你嘛’这一句。”

  “在这儿唱?”龙飞变得有点儿忐忑,他不安地四处张望。当他看到有几个乡民在渡口正准备上船时,不禁问,“真要在这儿唱?这样不太好吧?怪不好意思的……”

  “有什么不太好?又有什么不好意思?”安画瞪了龙飞一眼,道,“我们是来做田野调查的!调查不是请客,也不是吃饭,得用心来做!”

  说完后,安画便毫无顾忌地挺起胸膛,大声唱起了《龙船调》。

  “正月里来是新年哪伊呦喂/妹娃子去拜年哪呵喂/金哪银儿索银哪银儿索/阳鹊叫啊是捎着莺鸽/啊捎着莺阿鸽……”

  安画的嗓音很棒,高亢有力,又略带一点儿中性气质,一开唱便吸引了渡口边正准备上船的村民的注意力。他们回过头,全都惊讶地望着正在唱歌的安画。我留意到,村民的神情似乎有点儿不太对劲,脸上除了惊讶之外,竟还挂着一丝疑虑,以及一丝恐惧。

52书库推荐浏览: 悬疑志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