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看了这个效果比较满意,于是示意大飞照相,以后就让化妆师按照这个样子去化妆!大飞给我拍了几个特写,这时二叔已经卸妆出来了,对我说道:“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了,所以你必须学会先放弃原有的你,不仅样子要变成我,整个人的气质和动作也要成为我!”。
我有些哭笑不得,我他娘的,我现在成了二叔姜东了?二叔又吩咐了几句,于是带着一群人便出去了!而我也开始了二叔养成课程,老师便是那个黑旋风。他和我上的第一课,就是盗墓!
用大飞的话说,我们这一行其实大部分都是盗墓入行的,至于后来干了什么,或者发了财收了手那都是后话。所谓人不能忘本,盗墓这门手艺,都是我们的老本行,所以要想成为二叔,首先必须懂得盗墓的相关知识和技巧,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了。至于二叔一身的本事,我是学不会了,但是要想装装样子,以我的功底和身手,倒是还可以糊弄糊弄人!
我被大飞说的有一阵没一阵的,其实哪里有他说的那么复杂,对于盗墓这事,我还是比较有些小小研究的。大家可别忘了,我大学是干什么的,我可是建筑和室内设计专业!乍一听,这似乎跟盗墓没什么关系,其实错了,关系大发了!建筑,不仅涵盖了地面建筑,也包括地下建筑。室内设计,不仅包括宫殿楼阁的装饰,也要探究地下墓宫的室内装饰。所以总的来说,这地上地下,总之一句话,只要是人修建的房子和宫殿,无论这地方是给死人住还是活人住,我们搞建筑和室内的这一行,没有不要去研究的!
所以在我看来,墓室文化也是现代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中一个不可多得的灵感与源泉,比如泰国的泰姬陵便是将墓室,建筑,室内装饰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被世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当然这是后话,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二叔度过难关!
☆、第227章 设计师眼里的盗墓
用我一个设计师的角度来看,盗墓,其实是一门文化!艺术性的来说,盗墓其实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实际上,考古无异于盗墓,只不过戴上了一顶比较文雅的官方绿帽罢了,所有玩考古的,都是半个盗墓贼。
中国古代的墓葬文化,讲究入土,所谓葬者,藏也!随着文明的发展,在新时期时代的晚期,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奴隶社会!那个时候,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夏商周这三个王朝。这个时期的墓葬多为土坑墓,随葬品大多是死者生前用过的礼器和玩物。一些等级和地位比较高的贵族,会出现大量的青铜礼器和玉器!而最无道的,便是那个时期,流行殉葬,许多的王侯将相的坟墓里,都会出现人和畜生的殉葬坑,数量不等,少则几人,多的达数百人!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文明的曙光越来越耀眼,墓葬的形式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出现了“封树”。“封”,就是以土堆积成封丘,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坟!所谓“树”,就是在封丘周围种植树木,圈定墓宫的范围和边界。随葬品也开始多种多样,不仅会有礼器,宝玉之类,像墓主人生前所用的东西也会随之下葬。
到了秦汉时期,除了土坑墓外,石室墓和砖室墓逐渐流行起来,墓葬的形制也趋于多样化。秦汉时期是随葬俑的完善时期,闻名于世的秦始皇兵马俑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到了汉代,随葬俑中越发的精美和细致,雕刻栩栩如生,其精美程度堪比艺术品。通过各种文献我们可以看到,秦汉墓葬中那些珍贵的玉衣、精致的饰品仍然映射着中国人“事死如事生”的传统思想,而且处处透着一股子奢靡之风!汉武帝茂陵封丘耸立、松柏葱郁,一代雄主汉武帝用天下税赋的三分之一修建陵寝并收罗天下奇珍异宝,缔造了茂陵这座盛世丰碑,至今也是无数盗墓贼觊觎之所飚。
历史的车轮缓缓压过,一眨眼我们就进入了那个梦幻般的国度,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高峰时期。尤其是唐代,繁荣鼎盛、歌舞升平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这种为盛世所缔造的奢华同样影响了墓葬。一方面,隋唐时期墓葬的形制进一步简化,一般只有一个墓室,只有高等级的贵族墓葬才有两到三个墓室,而另一方面,这些形制简化的墓葬中的随葬品数量和贵重程度却都很惊人。
隋代李静训墓的墓主人只是一个年仅九岁的女童,随葬品中却有大量奇珍异宝,其中不乏价值连城者。这种厚葬之风到了唐代愈演愈烈,极尽穷奢极欲之能事。关中十八陵,其中所珍藏的宝贝更是数不胜数,成为千百年来,无数盗墓贼趋之若鹜,成为他们发财致富的宝地!
经过奢华至极的唐代,中国墓葬开始了简化的进程,宋元明清各代的墓葬已然不再像当年珍宝满藏,渐渐地,墓葬成了铜钱和日常用具的世界。至于到了近代,墓葬就更加简单了,直接送去火葬场,然后随便选个公墓,埋了完事。只有我们毛爷爷的真身现在还藏在博物馆里,大伙要是牵挂他,倒是没事可以去北京城看看他老人家锱。
随之而来,我们也会遇到另外一个难题,也是千百年来,无数盗墓贼想破脑袋也想不清楚的问题!
这个问题便是,这些装载着死者尸体和当时物质文化精品的墓葬究竟埋藏何处呢?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化讲究风水,寻常百姓无论购置房产、装修房屋,都要依风水而定,墓葬是人死后永恒的归宿,因此人们对墓葬地址的选择更加谨慎,务求符合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最早起源于战国晚期,属于诸子百家中,阴阳家一脉,经历代发展,逐渐成为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学说,并在中国古代广泛流传。
52书库推荐浏览: 柳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