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恐慌
帕内尔空中国民兵基地:孟斐斯,田纳西州,美利坚合众国
盖文?布雷飞的是D-17型战斗飞船,这种飞船是美国「民用空中巡逻队」的骨干。这个任务很适合他。以前他还是平民的时候,他驾驶的是富士软片的小型广告飞艇。
车流一路延伸到远处的地平线:轿车、卡车、巴士、休旅车,任何能开上路的东西。我看到曳引机和混凝土预拌车,我没开玩笑,还有一台平板卡车,上面只有一个大型广告看板标志,写着「绅士俱乐部」,有人就坐在这板车的顶上。什么东西的上面都有人要坐,车顶和行李架上也能坐。这景象让我想起以前的印度火车照片,车厢里有人吊挂在行李架上,活像只猴于。
路旁排满各种破烂东西--手提箱、箱子,还有高级家具。有架平台武钢琴被砸个稀烂,不盖你,就好像从卡车上头给丢下去似的。还有很多废弃的车辆,有的被推到翻倒,有的零件被拆光,有的看起来被烧过。我还看到好多人用走路的,一路走过平原,或者顺着马路走。有人手里拿着东西,拼命敲车窗:还有几个女人穿得很养眼,她们可能想要做交易吧,或许是想买卖汽油。反正她们不可能是在找便车搭的,因为光用走的,都比塞车在路上快,要搭便车好像不太合理,不过嘛……(他耸耸肩。)
回到路上,大约再过个三十哩,车流状况稍微好一点。感觉上似乎这里的驾驶人心情应该会好一点,可是没有,他们还是狂闪大灯,甚至去撞前面的车子,下车准备干架。我看到有些人躺在路边,有的还在缓慢扭动,有的已经完全没动静了。其他人就这样跑过他们身旁,抱着家当跑,抱着小孩跑,或者就只是拔腿狂奔,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跑。继续飞了几哩之后,我终于明白他们为何要跑。
那些怪物成群涌入车阵,在外车道的驾驶想转向,结果陷入烂泥,堵住了内车道。大家打不开车门,因为车子挤得太近了。那些怪物对着打开的车窗伸出手,想把人给拉出车外,甚至想钻进车里去。结果把很多驾驶困在车里,车门紧闭,应该都上了锁,再摇上车窗(车窗都是安全玻璃),殭尸没法进到车子里,只不过活人也出不来了。有人心一慌就朝挡风玻璃开枪,结果毁掉自己唯一的保护,蠢毙了。待在车里还说不定可以多撑个几小时,甚至有机会逃脱。又或者根本没指望逃跑,只是早死晚死的差别。有辆载马的拖车,挂在中问车道的货车后面,拖车前后疯狂摇晃,马儿还在里头。
成群的怪物继续在车阵中前进,不盖你,牠们沿着动弹不得的车流一路吃,那些可怜的倒楣鬼只想赶快逃走,根本无路可去,我从上空看得心惊胆跳。这里是八十号州际公路,位于林肯和北普拉特之间,两个地方都是殭尸灾变严重肆虐区,其间的小镇无一幸免。这些倒楣鬼知道自己在干嘛吗?是谁策划这场怪物大迁徒?有人在背后操控吗?还是大家看到车阵,就没脑的跟着开?我试着想像他们的心情:保险杆贴着别人的车屁股,小孩在车里大哭,狗狗乱吠:一边看着后方几哩外追上来的「东西」,一边祈祷前面的仁兄知道该往哪里逃。
你有听过一位美国记者在一九七O年代在莫斯科所做的实验吗?他站在某个建筑物前排起了队,没啥特别的,就是随便选一扇门。果然,某个人排到他后面,接着又排了几个,然后一路排到街角拐了个弯,人潮累积的速度比你预期的快多了,没有人问说这队是排什么的,他们只是假设一定值得才会有人排。关于这个实验的真伪,我也说不准,也许只是一个都市传说,或者是冷战时代虚构的神话,但谁又知道呢?
阿兰,印度
我跟阿杰?沙站在岸边,看着以前曾经光鲜亮丽的船只,如今成为锈蚀的残骸,不仅政府没有经费清运,船只的零件也由于长时耗损,几乎都成了废铁,默默躺在一旁,像是见证大屠杀的纪念碑。
他们告诉我这儿发生的事已经不稀奇了,只要是陆海交界的地方,就会有人想尽办法要乘上任何漂浮物,到海上寻找活命机会。
我一辈子都住在离这里不远的保纳格尔,可是我从来不知道阿兰是个怎样的地方。大学毕业后我成了办公室经理,是个「电力满格」的白领专业人员。我只有敲键盘的时候需要动手,自从输入软体有了语音辨识功能之后,连手也不用动了。我知道阿兰是个造船厂,所以当初才想逃来这里,原本以为会找到一个造船厂,能够制造出一艘又一艘的船,把我们载往安全的地方。没想到情况正好相反:阿兰不造船,这里拆船。殭尸大战爆发前,阿兰是全球最大的拆船厂,印度废五金公司买进各国船只,堆在海滨拆解切割,拆到连最小的螺丝也不放过,我眼前这数十艘船上一个人也没有,船上很多功能都拆掉了,只是一排集体等死的裸露船体。
这里没有干坞,没有造船台。阿兰称不上是船厂,倒像是一长条绵延的沙滩,标准程序是把船推到岸上,像搁浅的鲸鱼那样停放。我想我只能指望另外六艘船,都才刚抵达,还没靠岸,上头还有几个基干作业船员,我只盼燃料舱里还有点油。其中有一艘叫「薇若妮卡?德马七号」,正把其他搁浅的船拖回海上,缆绳跟铁鍊胡乱套在美国总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所属,新加坡籍的货轮「郁金香号」的船尾,搁浅的「郁金香号」已经有部分遭到破坏了。我抵达的时候,「德马七号」正发动引擎,拉紧鍊绳搅起水花,有几股比较脆弱的绳子断裂了,不断发出啪嚏如枪响的声音。
52书库推荐浏览: 麦克斯·布魯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