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看了老农的儿子一眼,微微颔首,道:“当然不是每棵树都会隐藏种子,但是你这么一说,我就确定了。”
“确定了什么?”老农急问道。
还是老农的儿媳比较聪慧,她抢言道:“还能确定什么?当然是借胎鬼啰。”
爷爷点了点头,走到树的影子旁边。我们轻手轻脚跟着靠了过去。
那个枣树的影子在轻烟一般的月光下轻轻摇摆,看来我们的脚步并没有打扰它。
“难怪它要给您几颗干瘪的枣子。”爷爷对老农道,“原来它是在提醒您,你们在毁坏它的树干的同时,也毁坏了它的种子,让它的生命得不到延续。它对你们有怨念呢。”爷爷蹲下去,手在树影上摸索。
老农和他儿子对望了片刻,然后老农自言自语道:“它对我们有怨念?”
老农的儿子却说:“我们几代人养了它这么久,它怎么会有怨念呢?”
爷爷的手还在树影里摸索:“你说的什么话?树是靠阳光的照射,靠雨水的滋养才生长起来的,哪里要你养了?倒是人要年年吃它的果实。”
一席话说得老农的儿子低下了头。
爷爷从树影里缩回手,伸到老农面前,问道:“这几颗枣子可是你丢的?”
老农的眼睛不好,看不清爷爷手里拿的什么东西。站在一旁的老农的儿子瞪大了眼睛,惊讶不已:“这树影也可以结果子吗?您怎么摸出几颗枣子来了?”
老农听说爷爷手里拿的是枣子,慌忙从爷爷手里抓过枣子,对着月光细细地看。良久,他才道:“这不是白天那个白衣男子递给我的枣子吗?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老农拿着枣子慌忙往屋里跑。老农的儿媳喊道:“爹,你干吗往屋里跑啊?”
老农一边跑一边喊道:“我去看看我放在桌上的枣子哪里去了。”
我们几人忙跟着进屋。
进门时,老农的儿子偷偷问爷爷道:“这树影是今晚才有的,还是以前就有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哪?”
爷爷想了想,回答道:“以前应该就有,只是你们没有发现罢了。”
老农见我们进来,回过身来摊开双手道:“我白天放在桌上的枣子不见了。是谁把枣子扔到外面去的吧?”问他儿子,他儿子说没有;问他儿媳,他儿媳也说不是她。
“难道它自己长了脚跑到外面去的不成?”老农自嘲道。
老农的话音未落,却听见他孙女儿从闺房里传来奇怪的说话声:“你说外面那位老人就是从画眉村来的?”
【15.】
老农吃了一惊,老农的儿子儿媳也顿时瞪大了双眼,面面相觑。我暗暗瞥了爷爷一眼,爷爷倒是神态自若。
老农一个箭步冲到他孙女儿的闺房门前,用力捶着门问道:“你在跟谁说话?你的房间里还有其他人吗?”我们随后跟上。
里面的人没有回答,只有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如草地里的一条蛇正蜿蜒地向门口、向我们几个爬来,令人毛骨悚然。但是,我们只听到了一个人的脚步声,虽然声音怪异,但是比较有节奏,不杂乱,也不显得慌张。
在短短的不到半分钟的等待里,我的脑海里急速回忆着《百术驱》里有关借胎鬼的细节。虽然《百术驱》已经不知去向,但是我脑海里的记忆不会随之丢失殆尽。
在《百术驱》里,借胎鬼又叫“借生鬼”,本性属土。这类鬼具有强烈的“生”的欲望。这个“生”不仅仅是“生存”的“生”,还包括“生产”“生育”的“生”的意义。当它的生存受到威胁或者破坏的时候,它会通过各种手段保持生命的延续,其中就包括借人的胚胎使用。听了老农和爷爷的讲述,我心中已经有了几分眉目,只是还无法肯定。
就在我这样思索的时候,老农的孙女儿打开了她的闺房门,露出一张略显苍白的脸来,眉毛往上轻轻一挑,面带疑问地问道:“爷爷,您这么用力地敲我的门干吗?”她用那种迷惑的目光将我们每人浏览了一遍。
老农有些哆嗦了,口齿不太利索地问道:“你……我……我刚听到你在屋里跟什么人说话。但是你房间里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吗?”说完,老农强行将头伸进闺房的门缝里,左扭右扭,像条贪吃水田里庄稼的老水牛。
“是呀,只有我一个人哪。您找谁呢?”老农的孙女儿虽然回答得很顺滑,但是她在听她爷爷问话时,明显有短暂的思索动作,头微微侧了一侧,然后才恢复正常。她自己也许不知道,但是门外的人,包括我都轻而易举地发觉了她的不正常。
老农将头缩了回来,很显然,他在屋里没有发现第二个人的存在。老农嗫嚅着嘴,轻叹了一声。他的目光在孙女儿身上游移片刻,突然停在了他孙女儿的腰间。
老农干咽了一下,指着孙女儿的腰间,惊奇道:“你……你……你的裤腰带怎么松开啦?一个女儿家的,怎么可以这么随便?我平时是怎么教育你的?”
经老农这么一提醒,我们几人立即将目光投向他孙女儿的腰间。更奇怪的是,他孙女儿自己也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慌慌张张地低下头去看自己的裤腰带。
52书库推荐浏览: 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