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冷静思考之余,剑向依旧感觉无力异常。张织梅没有犯罪,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信仰。况且,即便真的能护得了张织梅,他反而就会自身难保。
剑向重回夏咏昱的书房,目的即是要设法找到他和夏咏昱相识的蛛丝马迹。
进入空洞阒寂的书房,剑向只听得到自己的脚步声。房里的各类物事一如昨日,剑向也一如昨日先缓步四处探看,就像一部影片被按了暂停键后,隔天又继续播放。
书房中的笔记本非常多,光是堆在桌上的就有十几本,安置于架中的则有三、四十本,但里面的内容大半都是在涂描一些奇怪的图案。这些怪异的图案包括了几何图形、曲线与箭头,好像是一种文字,也好像是一种符箓,每一种图样都画满整张页面,仿佛夏咏昱是在用心地练习描绘它们。
在图案的空白部份,有时会写上一些数字、英文字或句子。然而,剑向的英文程度还算相当不错,他却完全想不透这些文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只能确定在字典里是不可能找到zi、ninib或utuk这些单字的。
除了昨夜所发现的〈怪事摘要〉外,夏咏昱的书房里没有其他以中文书写的记录。没有通讯录、没有信件、没有名片……剑向坐在桌前沉思良久,却想不出还有其他的侦查方向。
他打开窗,让闷燥的室内空气逸出书房。冰凉的夜风吹进,让剑向稍微可以面朝微冷的气流平静一下心中的困顿。
如果,能找到一个灵媒,亲自询问夏咏昱就好了——剑向的脑海中突然闪过这个念头。
找来一个灵媒,为他进行召魂,他就会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这是夏咏昱临死前的愿望。但是,剑向又该到哪里去找来另外一个灵媒?
剑向茫然望着眼前的书柜思索着,他的目光不期然与柜上的《灵媒人格探勘》相遇。他顺手取下这本书随意乱翻,只希望在思考时两手能有点事做。书中前几个章节,谈的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灵媒。
——十九世纪末期美国最著名女灵媒是派波太太(Mrs. Piper)。一八八四年,她在二十五岁生完第一个小孩后,于某次机会接受通灵师的指引,渐渐发现自己具有灵媒的特质。儿时的她曾因滑雪受伤昏迷,而第一次进入通灵的出神状态时,则看见了与滑雪受伤昏迷时所看见的光波。这种光波后来被认为是灵界召唤的讯息。
——派波太太的人格类型是属于冲动、感情用事的个性。她多愁善感,在日常生活中多以直觉或心血来潮行事。她说她常有模糊的预感和内心发出的警告,要求她处理一些手上难以解决的难题。因此,派波太太对自己的灵媒天赋,最初抱持的态度是排斥与恐惧。但后来她则完全相信进入出神状态后所传递的一切讯息,就像她身边的通灵信徒那样纯真无瑕。
——在每次的通灵聚会中,派波太太能很快地进入出神状态,支配她身躯的幽灵随即出现。这些幽灵大多是参与聚会者死去的亲友,即使他们和派波太太素不相识,也可以正确地回答与会者所提出的问题。仅有少数几回,附在派波太太身上的是魔界的恶灵,她将不再亲切有礼,变得狂躁暴怒,而且口出秽言,句句充满邪淫的威胁,事态的后续发展便犹如电影《大法师》般难以收拾。
——二十几年中,英、美两国的灵能学者不断地研究派波太太通灵能力的可信度。但他们从未发现她有过任何诈欺行为。英国通灵探索协会为她出版许多纪录文件,都昭示了她具备与灵界沟通的能力之确凿证据。
---hqszs
回复[55]:——一九六七年,英国灵媒马修.曼宁(Matthew Manning)年仅十一岁,他的家里曾发生一连串离奇事件。刚开始,自家屋内的一些摆饰无缘无故改变了放置的地点,比如说小桌几被移到几公尺外,银制酒杯从架上被移到地板上。虽然这都可以解释成顽童的恶作剧,但后来怪事愈来愈多,也愈来愈难合理解释。在曼宁家中,日夜各个角落都可听到轻微的拍打声、模糊的敲击声,以及刺耳的嘎嘎作响声、低沉的谈话声等。
——后来,他被赋予了不寻常的艺术天分,也就是透过通灵进行自动绘画。他曾经画出一些已逝世的艺术家,如毕卡索、莫内风格的作品。在《链环》这本书中,曼宁公开表明他如何与毕卡索以及其他艺术家的灵魂接触。他会拿着画笔,全心全意想着某位画家,接着就会立刻进入意识清醒、情绪飞跃的精神状态。他感到手上的笔自己动了起来,不久与某名家画风极端相似的作品就出现了,最后并附上几可乱真的签名。
——所有认识曼宁的朋友都异口同声的说他是个诚实无欺的人。另外,他们也提及曼宁崇拜那些过世名家的热情。某些灵能研究学者认为,正是因为他的行为纯正,对已故的杰出艺术家们怀有极深切的敬虔,所以他的脑波才能接近那些名家的频率,使名家们的灵魂能控制曼宁的手,藉以重现画作。
——珀尔.柯伦(Pearl Curran)住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在二十世纪初的灵魂探索史留下独一无二的重要性。附身于她的灵魂,自称佩丽丝.华斯(Patience Worth),是一个十七世纪时,由英国多塞特移民美国,最后被印第安人杀害的女孩灵魂。虽然灵能研究者无法证明三百年前是否存在这么一位真实人物,但无庸置疑的,佩丽丝是个天赋异禀的作家。
52书库推荐浏览: Prolo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