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营地,刚把香蕉放进屋里,张竹生就慌慌张张跑来对石珀说:“有点发现。”
对黄辰辰微笑着摆了摆手,石珀跟着张竹生转到营房后面的一片树林,杨攀月和韩进正在那里等着他们。
“石珀,你看看。”杨攀月递给石珀一片枯萎的叶子。
叶子上面有几点深色的滴落液体,至少以前是液体。石珀闻了闻,用手指摸了一下,“不是油漆,像是……干涸的血液。”
“是血,”杨攀月肯定地说。
“谁发现的?”石珀问,张竹生说:“是杨攀月。”
杨攀月脸突然红了:“我在这里解手时发现的。”
“叶子太多太厚,”石珀望着幽深的树林,“不管怎样,大家一起搜搜吧。”
好在叶片很少被翻动,紧盯着血迹,他们倒也没费太多气力。走了没多远,血迹停留在一堆落叶前。
“血迹到这里了,”石珀笑了,“这堆叶子底下有东西。”
张竹生走上前,一下子就把铁矛插进了落叶堆,轻轻一挑。矛尖上挂着的居然是个树枝编成的盖子,用枯枝乱叶做着伪装。
众人围上来,厚厚落叶层积的地面上,出现一个一米见方的不规则斜洞。大家互相望了一下,张竹生一弯腰钻了进去,大家陆续跟了进去。
这斜洞的四壁居然是铁制的,底面上光滑异常,类似滑梯,两边有扶梯。大家小心翼翼滑了下去,大概十几米深的样子,就到了底。
底下是个四方的屋子,光线透进来,能看到靠墙固定着一张铁桌,一把铁椅。在旁边的墙上,赫然有一扇门,同墓地底下的门一模一样,巨大的黄色惊叹号在门上异常醒目。
石珀抓住门上的把手,试探着轻轻一扭。
“咔吧。”门开了。
石珀握紧手中的铁矛,慢慢推开铁门。
这像是一个灯火通亮的巨大*作室,没有人,墙边是个*控台,镶嵌着非常多的各色按钮和用途不明的拉杆开关。
在正前方,有三台黑白的显示器正映着荧荧的光影:一台显示着海潮涌退的海滩,一只断掉的触手正扎在沙滩上;一台远远显示着两排营房,能依稀看到人影绰绰;一台却显示的模糊不清,有些白色的东西在屏幕上闪动,突然一只非常清晰的大鱼慢悠悠从屏幕上游过。
石珀走上前,握住正前*控台的一只拉杆,慢慢推动。中间显示器里的景物慢慢放大:教授跟塔夫在营房门口说话;教授指着自己的腿;教授的上半身;教授的脸;教授的一只眼睛……
“狗娘养的。”张竹生目瞪口呆。
“没有灰,”石珀摸了一下桌子,“应该有人常来。”
“这里有些东西。”杨攀月从*控台上捡起一些纸张和一个很大的黑色本子。
翻了一下,本子里是印制的密密麻麻的表格,手写着一些数据,应该是德语写的,唯一能看懂的是阿拉伯数字的日期。
韩进指着另一侧说:“这边还有个门!”
在屋子的右侧,有着另一扇圆形舱门,没有把手,门上有一个巨大的类似密码锁的装置,三排阿拉伯数字上下排列着。
试了一下,无法打开。
石珀说:“肯定就是这里了。那位‘萤火虫’先生应该就在那边了,如果他不愿意出来见我们,那我们还得想想办法如何解开这个密码锁。”
他又抬头看了一眼三个屏幕,笑了,“咱们的一举一动,果然都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呢。”
第四卷 生死一线 第二章 寄生蜂巢
刚走回营地,张竹生就远远对着教授喊着:“教授,刚才你可是上电视了。”
教授一愣,“什么?”
石珀把大家叫在一起,当下把发现*作室的事情讲给大家听,“三个监视器,一个正对着机器触手所在的海滩,一个正对着这片营地,还有一个好像在海里。”石珀对大家说,“可能还有更多的显示器,显示器应该可以切换。”
“老师,这些日期,”黄辰辰皱着眉头翻着黑色的本子,“每页都是相隔一个月。你看最后这页:‘2010.02.18’、‘2010.02.19’、‘2010.02.20’,是这几天的日子,”黄辰辰又往前翻了翻,“最后这页上还有好几行数据没有填完。”
“这是图纸,”教授翻弄着手上那些蓝色的牛皮纸,“像是艘船的,根据标记来看,好像很大的船。”教授又翻过一页,“啊,不是船,是潜艇。”
一艘潜艇的结构图展现在图纸上,一些看不明白的线条和标记标注在旁边。塔夫看了看说:“这潜艇真不小呢。”
“现在基本上可以肯定,”石珀笑了一下,“那人就在底下,至于幸存者是否也在底下,我们还不清楚。*控台都有什么功能,恐怕还需要我们去研究一下。塔夫,你做仪表生意的,对开关按钮什么的,应该很熟悉吧?”
塔夫咂了一下嘴,“我尽量吧,看看再说。”
“带上工具,一起去吧,看看能不能把那锁弄开。”石珀点点头。
几个人分头去准备。
石珀有点兴奋,教授忍不住问:“看来你非常乐观。”
52书库推荐浏览: 石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