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寻范围是从北关到东关,里面有三处需要重点探查的地方,但我不能一开始就直接奔赴那里,因为那里多是人烟稀少的地方,也许找不到可以询问的人。
走不多时,前方有一处旧房子,一对祖孙在门外休憩。老人看样子有六十五岁左右的样子,不过估计要比这年龄要长,聊城的老人大多还保留着劳作的习惯,身体比较健硕,不太显老。我曾经在大一的暑假社会调查时,探访过一位八十岁的老人,在不知他真实年龄前,我一直猜测他不过六十五岁左右,直到老人爽朗地大笑告诉我他的真实年龄时,我才知道老人已经是八十岁高龄。
我走上前,想老人打招呼道:“大爷,您好啊,哄孙子呢?”
“小伙子,来啦。”老人很愉悦地向我答话。
“大爷,我是聊城大学的学生,在做一个社会调查,想向您打听一下东昌湖边的一些旧事。”我按照事先编定好的话开始跟老人聊了起来。
“大学生啊,好好好,有什么事尽管问,我在这湖边住了一辈子了,这一带可熟悉得很。”老人的语气中充满了对读书人的敬重,这曾经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可是在这个功利的年代,谁还把读书人当作一回事?
“大爷,没什么大事,我就是想问一下东昌湖边的一些老事,也不算太远,就这三四十年的吧?”
“呵呵,小伙子,这你可找对人了,我在这湖边打了一辈子渔,这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不是我吹牛,差不多都能说道个明白。”老人的话里充满了自信。
“这么说您对东昌湖这一带相当熟悉喽?”
“应该错不了。”
“我在做一个调查,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怎么说呢,您看,现在的大学生都没有经历过您年轻时的风风雨雨,在面对生活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很悲观的心理。提这么一个问题,可能有些不太礼貌,但还是请您多多指点。”
“哈哈,小伙子,直话直说,我懂事理,大学生好啊,放过去那就是了不起的读书人啊,只要是我知道的,你尽管问。”
我决定开门见山了,于是向老人问道:“大爷,您大概经历过*了?”
老人一愣,随即释然,笑了笑说:“经历过,那时候乱啊,好在都过去了,毛主席他老人家是受了坏人的蒙骗。”
“那大爷您肯定也知道当年聊大的建立了?”
“哦,知道,不过当年可不叫这个名字,那时候学校也不像个学校,当时那一带还是农村,几间旧房子,庄里庄乡的都能看到上课的学生,那时候是叫什么来着?什么师范?”
“是山东师范大学聊城分院。”
“好像是这么个名字,年龄大了,说不清楚喽。”
“那您还记得那是哪年建的学校吗?”
“哦……这得想想……嗯,好像是*还没结束呢。对,大概是74,75年那会儿吧。”
“呵呵,大爷您记得可真清楚,我上了几年学了才知道是75年建的。”
“年轻人嘛,那时候还没有你们呢。”
“呵呵,大爷,我做的调查啊,就跟这有关,现在聊城大学成立三十多年了,我就是想了解一下那时候的大学生跟现在的大学生的区别,具体点说呢,就对待生活的态度。”
“这个嘛,我可说不清啊,不过那时候的大学生可是宝贝疙瘩,东昌府一年也出不了几个,真要能出一个大学生,那可真像中了状元,十里八乡都会知道的。”
我眼前一亮,这就好办了,出一个大学生十里八乡都知道,那死一个大学生传得就更远了。
“大爷,您看吧,现在的大学生应对生活的能力显然没有那时代的大学生强,您看现在的大学生稍微有点想不开,就有可能走极端,自杀了,报复他人了等等,那时候的大学生,应该没有这种情况吧?”
“那还真没听说过,*的时候也乱,不过也没出人命。”
“大爷,我举个例子,比如说,现在很多大学生在学校里都谈恋爱,一旦遇到分手了什么的,就会想不开,这么多年了,我们学校也有想不开自杀的。”
“可惜了啊,你说爹娘养这么大容易吗?怎么说不活就不活了呢?对得起谁?死了他一个,他两眼一闭,一了百了,倒是解脱了,可是也得想想家里老人的难过啊。现在的孩子都是宝贝疙瘩,一家就那么一两个,你说现在的孩子怎么就是这么想不开呢?”
这个问题我没有回答,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管生活有多么艰难,我都是一心一意地活下去,一时的困难算不了什么,咬咬牙就挺过去了。
“呵呵,大爷,您这么说可就不对了,我记得那时候的大学生也有为这事想不开的。我就听说过有学生在东昌湖投水自杀的。”
老人一愣,陷入了沉思,仿佛正在从尘封的记忆里提取着当年的回忆。
过了一会儿,老人才缓缓说道:“小伙子,这可就不对了,我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在湖上打了一辈子渔,决没听说过这事,那时候死个大学生可不得了,你大概记错了。”
“大爷,您再仔细想想。”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方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