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黑暗”的佐料,人吃了之后,就算是不死也得掉三层皮。
而“烂料”就是其中,最为常用,也最为阴损的一种“佐料”。
第二十六章 :马牙硝
在古代,好吃的东西一定健康,因为人家肯定有秘制的配方。
可在现代,好吃的东西就不一定健康了。往往那些饭菜里加的……是要人命的配方。
对此,我简单告诉赵宏道:“咱们吃的是流水席,这流水席全村将近一百号人吃,而赵家顶天也只有一两个灶台,那些做私宴的‘乡厨’为了快点完成任务,难免取巧,加点‘烂料’让肉类炖熟的快一些。”
随后,我告诉他,所谓的“烂料”,其实就是让食物加快蒸煮出锅速度的‘药剂’,这些药剂往往还起给食物上色,增加甜度,甚至鲜嫩程度的作用。
“听上去不错呀!”赵宏捂着肚子不解道。
我冷笑一声,又告诉他:“是不错,可那些东西千好万好,就是对身体不好,黑心的商人和厨子才用来糊弄事,他们自己却从来不吃的。”
“为啥?”
我拍着赵宏的肩膀,直接告诉他道:“因为烂料的学名,也就是所谓的‘化学添加剂’。”
“化学添加剂?”赵宏听完我的话,脸都白了。
我点了点头,无奈中继续告诉他道,这种玩意呀,对身体普遍没什么好处,很多是工业原料,也都上不了台面的,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厨子绝对不会直称它们的真实名称,多半以代号代称。
我口中的“烂料”是河北地区对“催熟”类化学添加剂的叫法,在西北和四川,这些玩意因为上不了台面,故而称为“暗料”,到了南方,又因为水乡之地人杰地灵,说话比较含蓄一些,所以叫做“增味剂”或者“鲜香素”,听着就比北方高大上一些。
“高大上有个屁用!老子都快难受死了!你还有功夫发感慨!”疼痛中,赵宏冲我呲呀恨道。
他说话间,又是肚子里一阵疼痛袭来,直疼的他头冒汗珠,不住呻(和谐)吟。
面对着赵宏的窘境,我尴尬的咳喘了两声,随后收起了幸灾乐祸的态度。
待赵宏疼痛过去以后,他拖着即将虚脱的身子,继续问我道:“那……他们煮肉的时候,放的啥‘烂料’?”
其实这个问题,一般厨子不管知道不知道,都是不会回答的,毕竟这是“家丑”,是忌讳。
不过他赵宏问,我却不敢不答。
没办法,谁让我们是战友呢?就算是“死”,我也的让他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吧……
我略微想了一下,又继续告诉他道:
炖肉的“烂料”主要有两种,最狠毒的是“火碱”。那东西学名氢氧化钠,在厨子行当里有个惊世骇俗的俗名叫“化骨粉”。
顾名思义,连骨头都能给你烧化了,足见其猛烈和可怕。
用火碱泡肉煮是很危险和技术的处理手段,煮的时候,要把肉类洗刷干净,把火碱和水按照一比一百的比例溶解在一起。
然后,找个手快的家伙,把肉往火碱溶液里过一下,绝不能久置,在马上入锅上料蒸煮即可。
这玩意,拼的是手速。
火碱煮出来的肉美味鲜嫩,而且确实有“化骨去筋”之功效,在糟在老的牛肉它都能煮出肥牛的味道来,而且肉质不变,还能增加保质期,食客也不容易发现。
可那东西千好万好,只有一点不好,那就是人吃多了,容易把肠子烧透了。
“啊?!”赵宏听完我的话,捂着自己的肚子询问道:“我不会……肠子烧烂了吧?”
我立刻宽慰他肯定不会,因为火碱这东西威力太大,搞不好会出人命,拿它处理肉也是要相当的技巧和手速的,那种东西,往往都是大饭店的厨子才敢用。
“你吃的饭要是雷仁他们做的,肯定给你放火碱,一般的乡厨就……”我摇了摇头。
“那我吃下去的是啥?”
我抬头,回忆着那些牛肉烂红的颜色,不禁告诉他道:“应该……是‘芒硝’!”
“芒硝?”赵宏一边擦汗水一边重复道。
我点头。
芒硝,厨子行当里叫马丫硝或者“假盐”,那东西酷似盐粉且洁白如雪,本是一味用途很广的中药。
可即便是药,用在不该用的地方,就只能害人了。
许多地方都有在煮大肉时加入适量芒硝的习惯。用它煮肉,耗时短,口感好,有卖像,很受广大群众“欢迎”。
而且,这东西还有一个优势是火碱没办法比的。
那就是它容错率高,偶尔多放少放一些一般不会要人命。最多也就和赵宏一样来个上吐下泻。
“真的吃不死人?!”赵宏不放心的问我。
我摇头说,也不是,万事……总也有例外的时候。
在农村,我听说偶尔还是会有吃芒硝致死的记录。不过这种致死的原因,往往不是厨子不知道芒硝的剂量,而是因为厨子错误的把芒硝和盐搞混了,放了双倍,甚至多倍的这东西在肉里。
52书库推荐浏览: 蟋与蝉